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生命化教育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目中无"人",无视生命的存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育实践形态的教学也应该直面"人",直面生命.为此,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应向"生命化教学"回归,这是人类真正期盼和需要的教学.而影片<死亡诗社>的男主角基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无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是以生命为基点,直面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特征,完善生命价值的科学教育理念,它应渗透到我国各类教育活动之中,并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一种教育机制。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已备受关注,但研究成果甚少。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研究应在生命化教育的视域下,坚持更科学的原则,探索更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应当尊重和顺应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和规律,回归到以生命为原点的教育,直面人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教育者们树立生命化教育理念,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本文尝试从领悟生命及存在的意义,将生命化教育融于生活,尊重生命化德育主体,并通过活动育人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人的生命三维视角,人是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自然生命的综合下而存在。从这一视角去解析环境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首要考虑的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儿童个体。但是,在当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却表现出与儿童生命相偏离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从儿童生命教育视角出发,坚持尊重儿童精神需求、保留儿童自然属性和直面儿童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以人为本’时代的教育哲学。直面生命,遵循生命的特性,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的发展,是生命化教育的追求。在实践中,生命化的教育就是要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生命的教育方面,学校与家庭教育都应该教导学生先从认识自己出发。对儿童"自我"的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等。本文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视角,以生命教育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背景,论述在"自我"教育下,儿童在感受、感动、感恩中,体验生命、关怀生命、服务生命这一由"感"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这是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给"生命化教育"下的一个定义。体育训练中的生命化教育就是把真挚的生命关怀融入到体育训练中,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14.
金鹏飞 《考试周刊》2014,(57):150-151
本文主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文章主要从认识生命的由来、懂得珍爱每个生命、欣赏身边的生命、倡导与自然界中生命和谐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应是直面生命、提升生命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因为,教育的存在,人的生命才可能更加充盈、完善.然而现实的教育在致力于我们生命发展上,却俨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描述当前学校忽视学生生命存在的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构建生命化课堂,需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泛化""窄化"等现象,也要克服生命教育"神圣化"和"课程化"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抓住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特征,结合学科特点,从传递生命化理念、教授生命知识和技能、感受和体验生命历程的意义与快乐、培养生命践行能力等多维度来构建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以人为本’时代的教育哲学。直面生命,遵循生命的特性,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的发展,是生命化教育的追求。在实践中,生命化的教育就是要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重新思考大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确立以生命教育为理念建构大学生命课堂.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的价值性目标直面每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应在课堂中展开对自然生命的呵护、对社会生命的培育和对精神生命的激扬.生命课堂中只有教师从权威走向对话、学生从接受变为探究、知识从应试转向生活才有可能实现生命教育的理念.为了实现生命的发展,生命课堂的实践中应重视教学目标的生成性与统整性、教学过程的生活性与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在多元价值理念的判断与取舍中,迷失了生命价值,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的冲击,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应具有的自由、价值和差异."大一统"的道德约束和规训化教育使人精神贫瘠,甚至选择了对生命"自我"的放弃.教师教育应该重视生命化教育,应该帮助个体成全健全的生命,使个体发展的可能转化为现实;使个体有尊严地活着,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成就个体最大的幸福感,使生命在润泽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