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不知不觉间,参加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季度评奖工作已经整整两年了,这期间发表了若干评价意见,有些已在不断地重复。而“旧说”不可再说,“新语”该说些什么呢?真是颇费斟酌,几次提笔,几次辍笔,最后,决定还是将埋在心底很长时间的一个想法说出来吧。这些意见可能有些“跑题”,不尽恰当,但却是我的“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2.
晓波同志:几次来信都收到厂。你转业后到市报做了编辑,大家都很高兴。你思想上有些苦闷,我看主要是对编辑工作的严格要求,一时还不适应造成的。你选稿不当,上级对你批评;修改稿件不慎,作者责难;校对不细,出了“洋相”,被在全社公开“点名”。这些对你是有些难堪。但从长远讲,这_批评对你是有好处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你会认识到,这是对你J爱护_你说,这样的‘叫。事”就如此严厉批评,有点想人通,我看恐怕问题就出在你的这种认识上。其实,你说的小事,作为编辑决非小事、你可能还记得,报社的同志有句“行话”,就是“编…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评选的1988年度“中国图书奖”,是本刊编委会举办的第三届评奖活动。在评奖过程中,我们请一些专家学者对各出版社推荐的“中国图书奖参选图书”发表了评论意见(有些为出版社所推荐),从本期开始,本刊陆续编发这些专家学者的评论意见,取名为“名家评书”。  相似文献   

4.
我经常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看到“大家说……”,“同志们异口同声地说……”,“贫下中农都说……”一类的话。我怀疑这“大家说”之类的话,并非真是大家的话。过去,我看到有些人受“四人帮”的影响,给报纸写报道,常常是不问本地实际情况如何,一味“紧跟形势”,习惯于“在家画框  相似文献   

5.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6.
最近10年来,我几乎年年参加了“湖南广播奖”的评奖工作,也参加了好几届全国理论广播奖的评奖工作。当“评委”的次数多了,我觉得广播评奖有一个导向问题,很值得引起评奖的组织者和评委们的高度重视与注意。一在年年的广播评奖中,差不多年年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我这个人好读书,闲暇之余也写点文章,偶尔也有几篇所谓的“新闻稿件”,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被报纸采用,结果我放弃了。说实在的,我真有些不甘心。正好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自费去参加了培训。学习后,我向栏目编辑递交了一篇稿子。这可是我准备几天写成的,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消息。没多久,乡镇经济版竟采用了我写的文字。——虽说只是摘用我稿子中的一点点儿,只有200多字,但这是对自己写作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自己的名字见报后,我兴奋极了,这毕竟是第一次见报,我真想把这个喜讯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一“豆腐块”文章实现了我新闻写作史…  相似文献   

8.
记得1969年在初中时,有次我们到祆村参加麦收,在炎炎烈日下干了一上午,大家饥肠辘辘,好不容易盼来午饭。没想到众人在田头狼吞虎咽刚吃了几口,有一个同学失声喊道:“哎呀,还没请示汇报呢!”“饭场”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这时已取代老师负责管理我们的“工宣队”师傅。这位师傅狠狠地盯了那位同学一眼,说:“请示汇报了再吃吧。”于是把一枚毛主席像章放在一个小树杈上,大家只得重新列队对着主席像“请示、汇报”,然后再吃饭。  相似文献   

9.
到一个明友家里去玩。我说看伊拉克战争的电视直播,我最喜欢看的是那些不断在下面出现的字幕——最新消息。朋友立刻说“我也是”,并起身从桌子上拿出一摞白纸说:“你看,我这上面抄的都是那些最新消息,虽然都只三言两语,甚至只有一句话,但就是这些东西才叫人感到惊心动魄,并牢牢地把我‘钉’在电视机跟前。”是的,我的不少朋友,这些天都被这些“最新消息”紧紧地吸引着。“连我的一向不爱看新闻的妻子。这  相似文献   

10.
短有所为     
“看报看题”,这并非经验的经验之谈,是否与报上的有些消息过长有关,不得而知。然而,翻开199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二版时,这一经验却不灵了。当我看到《乐做“洋劳模”,愿当“主人翁”》的消息时,竟感到好像有一个闪光点紧紧地吸引着我。虽然,这条消息并不在显眼的位置,可我仍爱不释手地少说看了三遍,并且确实“咀嚼”了一番。  相似文献   

11.
和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新闻干事聊天,大家对时下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错别字、不规范词语等,意见颇多。有人埋怨:“这稿子是怎么写的?”有人则批评:“编辑也太不负责任了!”作为办报的人,听到这些话,真感到脸红。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的组漏,反正差错已经“过关斩将”同读者见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反省工作中的疏漏,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说到出差错的原因,我想大约有二。其一,是工作马马虎虎,不负责任。有些错,真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作者、编者看了也纳闷:当时怎么就以错为对,让它过关了呢?没别的,就是少了点…  相似文献   

12.
一我想这篇短文已经有些日子了,还在去年夏秋,应邀参加“全国首届出版理论研究优秀图书评奖”工作时,看到评奖办公室根据《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索检所得和许多出版社推荐的种种参评图书中,有三本书的书名上有“编辑学”字样,令人兴奋,觉得这是近几年来编辑学研究的成果。过了几天,细细一想,根据我平时的印象,觉得可能还不止这三本。为了想知道个究竟,就到处设法搜求,果然又找到了几本,有的还是作者或出版单位寄赠的。到1989年底,共有十二本。这个数字是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3.
“救”稿     
有位资深编辑说过:看一个编辑的水平,不是看他“枪毙”了多少稿件,而是看他“救活”了多少稿件。对此,我颇有同感。在编辑部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这些稿件有些出自名家之手,有些是初学写作者的处女作,更多的是通讯员和工作在一线的作者所撰写。就其质量来讲,优秀的属少数。对有欠缺的稿件,是轻易“宣判死刑”,还是努力将其“救活”,这不仅  相似文献   

14.
参加今天的会,有两个目的:一是来助助威。因为一年来同志们辛辛苦苦,取得了各方面的成绩,来之不易,应该表示祝贺;二是来见见面。到文化厅已经十个半月了,参加这样的会是第一次。因为文化厅省直这一块,有二十几个单位,我们还不能只顾省直这一块,不仅要管“脚下”,还要管“天下”。关于工作,文超同志已经做了总结,新的一年也做了安排。因为对图书馆的情况不太了解,前些天馆里给我送去一些材料,我认真地看了,包括你们的三年《改革方案》。这些,我提不出什么意见。借这个机会,我想讲两点: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不太爱哭的人,但是有时候也会挤出几颗“金豆子”,不过这些“金豆子”也分酸、酣两种。 有一天,我正在无聊地看着嬉戏玩耍的同学。突然从我的身后传出一声“打开了”的叫声,我向后一看,原来是林星超把韩康的秘码文具盒打开了,看他那神情,简直比哥仑布发现新大陆还要兴奋。我便问他:“你是怎么把它打开的?”于是,他详细地告诉我打开文具盒的窍门。正当他说的眉飞色舞、沫星四溅的时候,韩康从外边跑了回来。林星超顿时站在那一动也不动,好像是一截木桩。韩康走到桌子旁边,看了看半开的文具盒,仿佛明白了几分,立刻冲着…  相似文献   

16.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武安市市长彭学增问得哑口无言。他来到上访群众中,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语,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尔后大家心平气和地酝酿代表人选。  相似文献   

17.
强档资讯     
据《光明日报》发表署名为狴犴的文章说:近来,参加了几次出版座谈会,感到一些出版座谈会有些变味。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说的都是赞扬的话,即使说到缺点,也反复地声明这都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于是,出版座谈会成了一味为出版物唱赞歌的会。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些地方的电视台平时的节目质量并不高,一年下来没有几个节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奇怪的是每到评奖的时候,他们总有几件获奖的作品。这些“精品”到底是怎样“冒”出来的呢?原来,每到评奖之前这些电视台就集中有关领导和业务骨干对已制作播出的节目进行筛选、修改、整理、重新包装甚至重新制作。并且邀请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他们大多是评委)亲临指导,以便评奖时好通过。可见这些“精品”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泡制出来的!泡制“精品”到底该不该?首先要看这种做法的利弊所在。节目评奖是作为鉴定“精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十、编辑部一度曾经准备停办专刊。毛泽东说,他看《光明日报》就是看这些专刊,专刊应该继续办下去,不要停刊。 在专刊问题上我们有过失误,是经毛泽东同志指点才得以迅速纠正的。开头几年,这些专刊学院气氛比较浓,有些读者不满意,报社编辑部未能及时协同这些专刊的编委会研究改进。到了1958年,“大跃进”一来,全国上下热气腾腾,报社来稿猛增,版面紧张,报社内外都有停办专刊的意见。当时,我到报社不久,对有关情况不甚了了,对此问题也未慎重考虑,认真研究,加以受到当时学术研究中“左”倾思潮影响,这  相似文献   

20.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您会情不自禁地发问:这又是什么天方夜谭?是的,确有其事。当然,这不是我的杜撰,而是某报一个标题那么说的。现在为媒体报道发奖的不少。发奖之后自然会带出相关的新闻报道。今年北京好新闻评奖揭晓后,有媒体在报道时,主标题就是这么写的:《奖励“用脚写新闻”》。消息的导语开门见山地写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这句名言昨天又被重提。”看了消息才知道此话的寓意在于要求“记者更加深入生活,发掘更多的好新闻,见诸社会,服务社会。”应该肯定,消息所述的用意无可非议。记者应当深入一些,发掘新闻,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