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 《时代教育》2012,(7):194-195
日语和汉语都有表示做某事很难的表达方式。本文选用最常用的两个表示困难的接续词「~にくい」和「~づらい」进行比较。这两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点,所以其汉译也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然而由于汉语中常用"难""难以"来表达困难,所以这两个词在译为汉语后其不同点往往会消失。本文以「~にくい」和「~づらい」这两个词为对象,研究日语中的困难表现及其中文译文。本论文首先分别分析了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和汉译;然后进行比较并对「~にくい」和「~づらい」这两个词及其汉译的异同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做”“干”“搞”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动词,它们都具有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意义,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常常译为日语中的动词「する 」或「やる」.以中国作家莫言小说《蛙》中的例句为例,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并讨论译为日语动词「する」和「やる」的两种情况,以期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的日语译法,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动词「す为」「やる」的区别与用法.  相似文献   

3.
日语的状态表达语通常为「Vている」、「Vてある」句型,一般指描述事物或动作结果现阶段的状态含义。汉语中经常被提及的对应表达方式是"V着"。笔者利用中日语料库进行实例调查,发现汉语"V着"除了可以翻译成日语的「Vている」、「Vてある」,还有「~ながら」、「~て」等多种表现方式。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学习者在习得日语时受母语影响,产生了「Vている」と「Vてある」的误用表达。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论文试分析中日状态表达语"V着"と「Vている」、「Vてあ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汉语的数字“三”与道教、佛教有关,日语中的数字「三」既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又与原始宗教信仰和本土语言使用习惯等有关。本文拟就日语「三」对汉语“三”的借鉴及文化内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中,「手伝う」和「助ける」这两个动词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帮助"的意思。很多日语初学者对两个词的区别比较模糊,在使用上经常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主要就两动词动作对象的差异,通过具体例句作以简单的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は」和「が」的表现方式和用法复杂,同时,汉语中又没有「は」和「が」的用法区别,这些都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理解使用日语造成困难.本文解析了野田尚史总结的关于「は」和「が」用法区别的五种原理,笔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一种原理,并根据难易程度调整顺序,形成区别「は」和「が」用法的六种原理.通过这些原理来进一步解析「は」和「が」的用法及区别,旨在达到使日语学习者理解并准确运用「は」和「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敬语使用规则严格,且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接头词,是日语敬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达的意思根据后续词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分为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和美化语四种表现形式。接头词「お」和「ご」的用法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疑问,下面本文着重论述「お」与「ご」的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お」与「ご」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8.
在日语「Xする、Xをする」句中当「X」是汉语词汇时,普遍认为「X」作为サ变动词和名词具有两种词性,并且其名词必须是带有动词性质的名词。而当「X」是英语语源的外来语时,其词性因为受到原语词汇的影响,在使用搭配上又略有区别。本文以英语语源的外来语为例对日语外来语句「Xする、Xをする」句中外来语「X」的词性进行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日语的比喻分为「直喩、隐喩、換喩、提喩」四种。本文对汉语的"明喻"与日语的「直喩」、汉语的"暗喻"与日语的「隐喩」、汉语的"借喻"与日语的「換喩「」提喩」用法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希望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的比喻时能够注意到这些不同,正确地使用日语的比喻。  相似文献   

10.
武惠方 《文教资料》2008,(32):61-62
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带有被动意义的介词或助词构成的被动句,另一类是意义被动句,被动句在日语中被称作「受身文」,是由「勤词の未然形」+「受身助勤词れる/られる」构成.怎样将汉语被动句准确而又符合语言习惯地翻译成日语被动句,本文从几个方面浅谈日汉翻译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孟欣 《考试周刊》2011,(40):101-103
「もらう」是授受动词的一种,前面一般接续助词「に」或「から」表示动作的起点。本文从接受方是否想得到某物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对「~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进行对比,得出(1)接受方想得到某物时,「~にもらう」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内心交流,主要表现出接受方的感激之情,「~からもらう」强调动作的出发点;(2)接受方不想的得到某物时,「~にもらう」语义蕴含丰富,「~からもらう」只是强调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2.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日语授受关系句型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关于日语「てくれる」句型,至今为止有很多相关的先行研究。但是关于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的研究,却极为少见。因此,本文将通过大量例句的比较,来找出日语「てくれる」句型与其对应汉语表达的异同点,进而得出学习者学习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补助动词「くる、いく」在日语中使用很广,日语补助动词「~てくる、~ていく」是由接续助词「て」与补助动词「くる、いく」相结合而构成的。补助动词「くる、いく」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通过日语补助动词「くる、いく」的分析与探讨,加深日语补助动词的理解,从而掌握更自然的日语表达技巧。掌握好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学好日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日语评价语气复合形式「してもいい」和汉语"可以"为考察对象,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两者的区别,结果显示,二者在表达"许可、承诺、意志、提议、看法、许容"六种含义上基本一致,当「してもいい」被拆分为「しても」和「いい」两部分来理解时,「してもいい」与形容词"可以"的用法基本一致,两者在其它场合中基本没有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9,(2):72-76
自谦语Ⅱ特殊型的敬语动词中,「おる·~ておる」的用例接近半数。同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认为自谦语Ⅱ中最难且容易出错的是「おる·~ておる」。2007年,日本文化审议会推出了《敬语的方针》,明确地将「おる·~ておる」作为主要的自谦语Ⅱ特殊型的敬语动词之一提出来。可见「おる·~ておる」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职场日剧中出现的日语敬语动词「おる·~ておる」进行考察,明确了其使用频率、使用对象、使用情境及相关搭配动词。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大学的日语敬语教学提出了两点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对「おる·~ておる」及其他敬语动词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助词的过程中,经常把[の」与汉语「的」混同使用.从日语教育视点出发,整理和对比中日字典中「的」和「の」的用法,并提出日语教学中教授助词「の」的建议,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助词「の」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多い」这一形容词无论是在汉语还是日语里都属于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不能单独做定语.从语义上可以观察到它不表示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与「たくさんの」「多くの」的对比,发现「多い」所表达的数量多带有相对性;但「多い」短语可以做定语,常见于表示比较,存在领域的文脉中.  相似文献   

19.
刘世琴 《考试周刊》2014,(75):20-20
日语中的「キツネ」写作"狐",即我们汉语中的"狐狸"之意,「タヌキ」写作"狸",即汉语中的"狸猫"。在日本,这两种动物经常出现在一些怪诞文学作品或者富有神话色彩的影视作品中,在日本的料理中也经常看到「キツネ」和「タヌキ」的字眼。这两种动物在日语的饮食文化有何种意思,以及它们是如何和饮食联系在一起的等,是文章探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日语动词「つく」,不仅本身有多个语义义项,当其作为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与别的动词联合使用时,也具有多义性这一特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语义扩展模式,分析「~つく」的多义性,确立其原型语义与图式模式,探究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つく」的语义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