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有些教学任务是通过背诵来完成的。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识到,认真抓好背诵,可以一举数得。 首先,背诵有利于加深理解。有些课文,学生刚接触时不甚理解或理解不深,通过背诵可以逐渐理解词句含义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其次,背诵有利于加深记忆。记忆的重要环节是理解与重复。背诵加深理解,而理解又有利于记忆。巩固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重复。有些记忆的内容,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变得生疏。经过间隔一段时间的反复背诵,就能够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加深记忆。 第三,背诵有利于丰富语言。学生通过背诵,可以  相似文献   

2.
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背诵对加深学生理解语言,记忆英语语言让染具有重要作用。背诵是记忆精美语句的重要渠道;也是强化记忆的重要形式;通过背诵,学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以,背诵是包括英语在内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知识输入形式,而背诵,能使学习者在高职学习阶段,更扎实地打好英语基础,能更好地协调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熟记教材 ,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 ,背诵对于巩固字词 ,加深理解课文 ,提高读写能力 ,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潘菽《教育心理学》第 2 4 1页 )因此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背诵 ,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规律 ,加大了课文背诵的份量 ,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背诵才能做到科学、高效呢 ?第一要坚持三项原则1.理解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因此 ,对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师先要通过生动透辟的讲解 ,帮助学生理…  相似文献   

4.
××同志: 来信收到。你在来信中问及有关背诵的问题。你告诉我,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因为背诵课文,增加了负担,勉强背得了,也没有真正理解,因而主张取消背诵。你问我对这种主张是否赞成。我认为,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背诵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提出要取消背诵,这是欠妥当的。语文教材中不少精彩片断,尤其是诗歌,都应该让学生背诵,通过背诵来让学生吸收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精彩之处。列·尼·托尔斯泰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操练。”坚持经常不断地背诵一些知识,还可以提高记忆的素质,增强记忆的能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旺盛阶段,背诵对训练他们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学科.但我们许多同学普遍认为语文不好学.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语文学科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背诵记忆.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应该掌握好的背诵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达红 《语文天地》2010,(12):101-102
有人说,没有记忆的学习是无效的。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背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朗诵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7.
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都只是片面地背诵记忆,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的记忆都是短暂的记忆,在九年级进行语文复习的时候,这种记忆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许多同学都忘记了过去所学过的内容。因此,对九年级老师来说制定好复习计划,帮助学生重拾忘记的内容十分重要。了解现阶段九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准确评估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意义,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在现代教育视野中,因为背诵有死记硬背的嫌疑,不符合注重兴趣和理解记忆等现代教育理念而曾经被忽视甚至被摒弃。在语文教育百受诘难的今天,背诵再一次被提到应有的高度。然而。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大概都深有体会,对于语文的学习,学生感到最难的要属作文,其次便是背诵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幼师学生,让其背诵像《出师表》这样的古文,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面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新课标提出的背诵要求,我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由小学进入初中,不少原来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成绩突然滑坡,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我们多年的观察、分析的结果来看,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许多同学进入初中后,没有真正适应了中学开展教育教学的环境,特别是在当前全方位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中学生应有的学习方法掌握得还不够自如。那么,在语文课的学习上,初中新生如何做好学习方法的转换呢?一是由背诵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转换。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侧重于字的认识、词的积累和说话的锻炼。启蒙的性质决定它必须靠背诵,或是一定程…  相似文献   

10.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发展记忆和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为说话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和提供典范。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数量的课文应要求学生背诵;而要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心理规律进行指导。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背诵效果好,必须对背诵的材料有一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学与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文思维能力对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系生字的造字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快速掌握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以提高记忆的速度和准确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芮智燕 《文教资料》2008,(10):129-130
背诵教学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法宝,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抓背诵.本文认为,语文教师要大力倡导背诵,并提出了遵循记忆规律的几种背诵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将名诗警句、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无疑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呢?一、强信心,浓兴趣。背书若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就有可能使背诵变成“死记硬背”,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背诵难以开展下去。即使背会也会很快忘记。对记忆心理的研究表明,良好愉快的情绪心态是记忆成功的前提之一。信心和对记忆材料的喜爱程度以及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记忆也很重要。因而教师在指导背诵时,首先应对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趣味性、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也是一个学生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强弱的具体反映。因此,抓学生的背诵是语文教师巩固学生既学知识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教学情况看,背诵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抓的过程中,不得其法、死记硬背的现象十分普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收效甚微。如何抓好背诵呢?我认为必须着力抓好如下两点:  一、抓好基础  背诵是融记忆、理解于一体的高层次的阅读,而不是一般的熟读所能奏效的,“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  熟读是背诵的前提,要背诵的课文,必…  相似文献   

15.
背诵是阅读基本功之一,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均有积极独特的作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背诵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并加强朗读训练。背诵是熟记的结果,只有理解了,才能牢固地记忆。所以,背诵一定要以理解为前提。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四自然段用了四句话叙述小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贵在多读多积累。有的学生读得多,可积累得少,原因是没有好的记忆方法。用移情换景的方法,可以达到背诵诗文、写好作文以及学好语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英语读写学习英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如记忆单词的读音、拼写、词性和用法等。记忆需要毅力更需要技巧,现简介十种记忆要素以飨读者。1.背诵是记忆的根本(Reciting is the root of memory)。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语言,背诵是掌握它的根本。2.争论是记忆的益友(Argument is a good friend of memory)。学习语言,通过争论(辨别异同),可以明确其用法,掌握其规律,有助于记忆。3.理解是记忆的基础(Understanding is the basis of memory)。学习外语,必须理解所学内容的含义,才能记牢语言的表达方法。4.重复是记忆…  相似文献   

18.
读背出素质     
朗读与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沿用几千年,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记忆与理解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理解固然可以帮助记忆,记忆也同样可以促进理解,只有真正记住的东西,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起作用。从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来看,在头脑里建立语言信息密码,应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再吸收一些经过优化筛选跟生活而产生出来的具有艺术气质的美妙的语言组合,然后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感悟生活,表达感情。头脑里空空如也,既无信息密码,又无美妙组合,即便有激动人心的生活场面在眼前也会感觉迟钝,或“者虽知而不能言”。而在这一点上,首先要靠“朗读”与“背诵”,它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在《还我琅琅书声》一文中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负责地批评“死记硬背”,其实,人们所批评的“死记硬背”就是“吟诵法”,就是“熟读成诵”。如果一理解就能记住、背出,那当然最好不过,可理解并不等于记忆,理解的东西要经“过死记硬背”才能真正记牢,运用起来才得心应手。何况对一样事物的理解达到透彻的境界,往往是一生一世的事,甚至最终根本就没有完全理解。如果说要“真正理解”后才能“活记软背”,有些...  相似文献   

19.
正背诵是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小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识记,其识记的效果会因为背诵方法选用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传统的课堂,学生喜欢进行机械记忆,这种记忆过于死板,大部分学生将重心放在死记硬背的"记"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兼顾对背诵材料的"识"。这样一来,学生势必会出现遗忘周期短,甚至瞬间遗忘的问题,这会使背诵功亏一篑。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转变,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在学生理解词句的精髓要旨以及理清整篇文章的结构后再引导其进行背诵。  相似文献   

20.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背诵是记忆之母,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硬件”。正如洪镇涛所说:“语文这东西,不背是不行的。我们学语文,要背,而且要大背。”那么,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背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