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主题概念是指具有相当包容性、能够涵盖各种班级行为、彰显班风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它对班集体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实施班级主题概念闪亮登场的三大策略是:第一,集体舆论凝聚策略。从孕育"同欲"的班级会议、演绎"同欲"的学校平台、丰盈"同欲"的情趣活动三个层面展开。第二,行为公约规范策略。其要义为:好班风不是"管"出来的,规范性出自"公共约定","公共约定"重在过程性。第三,自我教育激励策略。有给力的学生干部、适当的自我要求、积极的自我评价三项。班级主题概念一旦闪亮登场,班集体即成为师生互动、双赢发展的神奇教育场。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从"滞育生"的概念及表现入手,分析"滞育生"的群体特点,接着从增强班级凝聚力、打造班级文化、发挥班干部及家长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对"滞育生"的转化工作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有效转化班级中的"滞育生"。  相似文献   

3.
"鱼缸理论"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策略,而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极为相似的特性.把"鱼缸理论"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起到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动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红 《中国德育》2011,(3):52-53
"一班一品"是我校提出"文化立校"以来德育处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征集活动,旨在贯彻学校文化立校之精神,打造班级文化建设之品牌。现就我创建"一班一品"——"绿色心情图书角"的实践来谈谈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策略。一、定位班级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师生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体现着师生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追寻。建设和谐又独具匠心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提升教与学的效能。结合体验和感悟,从打造班级物化"硬文化"、建设班级制度"软文化"、营造班级精神"隐文化"三方面入手,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及其能力素养是制约和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素养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基于调查研究,获悉并理性思考地区中小学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谋求提升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针对性策略。职前培养过程中加强"班级管理"课程模块系统开发,职后培训过程中提高"班级管理"培训模块实效性,在校本研修中创新同伴互助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并谋求基于叙事反思的班主任自主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3):186-187
班级特色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诗书育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实践策略,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文化中,道家学派比较推崇的是"无为",无为是一种大智慧,是通过这样的策略和智谋,而达到无不为。在班级管理中,不妨引进"无为"策略,班主任放下架子,端正态度,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就将从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无为而治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对启蒙教育的小学生来说,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境界的拓展、文化修养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以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为基础,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一、班级物质文化策略一个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班级物质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为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要想落实新的管理理念与现代化教育理念,需要全面落实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并且要通过"奖章式"的评价策略来约束学生,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指导、自我监控,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本文主要是对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奖章式"评价策略展开探究,希望对班级自主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班级文化是特殊的"家庭文化",并提出了打造班级"家庭文化"的策略,以共同教育好孩子。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工作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全班学生的成长状况,对此,初中班主任应该予以班级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立足于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现状,主要分析如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巧妙运用"宽严相济"这一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平时的点滴班级管理策略对如何推动整个班级的发展做出了两大方面的总结,即借"力"挖"力";用"力"促"风"。重点从有效地嫁接家校联系,有效地结合素材渗透德育,恰当地树立班级学习典范等几个方面,总结有利于助推班级发展的策略,旨在为以后的班级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到今天.办学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管理的理念、方法、策略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班主任是班级之魂,是班级管理的主心骨,可谓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班级生活与班级管理,是社会生活模式与社会管理思想,在"班级"中的折射、反映、模仿、移植。近些年,班级生活中除了传统的管理策略之外,也引入了社会生活中流行的管理方式,比如小组合作中领导者"竞选"制度。如果说"竞选"是一种"舶来"思想,那么"任命"与"推荐"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化传统韵味。本文拟从我国有关历史角度,针对"推荐"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小组长推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样聪 《考试周刊》2013,(93):181-182
本文通过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指出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的不足与导致该现象的原因,进一步介绍"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班级管理方法的积极意义与具体实施策略,为广大教师更有效地进行高中班级管理提供积极的文献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建构农村地区个性化小学班级文化制度进行研究。首先,说明农村地区个性化小学班级文化制度建构的必要性。其次,说明农村地区个性化小学班级文化制度建构的重要性。再次,介绍了"以人为本"理念,并说明了"以人为本"理念对于农村地区个性化小学班级文化制度建构的意义。最后,提出建构农村地区个性化小学班级制度的策略,即包括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建构农村地区个性化小学班级制度;建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农村地区小学班级集体;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个性化的农村地区小学班集体。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创造非常幽雅、优美与和谐的班级环境非常重要。作者结合多年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践,以"创设教学相呼应的班级环境"为主题进行探讨,提出注重以幼儿的视角创设班级环境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班级第一课"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它是班级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在每个班主任班级工作中发挥着奠基石的作用。第一,班级第一课是班级工作蓝图的绘制课班级第一课,它是确定一个班级的基本理念、方针、策略和基本制度等班级重大事项的课。它基本绘就了这个班级的未来蓝图。当然,由于班主任的素质差异,这个蓝图的绘制,水平高下是千差万别的。就笔者的经验看,多数的班主任并没有在班  相似文献   

20.
杨海兰 《教师》2013,(11):34-34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研组与班级这两个细胞的发展,而班级的进步与发展班主任将发挥主导作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管理好班级,就需要突出班主任教师的主导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虚实结合、收放有度、冷热交替、严宽有据"的策略。文章结合初中班级管理实务,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一、虚实结合,双向发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复杂而细致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