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量佛经的翻译生成了很多汉语所没有的词汇。这些佛教汉语新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外来词。它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化,扩充了汉语词汇。按照它们的得来方式,即翻译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音译词,新造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通过分析这些佛教外来词,它们融入汉语的成功给翻译外来词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具体现象,按照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结果,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详细阐释了古今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异同,指出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研究对汉语词法研究及辞书编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语吸收外来词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纯音译,如休克(shock英)、沙发(sofa英)、苏维埃(俄)、模特儿(法)等。二是音意兼译。把一个外来词分为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浪漫主义(romanti-c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冰淇淋(icecream)、新西兰(NewZealand)等。三是音译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如“卡车”的“卡”是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又如“啤酒、沙丁鱼、芭蕾舞”等。四是借形,借外族语言的汉字词,而读汉字音。这是吸收日语词的主要方法。如“景气、取缔、干部”等。另外还有字母词,如MTV、CT等。“…  相似文献   

4.
汉语字母词概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又呈现出一种将外字母直接入词的方式,所产生的新词即字母词。本就字母词产生的原因及途径、形成和分类、字母词给汉语学习使用带来的新问题以及时字母词优劣的评价等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汉语学界关于外来词的研究在其来源、所属范畴、分类方式和认可程度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但对于意译词、仿译词、字母词和日源汉字词是否属于外来词范畴则存在分歧。经过梳理分析,本文认为意译词和仿译词不能算作外来词的一部分,日源汉字词可以算作一种特殊形式的外来词,而字母词能否算作外来词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接触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语言态度。本文通过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分析英源外来词。根据汉语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史,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的引进可以分三个不同时期进行历时考察,即“五四”至1949,1949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在这三个历史时期内,又通过共时的分析,对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语言态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对语言强调手段的分类基本遵循一种思路,即按照不同表达方式把它分为语音强调、词汇强调、语法强调和修辞强调。文章指出了这种传统的分类法的不足,认为言语交际中存在着“直自强调”和“隐含强调”两种基本强调方式,并从这一新视角,对英语的各种强调体现手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列举事例对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进行了比较。日语最初主要采取将外来词译成汉字的意译,“二战”后则采用音译的方式吸收外来词汇;汉语则一直采用意译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引进外来语。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不同,充分体现了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趋紧密,大量的外来词以波涛汹涌地气势涌入现代汉语之中,而这些外来词或构成形势复杂多变,或用字用词生僻难辨,与汉语自生词汇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常令外国留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可以说是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学术界对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类型、分时期的归纳整理,以及对规范外来词翻译方式的探讨,而将外来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个研究领域亟待于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本文以目前国内外国留学生中,人数居首位的韩国留学生为对象群体,将外来词按时期进行分类,对各时期引入外来词的特点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通过与韩国语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具体的教学思路与策略,以期促进外来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语进入汉语,大致有四种形式:(-)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读音直接使用;(二)在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指类名词;(三)音与意的结合改造;(四)为外来词选择对应的汉语词,即意译。汉语发展史证明,外来词的增加是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的时代产物。我们不拒绝外来词进入汉语,但不加节制地盲目引入使用不规范的词语,不利于民族语言的运用。审慎精选和统一规范,是借用外来语丰富本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谈外来词的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中,外来词的汉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外来词汉化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丰富比较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外来词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什么是外来词的汉化?一种外语的词一旦被汉语吸收,它就得按照汉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改造,从而成为汉语词汇中的成  相似文献   

12.
笔者把颜色词分为基本颜色词与复合颜色词,着重从构词理据(词义)和构词方式(词形)两个角度分别对汉语和英语中的复合颜色词进行分类。而后着重将汉语和英语中的复合颜色词在分类方法上进行对比,最后对汉语和英语基本颜色词的语法性质与功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外来词的分析,探讨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归化”和“异化”的倾向,以及外来词要实现语素化的转变和外来词的类化构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日源外来词进入汉语并逐渐被固定使用,这是汉语从日语中借词的第二次高潮。通过考察,从分类方式来看,这些日源外来词可分为音译、意译、直接借用和扩展引申。从分布领域来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娱乐皆有。论其比重,这些词大部分集中在经济、社会、文化娱乐方面。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的交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的吸收引进是各种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汉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汉民族吸收的外来词有几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音译型、音译+表类属词型、半音译半意译型、借形词、字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当代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三种典型样态,即民族语原创小说、维汉翻译小说、汉语原创小说。这三种样态的小说又可按照原创语言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民族语原创及其翻译小说、汉语原创小说。论文从创作论的角度分析、比较两大类型(三种样态)小说在描写对象的外面与内面、总体风貌的民族性与先锋性方面的差异,以厘清维吾尔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7.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和美国描写学派是20世纪前半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两大主流学派,其根本贡献在于认识到了语言单位的两种根本关系:对立关系和组合聚合关系,提出了处理这两种关系以便提取单位、给单位分类、说明单位组合的基本方法:对比和分布。汉语语法研究借鉴了结构主义的方法,形成了中国的结构主义,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焦点是当代语言学的热门课题之一,疑问句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汉语疑问句的分类等问题。本文试图用焦点理论对疑问句进行探讨,同时对汉英疑问句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得出结论:汉语是用加焦点标记词“是”的方式表达焦点,并由此将汉语的疑问句进行了再分类;英语则是用了“疑问词”和倒装两种方式来标记疑问焦点。  相似文献   

19.
从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界定和分类出发,探讨在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编纂中对汉语外来词的处理方法。通过分析现有一些著名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的收词、释义、例证等信息,提出词典编纂中汉语外来词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为什么”和“怎么”都可以用来询问原因和目的,但“为什么”的用法相对单一。现代汉语词典中,“为什么”只有一个义项,即询问原因或目的;但“怎么”除了这个义项外还可以用于询问或泛指性质、状况或方式,可以用在否定式中表程度。当“为什么”和“怎么”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时,我们将“为什么”“怎么”同现的主要用法分为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