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他对人民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对于图书馆事业,他在实践和理论上的贡献也是十分宝贵的。总结和继承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这份精神财富,对于新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开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利用图书馆进行自我教育的典范 毛泽东自己说过:“我没有正式上过大学”。但是,他的知识之广博,文化造诣之深厚,思想观点之精辟,是他人无法比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2.
李雅静 《时代教育》2012,(7):184-185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学习的模范,他爱学习、乐在学习中,几乎是"不可一日无书"。对于学习,毛泽东有许多独到的心得并应用于社会实践。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毛泽东是一位终身学习不辍的读书人。毛泽东的学习思想内涵非常丰富,研读毛泽东的学习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从"向谁学"这个角度阐述一下毛泽东的学习思想。  相似文献   

3.
乐为 《高中生》2011,(13):16-17
爱读"杂书"10多岁时,毛泽东读了几年私塾后,对"四书""五经"已经不爱读了。一天,毛泽东从同窗好友那里借来一本《水浒传》,梁山泊好汉们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课时怕老师发现,毛泽东便在《水浒传》上面放一本《论语》,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装作认真读经书的样子。老师走开后,他便看小说。后来,他又找了几本其他小说来读。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网络时代发展的今天,虽然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已远不能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图书馆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特别是认识和研究青年毛泽东同志充分利用图书馆读书学习的精神以及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和重视,对于我们今后在“十一五”发展阶段进一步认识图书馆的价值与意义,加速发展图书馆事业,发挥图书馆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青少年时期的图书馆启蒙毛泽东从小即酷爱读书,但真正接触与认识图书馆,还是在1910年秋他离开家乡韶山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上学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名人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且是终生喜爱图书、嗜书如命、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正因为如此,他与图书馆有着特殊的感情。图书馆在与他拥有的渊博知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他充分利用图书馆,十分重视图书馆,强调要建设好图书馆。尽管在电子信息时代的今天,全国各级各类的图书馆已远非毛泽东时代可比,但是回顾一代伟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特别是认识革命领袖与导师充分利用图书馆读书的精神以及对图书馆的重视,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共和国缔造者,是他自身的独特素质,作用于中国历史的洪流和时代需要的必然结果。形成他自身独特素质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要成就大事业,首先要从读书开始。并能超越一般人的常见,善于利用图书馆自学。毛泽东终生以书为伴,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伟大的诗人往往有特殊的爱好,屈原爱桔,李白爱月,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郑板桥爱竹……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雪,甚至爱到如痴如迷的程度。雪赋予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灵感,因此,雪在他的诗词中多有描述。如: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深谙家教艺术的优秀家长。“爱”是毛泽东家庭教育的出发点 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子女。毛泽东的一生共有十个子女。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他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他力求通过实践来证明"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当他从实践中发现"文化大革命"有问题时,总是认真地去反思。他发现多少错误就纠正多少错误,而且是真诚地、迅速地去纠正,在政治、文化、军队、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都纠正了许多具体错误,对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也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和斗争。毛泽东在对"文化大革命"反思和纠正的过程中,要求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事实上已触及到造成这场灾难的思想方法原因。但是,毛泽东没有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完全错误的,还以为这场运动从根本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仍然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期间毛泽东继续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误入歧途的结果,这个期间毛泽东始终热爱人民。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0.
(一) 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政治家。他一生爱读书,广泛地涉猎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千方百计地挤时间读书。座落在北京中南海的毛泽东故居里,有他数以万计的丰富藏书。  相似文献   

11.
重藏轻用,拒绝读者,致使社会效益微乎其微,是天一阁藏书的严重失误和教训;图书管理人员学者化、专业化是它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及西方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天学”在中国的广为传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士大夫的积极推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利玛窦对天主教进行了儒学化的包装,这为士大夫最终接纳“天学”扫清了障碍。急于挽救晚明危局的士大夫视“天学”为济世良方,对“天学”的传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的积极推动成为“天学”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动力,对“天学”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清易代以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士大夫阶层对“天学”的热情逐渐消退,“天学”在社会上的影响亦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列名"金台十子"之中的田雯虽盛有诗名,且以诗学传家,但他的诗论历来却不引人注意。这主要是因为他追趋王渔洋而未形成个人的特色。他的诗学观念在很多地方都与王渔洋桴鼓相应,是王渔洋推崇宋诗风的积极应和者,而且他毕生都保持着对宋诗的喜好。从他的诗论可以看到康熙间诗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晋南北朝时期新道教所谓“六天”,仍指民间鬼道;“罢废六天故气”并未涉及对国家祭祀的批判;《三天内经解》“三道说”的基本态度是试图在一个旧有的概念中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起新的逻辑;“三道”说的独特性在于其“地域”观念,正是这种新观念的提出,才使得其整体理论具备了合理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辽宋天池之争是双方河东划界中的一个典型,天池位处北宋宁化军北,辽朔州之南,天池之争持续三十余年。辽宋天池之争,较全面地反映了辽宋河东地界之争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信天游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何恰当地把这颗民族文化瑰宝翻译成外语,让信天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先走好翻译这个最基本的一步。但目前对信天游翻译的专项研究仍处于极度贫乏状态。一方面应改善这种状况,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信天游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先介绍信天游歌词的特点,再讨论三美原则指导下信天游的翻译,最后得出,在翻译信天游时应充分考虑到歌词特点和独特的意境,尽量做到三美,以便更好的将信天游进行宣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民国《天问》研究著述不仅在数量上远逾前代,而且在质量上亦丝毫不逊于前贤.造成是期独立的《天问》研究郁勃而起的缘由:一是儒学式微与思想解放使得人们对《天问》的固有认知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二是《天问》自身包蕴广博的天然优势,使得是期诸多学科的研究不得不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三是是期学人颇有以才学自许者,而向来有"最难解者"之谓的《天问》无疑为其提供了展现才学的绝佳阵地.当然,是期《天问》研究的学者群体性格对其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此时期《天问》研究以考据为主及将考据融贯于词章、义理之中者占80 %以上;研究视阈亦颇为广阔;而且表现出相互勾连,彼此凝合的交融迹象.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史》是罗尔纲太平天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编撰体例,赢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所创立的“新综合体”,是对中国传统历史编撰体例自觉 继承和发展,这种体例不仅了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的新要求,而且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编撰的新体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著史极重"究天人之际",故<史记>记述各个历史时期无不注重"天"的观念.从<史记>的记述看,"天"的观念又是与时递嬗的:五帝时期的天以自然为主;夏商时期的天以宗教为主;西周的天则充溢着道德;春秋战国的天以人事为主导;秦汉之际,人们则从时势的角度来解释天.并且,在"天"的观念与时递嬗过程中,人的因素也一直在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