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也主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是思维的工具,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由此可她,提高人格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笔者进行了下列四个方面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假若语文教师冷落冰霜,又怎能使学生动情呢?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感情投入呢?首先,语文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不爱孩子,那就去另找一个工作,决不要去当教师。可见,爱学生这对一个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  相似文献   

3.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一个真正的人,不仅要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规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导学生学会文明礼仪是其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两位先贤都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教会学生做人。这一点,语文教师责任更重大.不是说“文以载道”么?在此,我谈淡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罗耀晟 《陕西教育》2004,(10):25-25
作业批改的“环保”就是指教师批改作业要科学规范,体现人文关怀,能启迪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完成好作业。作业是学生每天耕作的田地,作业的环保,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如何让作业“环保”呢? 一、以身示范、兢兢业业是作业批改的“阳光雨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  相似文献   

7.
刘振华 《课外阅读》2011,(11):147-147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的爱,教师的理解宽容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也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它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健全人格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创造真善美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不是所有的花都可以表示爱,玫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山峰都可以象征伟大,珠穆朗玛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被比作父母,教师做到了。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生动的故事。他们有时让我们高兴,有时让我们恼怒,但终归是一群天真的孩子,还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师爱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的触点,也是教师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其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1.
李春英 《辽宁教育》2012,(18):74-75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要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要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教师要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怎样才能使教师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他们才能够幸福、快乐。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一直把让教师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我们的目标。一、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经常说,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投胎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啊!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冷冰冰的知识,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志勇 《教师》2013,(34):60-60
郭沫若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渎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充分发挥情感的判断作用、桥梁作用、移情作用,让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更趋于完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收到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爱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学生才会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爱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学生才会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米玛普尺 《课外阅读》2011,(12):352-352
在西藏,我们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藏、汉、英i种语言。所以让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就相当的难了。所以很多语文老师就没有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白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也主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是思维的工具,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由此可  相似文献   

18.
夏丐尊曾说:“教育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当前相对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力度,引领学生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倾听心灵的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我对情感教育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愿意将爱语文的感情,以学习、研究语文为乐的热情传达给学生。事实上,真正用情教学的教师又怎能不会感染学生呢?而同样融入感情去学习语文的学生又怎能学不好语文呢?喜欢语文,爱语文!希望学生也爱上语文!有人说:发自内心的话就会深入人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怀有一份真感情去教语文,定能换来学生真心实意地学。在浩瀚的语文学习的海洋中,乐学乐教!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只有以诚挚的爱感化学生,打动学生,才能融化学生心中的隔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