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造成大和民族人口的绝对优势,达到其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推行“武装移民”政策,并于1936年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在移民侵略政策下,来到中国东北的10万日本“青少年义勇军”全部加入了日军的作战部队,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武装移民就是向我国东北移民。早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就有人鼓吹向我东北移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我国东北。为镇压东北人民,巩固其殖民统治,同时通过农业移民加强经济掠夺,日本关东军制定各种移民政策,实施向东北移民。从1932年开始到1936年上半年,先后五次向我东北永丰镇、依兰县的七虎力、绥棱县的北大沟、密山县的城子河和哈达河地区、永安屯、朝阳屯、黑台、黑台信浓村等地移民。这一阶段称为“试验移民期”。  相似文献   

3.
赵朗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20-12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仅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而且很快启动了《对满移民的全面方针和移民计划案》。通过武装移民、掠夺移民用地等手段,向中国东北移民2000余户。日本向东北实施移民的行动,暴露了日本企图完全占有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4.
移民政策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从本世纪初开始,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长达40年之久。其间大致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国策移民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 2 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 4 0年 ,约移民 32万。为了给移民提供所谓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土地掠夺 ,多数移民成为食利地主。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险恶目的是改变中国东北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 ,最终使中国东北日本化。  相似文献   

6.
日本移民侵略中国东北,虽说是其既定国策,但其间某些人物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东宫铁男就是这样的人物。1932年6月,东宫向关东军司令部提出"吉林屯垦基干队编成意见书",提出在吉东10县,以日本在乡军人为基干,组建吉林"屯垦军",代替关东军维持治安,从而拉开了武装移民侵略的帷幕。1934年9月将14名日本青少年送入三江区域的饶河,开启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这一新的移民形式。之后,又鼓吹"家庭移民"和青年女子移民,以解移民的后顾之忧。一系列移民侵略计划不但使中国东北民众失去土地、家园甚至生命,日本移民命运也同样悲惨。  相似文献   

7.
王瑞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23-124
一、“移民”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初期移民 ”的实况不同 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移民从事侵略活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光绪18 年(1892年)即有日商三井物产进入营口专营贸易.日俄战争时,孔经纬先生提到“日人随军队来东北者雾合云集,以逐蝇头之利,所聚愈众.和局既定,俄军北徙,日兵亦渐次东归 ,而营业小民遍布城市,流滞不复去,”这些流滞不去的日本人,可以说是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早期移民活动.  相似文献   

8.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就开始浴血奋战日本侵略者。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武装,奋起抵抗。  相似文献   

9.
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对于移民入侵十分重视。他们把移民侵略定为日本的最高国策之一,称之为“国策移民”;他们还把移民侵略视为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杠杆,在野蛮的军事入侵之后,便继以大规模的移民入侵。最初,他们想通过移民侵略,把中国东北变成他们的“势力范围”;继之,便想通过移民侵略,力求从心理上、习惯上、风俗上“同化满洲”,“将日本搬入满洲”,或者“达到与日本的无国境状态”,一句话,想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领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11.
答:东北南满抗日游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930年以前:党的东北地方组织就在延边、绥宁以及吉(林)海(龙)铁路沿线,组织和领导过地下武装赤色游击队和人民自卫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中央于9月22日就发出了“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不抵抗,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侵略者就侵占了吉南地  相似文献   

12.
日本侵略东北后,对生活在东北的朝鲜移民采取“统制”与“安定”政策,朝鲜总督府通过“满铁”代理机构“东亚劝业株式会社”(东劝),资助建立了5个“安全农村”。“安全农村”表面上看是为“保护”和“救济”九一八事变后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及受水灾影响的朝鲜难民而设的“救助机构”,但实际上,日伪当局设立“安全农村”的险恶用心是为了严格控制朝鲜移民,对其实施集中统治,防范朝鲜农民投身反满抗日运动,同时达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目的。朝鲜移民“安全农村”被日伪当局作为殖民统治的“范本”,广泛推广到各“集团部落”中,是日本殖民统制东北农村的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了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并在此后迅速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的操纵下,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府。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其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基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经济和资源实行了严厉的统制和疯狂的掠夺。统制掠夺的重点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基础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严厉统制下,东北经济迅速殖民地化,东北人民的生活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成事变后,把中国140多万平方公里(辽、吉、黑、热四省)的锦绣河山,3200万人民完全践踏在关东军的铁蹄之下。为了将已经沦陷的东北变为实质性的“日本领土”,他们采取了“以华制华”的方针,抬出了梦想多年重登龙座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傀儡,建立了一个脱离中国本土的“独立国家”——“满洲国”。日本人在东北约有100万左右(含日本移民),为什么平均一个日本人能统治30多个中国人呢?研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奴役、掠夺的罪行历史,可以总结出他们进行殖民统治的种种手法。  相似文献   

15.
孔令波 《科技文萃》2004,(9):125-130
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团结群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14年游击战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日本拓务省批准了移民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吉林屯垦第一大队”、“吉林屯垦第二大队”先后集团移民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区。这两批具有试验性质的“特别农业移民”,明确和加强了政治、军事上的四项作用,据此拓务省调整和完善了移民方案,拉开了向中国东北移民百万户、五百万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发动了武装进攻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不到三个月,就顺利地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美帝国主义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它不仅不对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加以干涉、制裁,反而采取了积极纵恿和支持的绥靖主义政策。美国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东北实行全面的武装占领后,随即就开始了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日军采取“以华制华”的方针,建立了伪满傀儡政权,不仅在政治上施以奴役压迫,实行法西斯高压统治;在军事上实行一套“治标”,“治本”的法西斯统治政策,对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力量进行疯狂的围剿和野蛮的镇压,大肆残杀抗日志士和无辜群众:在文化上进行强制的奴化教育;而且在经济上进行疯狂的搜刮性掠夺,使东北人民饱尝亡国之痛。  相似文献   

19.
1931年日本以武力强占我国东北,为了变东北为其永久的殖民地,日本把移民侵略作为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齐哈尔是日本移民侵略的重点地区,移民侵略使日本的殖民统治直接深入到广大农村,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和军事工业相关的重工业,目的是要使东北成为其经济附庸,成为其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军事工业基地.为达此目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给东北乃至全国经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