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的芫荽、韭菜种子的浸提液处理黄瓜种子,通过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马铃薯对枸杞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以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马铃薯块茎浸提液对枸杞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处理后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浸提液对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25、50、100 g/L的马铃薯块茎浸提液处理的种子与对照组发芽率无显著性差异,只有质量浓度为200 g/L处理的种子与对照组发芽率有显著性差异;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 g/L的马铃薯块茎浸提液处理的种子与对照组发芽势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入侵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和红花酢浆草(O.corymbosa DC.)为供体,常见蔬菜模式种萝卜为受体,探究两种酢浆草茎叶在浸提温度分别为5、15、25、35℃及浸提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04、0.06、0.08、0.10 g/mL时对萝卜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酢浆草和红花酢浆草均对萝卜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根长产生了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萌发率的抑制作用.当两种酢浆草浸提液质量浓度达到0.06 g/mL时,各浸提温度下的种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已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而质量浓度为0.04 g/mL的两种酢浆草浸提液对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已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质量浓度下,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两种酢浆草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均呈现增强趋势;在相同浸提温度下,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两种酢浆草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也均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种子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盐溶液(0.05mol·L^(-1),0.1mol·L^(-1),0.15mol·L^(-1),0.2mol·L^(-1))与火炬树根和叶浸提液的混合液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分析各个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火炬树根、叶在不同盐分胁迫下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火炬树根、叶浸提液均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的化感作用,并且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于根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火炬树根浸提液化感作用的强弱与盐溶液浓度有关,在低盐浓度(0.05mol·L^(-1),0.1mol·L^(-1))下,根浸提液化感作用减弱,高盐浓度下化感作用增强。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呈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入侵杂草圆叶牵牛水浸提液对2个小白菜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浸提液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了根长,但高质量分数的浸提液起抑制作用.浸提液只有在最高质量分数时才对苗高起抑制作用,其余质量分数均起促进作用.浸提液抑制了活力指数.抑制作用随质量分数升高而增强.圆叶牵牛浸提液对2个品种的影响不同,田嫩黄金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刺桐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刺桐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的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密切相关.刺桐的化感作用总趋势为叶〉茎.随浸提液浓度的加大,刺桐的化感作用增强.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g/ml的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刺桐化感作用的研究为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悬空气法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水稻根缘细胞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水稻根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及伤害作用。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的水浸提液对水稻根源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不同:叶浸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当浓度在0.1g/mL时水稻根边缘细胞存活率仅为21.6%;根和根状茎次之;茎的作用最弱。水稻根源细胞存活率均与处理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呈现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的水提浸液对水稻根冠PME酶的活性的促进效应不同,叶、根和根状茎浸提液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则呈现与根和根状茎及叶的处理结果相反的变化趋势。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水浸提液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为:叶〉根和根状茎〉茎。  相似文献   

8.
宜宾油樟对三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宜宾油樟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水稻、小麦三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樟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器官、受体植物种类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密切关系。化感效应总趋势为叶>茎,或玉米>水稻>小麦。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075 g.m l-1的茎、叶浸提液对三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油樟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对水稻、小麦种子萌发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大大地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暗示油樟的化感作用主要是缩短玉米或延迟水稻、小麦种子萌发时间。建议在油樟林附近宜种植玉米,不宜种植水稻、小麦。  相似文献   

9.
钙浸种对辣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Ca^2+溶液浸种对辣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0mmol·L^-1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萌发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根长、根数、苗高、茎粗、叶片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浓度升高作用减弱,20mmol·L^-1Ca^2+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浸种虽然增加了平均萌发天数,但显著提高了出苗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小麦,油菜,上海青等作物为受体,研究了土荆芥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土荆芥叶的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②浓度为0.01g/mL和0.02g/mL的茎的浸提液对上海青、油菜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③相同浓度的土荆芥叶浸提液对供试种子萌发的的抑制作用强于茎浸提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