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策之不以其道课本注:〔策之〕鞭打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学生译: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策者,鞭也;有双音词“鞭策”。这里,  相似文献   

2.
《智取生辰纲》中有“且睡了,却理会”句,课本注曰:“〔却理会〕慢慢再评理。却,且。”先说“却”。此句中明显地有以后再论处的意思,因此课本在注“却理会”三字时注出“再”之意是正确的。但接着注“却”为“且”则不对(“且”  相似文献   

3.
高中课本第二册《鸿门宴》,有一条这样的注解:〔王之〕就是“以他为王”。即这句是一个意动句。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欠妥。这个句子,不应解释为意动,而应解释成使动为好。下面结合课文,联系该词在句子中的语言环境,试作分析。原句是:“怀王与诸将约曰:‘先  相似文献   

4.
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臣闻求木之长者”一语,课本注曰:“〔长(zhǎng)〕生长。”笔者认为,“长”字注释音义不妥,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5.
〔课本要求〕课本对于同学们学习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明确的“教学要求”.第一册:要求了解“之”、“于”、“者”、“其”、“耳”的意义和用法.第二册:要求了解“而”、“是以”、  相似文献   

6.
〔精讲要点〕1、懂得“难”“易”是可以转化的道理;2、了解本文中一些单音词同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对应关系。〔预习指导〕1、查工具书,给生字、多音字注音,释义;2、读课本注释,将“蜀之鄙有二僧”至“富者有惭色”译成现代文。3、找出作者的主要论点,(在本课原话下面画杠),并说说作者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句、历来注家甚多。初语六册课本是这样注释的:〔泸〕水名,现在的金沙江。〔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关于“泸”,此外还有两种注解:(一)泸水,金沙江的支流;(二)泸,泸水,古水名。一名泸江水。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一段。新版《辞海》就是这样注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的古文篇目中,有两个“能”字用法特殊。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有关同志商榷。原句如次: ①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 ①中的“能战之”、“能逃之”、“能避之”连用的三个“能”字,课本未有注释,而近期出版或再版的古文选注本又几乎都把它们训为“能够”、“要能”或“要”。例如:  相似文献   

9.
<正>南朝刘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周处”条开头说:“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现行部编通用教材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注:“〔并〕两者(蛟和虎)。”愚以为此注大误,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0.
“给+NP”中NP的语义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句子的深层语义关系 ,可把“给 +NP”中NP的语义范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按照句法语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名词短语以“格的关系”和动词发生联系。“格的关系”即不同的语义范畴 (《“格”辨》 ,2 4页 )。按照这个原则 ,可以把“给 +NP”中的NP划分为 :〔对象〕、〔施事〕、〔受事〕 ,以及语用成分。其中“给 +〔对象〕”是“给+NP”结构的主要用法。第二层 :〔对象〕范畴进入组合后 ,由于动词选择限制关系不同 ,又可以次范畴化为 :〔受物〕、〔受益〕、〔受损〕、〔朝向〕等几个小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给”字句的一些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释词要准确精当,那些细微末节的地方都要特别注意到,取好“角度”便是其一.一、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度上天了(高一册《雨中登泰山》)课本注:〔度(dù〕宗教称脱离凡俗为度.按:“脱离凡俗” 便为“度”——这是从“主体”自己怎么样的角度而言的;而此处“度”字本义源自宗教,其角度应是“客体对主体”怎么样.这是“主体”与“客体”角度的偏离.(《现代汉语词典》)释“度”为“僧尼道士劝人出家”,正体现出“客体对主体”怎么样的角度.课本注似可采用此  相似文献   

12.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对“冠盖相属”课本注为:“使者相连续。冠盖,指使者。盖,装在车上遮日挡雨的像伞一样的东西。……”这样注的理由大概是:冠,旧指仕宦的礼帽和礼服;盖,诚如课本所注,是车盖。这里运用借代手法,把冠盖释为使者,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是,如果把这个注释放到句子中,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十年制高中课本语文第一册《硕鼠》一诗中有“爰得我直”一句。课本注:〔直〕这里指处所。关于“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作“价值”。《史记·张汤传》:“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引伸为“工钱”。《后汉书·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今人余冠英《诗经  相似文献   

14.
“两狼之并驱如故”(初语二册《狼》)一句,课本注释为:“两只狼像原来一样追赶。”此注对不对?略作辨析如下。从课本注释看,句中的“之”字似被看作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其成为句子的成分或复句的分  相似文献   

15.
〔复习内容〕 复习排列词序整理句子。 〔复习要求〕 1.掌握几种常见的基本句式。 2.掌握用词组句的基本方法。 3.能区别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复习过程〕 一、辨析,巩固“完整句子”概念 1.复习“完整句子”概念 同学们,谁能说说,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 2.听句辨析。 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听到是一句完整的话就拍三下。  相似文献   

16.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五、第六册在文言文注释方面,有值得商榷处;一、不够确切对贾谊《过秦论》中“……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句,课本注释:“〔委命下吏〕(百越之君)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委,付。下吏,狱吏。”把“下吏”指释为“狱吏”,值得商榷。据《辞海》(中华书局1981年版上册)第60面“下吏”词条,(一)注为“官卑者之称”;  相似文献   

17.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宋定伯捉鬼》:“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课本注:〔卿〕对人的敬称,您。按:课本的注释不正确。“卿”本是自周始设立的一种高级官衔,战国后期,已用来作为对人的美称。如赵国有虞卿,楚国苟况,或曰苟卿,燕国荆轲,或曰荆卿。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二十一页习题四引了《韩非子·内储说上》一段文章:“齐宣王使人吹等,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竿,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课本注解:“〔以〕同‘巳’。”我认为此注不妥。如将“以”解作“巳”,便同上文语意毫不连贯。上文说;  相似文献   

19.
中语第二册《弈喻》中有个句子是:“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课本注此句中的“益苦”为:“更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依笔者之见,此注有失允当,似有商榷之处。“益苦”,就其语境而言,诚如注释中所说有“难于想出招数”这一语  相似文献   

20.
1、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分析〕这是由三个意思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成的句群。第一个句子是连贯(兼因果)关系复句,后一个分句“投以骨”是由双宾语句“投狼骨”转换来的。在“投狼骨”这个结构里,“狼”是间接宾语,“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