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湖南人才群对湖南无产阶级革命有的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忧国忧民、彻底革命;坚毅刚直、实干若干;重视军事和武装斗争。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近代湖南人才的思想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加以改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论体系,成长为中国现代最出色、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2.
近代湖南人才群对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影响表现在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忧国忧民、彻底革命;坚毅刚直、实干苦干;重视军事和武装斗争。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近代湖南人才的思想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加以改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成长为中国现代最出色、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3.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由爱国而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由一位爱国运动的积极支持者,逐步成为一名彻底的抗日救亡战士。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民族革命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他为近代中国民族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南人才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历史发展的相关时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全国均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体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为湖湘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回顾和研究近代湖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弘扬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没有意的。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陶澍、魏源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并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对内主张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反对侵略,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这些,正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表明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已开始转变发展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近代湖南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后产生了五大人才群体:一是清嘉,道年间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经世派人才群体;二是清咸,同年间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为代表的湘军人才群体;三是清光绪年间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才群体;四是清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以黄兴,宋教仁,蔡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五是“五四”运动之后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近代湖南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原因有四:一是特定的地域环境,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湖湘化的历史传承,氤氲相继,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三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与动荡的社会局势,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机遇;四是湘籍人才之间的相互帮带,扶植和举茬形成人才链,是造成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出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其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均在湖南渡过,深受湖湘传统文化的影响。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陈天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文章主要论述了陈天华爱国主义思想的三个特点即强烈的救国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抵制外国和学习西方结合起来;有尚武之志、卓励敢死。  相似文献   

8.
提倡民主平等,反对皇权;主张改革变法,赞成革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学习西方先进;是谭嗣同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因此,谭嗣同的爱国主义思想已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而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向近代爱国主义转变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9.
贵州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就政治的近代化发展而言,贵州处在一个迟发展的境地,表现在三个方面:1、推进近代化的政治领导层的缺乏和变革社会的政治环境发育不 良;2、启蒙思想的传播受阻;3、近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晚出。一湖南相比尤其突出。它是贵州近代的特征,也置春近代化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0.
湖南人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朝道光以前的古代,湖南人才稀少,但也产生了五次人才波峰;二是从清朝道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近代,湖南人才鼎盛,并形成了五个人才群体;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现代,湖南人才多向发展,正处于人才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究其原因,一是受西学的启迪;二是基于对世界潮流的正确审视;三是源于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危害的认识;四是受近代改革派开放思想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引进外国资金、人才、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等。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特别强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主张平等互惠,“取法乎上”,要求结合中国国情、取长补短,反对照抄照搬、盲目引进。对于他这种以爱国主义为主旨、以实现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对外开放思想,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陶澍为核心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泰,阶级斗争激化的心然产物。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给后世以极大的启迪和影响;不仅加强了同国内各地人才的联系.而且开始放日海外,睁眼看世界。  相似文献   

13.
谭嗣同的爱国思想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他把“救亡”与“改革”相结合。改革要师法西方,“师夷”为了“超夷”;从“忠君”到“叛君”,“爱国”是同“恤民”、“爱民”相一致的。他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说,谭嗣同是清末社会变动中,昭示改良主义末路和开辟革命先河的重要过渡人物,那末他的真诚而炽热的爱国思想,正表现了这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学东渐在中国近代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学的引入既冲击了传统学术,也冲击了封建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拯救中华的时代巨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其最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代湖南的私立教育起步于戊戌变法时期,发展于清末新政时期,发达于民国时期。这种教育文化现象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关键是私立教育为近代湖南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人才。由于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作用,近代湖南的私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主要包括: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内陆省份却私立教育发达并呈现多元化,具有超前性;私立教育尤得益于一大批热心教育、有过留学经历的创业者投身与参与其中;私立教育的发展具有比较强的连续性;私立学校开设的课程其内容强调实学,且风格各具。  相似文献   

16.
周秋光 《教育史研究》2002,(2):66-71,96
湖南近代教育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快速;二是办学的类型与形式多样,但又偏轻偏重,极不平衡;三是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传统的经世致用学风仍在湖南士子身上发挥作用;四是体现了一种湘人对于新式教育的不断探索精神。湖南近代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湖南和中国培养了大批经国济世的人才;二是铸造了一种地方人文精神,提高了湖南自身的地位和品位。  相似文献   

17.
教会教育在近代湖南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会教育在湖南起步晚,发展快,在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中,教会中学教育的成绩最为突出。近代湖南教会教育具有门类齐全、自成体系;重视英语和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学生独立意识较强等特点。教会教育为湖南教育增色添彩,培养了众多人才。教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所裨益。教会学校师生的爱国运动也成为整个民族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他对国学的研究随其一生革命活动的变化而在各阶段有所不同,对待孔学态度也有不同。该文分三个阶段论述了其变化及贡献。他一生始终坚持的是:以国学激发民族精神,实行种族革命,它的斗争锋芒是指向异族统治的清政府;把国学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其国学的灵魂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9.
朱剑凡是湖南现代著名革命教育家,他首创周南女学,将之发展成为湖南私立教育的翘楚,并为社会和革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颇具特色并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当前的教育事业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谈秋瑾诗歌的艺术特色陈丽芬秋瑾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巾帼英雄、诗人和作家。她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成仁取义,大义凛然,以自己宝贵的鲜血,凝成壮丽的诗篇。同时,为了宣传革命,打倒满清,她写下了不少音调高亢,气魄宏伟,闪耀着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