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苏童小说《米》中,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狂欢化品质"成为了这部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富有"狂欢化"色彩,而且在人物塑造以及叙述语言与策略上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柳乡长》是阎连科描写乡土生活的力作.小说以椿树村和九都市为基本的叙事空间,并延续了现代文学中“乡下人进城”这一母题.小说以寓言性的叙述,呈现出狂欢化叙事的特点.同时,这一狂欢化叙事又为权力所宰制,权力庇护了掠夺者,主流话语沦为反讽之语,主流价值体系也遭遇了虚假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草房子》这部小说. (屏显.生齐读.) 《草房子》这部小说写的是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描写的是苏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作者想通过描写他们的故事来感动我们现在的孩子. 师:我们再看看杜小康的家境. (屏显.生齐读.) 杜小康家:油麻地的首富,他家没有一寸土地,只开了一个杂货铺.  相似文献   

4.
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中的两部小说《打扮成农家姑娘的小姐》和《棺材店老板》具有浓厚的狂欢化色彩,主要表现为双重性的狂欢化人物、狂欢化的仪式和狂欢化的广场等。普希金通过狂欢化的书写,揶揄讽刺了小商人的自私自利行为,赞扬了女性可以主动追求爱情的精神,寄托着作者对自由爱情和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中通过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剧的交替描写,展现了战争阴影笼罩下英国乡村的生活图景。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依据,分析《幕间》中的“狂欢化”因素,包括历史剧与观众的互动、历史剧中的戏仿以及小说中的文字游戏,从中暗示伍尔夫在环境的影响下小说创作形式的改革及其对完善英国文学、唤起人们社会责任感所做的最后努力。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具有巴赫金所分析的狂欢化文学的各种特征。这部小说在魔幻现实主义之外,从巴赫金的"复调""狂欢化"等理论中汲取养分,创造了一个"狂欢化"的世界,构筑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狂欢化"小说空间。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无一不流露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亿六》是张贤亮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仍然充满了争议,评论对其也是毁誉参半。小说以极具争议性的人类精子危机开题,在小说中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进身之路,并进行大量的欲望化书写。本文从小说对现实的荒诞描写入手,对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有着鲜明的狂欢化色彩:加冕脱冕的结构、梅尼普体的特点及人物形象两重性的特征.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这部剧作,更有助于理解这部戏剧的内涵和作者的深刻用意.  相似文献   

9.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以狂欢语言和文体来表达狂欢式世界感受的长篇小说。其多重主题的变奏与梅尼普体的狂欢化特点相合。小说中多种文体的交叉叠合,对灾祸、闹剧和晚会场景的表现以及对非常态心理类型的描写,都非常典型地体现出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戴维·洛奇的<你能走多远>是一部以梵二会议前后变革中的宗教和俗世生活间的碰撞及对话为题材的小说,遗憾的是,尽管国外学界普遍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国内却并无相关译介研究,参照巴赫金对于狂欢化时空体的表述,不难发现,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狂欢化叙事空间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章回体小说,《西游记》也是具备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要素的。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名著,专门去探究欣赏作者吴承恩为我们描绘的西行风情。  相似文献   

12.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女性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代表作。这部女性发展小说描写了墨西哥裔美国女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境况。作者以一种儿童的"沉默"来反映自己生活周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表达了摆脱传统西裔女性悲剧命运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在笔者系列论文的第一篇《(金瓶梅词话)作者为武进作家白悦》之后,从皇甫济为白悦诗文集《白洛原遗稿》所作的序、徐阶为白悦撰墓志铭及《金瓶梅词话》内证等入手,可以进一步证实《金瓶梅词话》的作者为江苏武进作家白悦,并由此对这部小说的最早传播作出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14.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思想及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权威、反传统的倾向及其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更蕴涵着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所传达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清·乾隆大德堂本《绣像女才子书》为主要依据,对这部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充分肯定了这部小说在思想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它的局限与不足。作者认为,这部小说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中,可以说是一部较有价值的书,应该给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水浒传》的狂欢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传》所写的是一群强盗的故事,把《水浒传》故事的意义合理化显然很徒劳。《水浒》的叙事和接受心理可以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进行阐释。《水浒传》中有一些粗俗、荒唐的场面,很多人物行为极为疯狂,充满暴力。作者创造了梁山泊这样一个没有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的狂欢化场所。作者还以“亲昵化”的描写,消解了强盗的可怕与威胁,拉近了读者与他们的距离。《水浒传》所体现的狂欢化叙事风格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金锁记》是张爱玲一部较为著名的悲剧.小说中以主人公曹七巧为代表,各色人物较具有各式的畸形性格.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封建社会人性的扭曲描写到了极致.本文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欲望地理》是瑞士作家于尔格.费德施皮尔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他做过影评人和记者,其声誉主要来自报道和短篇小说,这部小说运用鬼才的想象,通过一个女人身上的地球纹身,传神地表达出男人对女人和地球之间的联想及欲望,本文试从这样的角度解读纹身消费,并分析了作者对狂欢化诗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萧红的《小城三月》是一部非常诗意的小说,一改先前描写东北人苦难生活的艰辛,呈现出非常诗意化的情绪。联系萧红的身世分析这部小说,可以看出萧红在厌倦漂泊、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以文学寄托思乡情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相似文献   

20.
《欲望地理》是瑞士作家于尔格.费德施皮尔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他做过影评人和记者,其声誉主要来自报道和短篇小说,这部小说运用鬼才的想象,通过一个女人身上的地球纹身,传神地表达出男人对女人和地球之间的联想及欲望,本文试从这样的角度解读纹身消费,并分析了作者对狂欢化诗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