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美是由劳动创造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并不是美学专著,但其中有些论述却科学地揭示了艺术生产的规律。例如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尝美的公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上述论述表明,一切生产都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即根据对象的“内在标准”制造产品的。不承认这一普遍性,就会抹杀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在美学史上  相似文献   

2.
被马克思誉为“我们的哲学家”的约瑟夫·狄慈根,曾经不依靠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这一方面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前后是有其客观的、历史的必然性的;另方面,也“表明了工人可以独立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即掌握马克思的哲学”(《列宁全集》第19卷,第61页)。列宁号召工人,“要想成为有觉悟的人,应该读一读约·狄慈根的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或译作“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或译作“内在固有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的这一段话常被美学书籍所引用,不少美学家据以推演论证自己的理论观点。但对这段话的含义,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一些颇有影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常常有这么一种表述:“商品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我们认为这种表述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明确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资本论》第一卷第47页)就是说,商品首先应该是一个物,正是物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才具有成为商品的可能性。然而,要使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页)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哲学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结合,强调哲学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6.
没有弄明白人是什么,肯定弄不明白教育是什么。我们曾被误导,以为马克思只是在说阶级、政党、社会……其实,马克思大量地论述过人,精辟地,十分精彩地论述过人,而且,这是马克思论述中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之一。人是什么?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的生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6页)。马克思把人具有自我意识视为人的基本特征。“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同上,第46页)在我们这里不太喜欢多说的自由,教育也很少说的自由,正是由人的基本特征所必然拥有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人“懂…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精髓。列宁曾经指出,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列宁选集》第三卷第一九九页)这就说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不是相等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无  相似文献   

8.
<正>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在他的《1841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比较了人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后,马克思写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类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由此美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美的规律”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直接对艺术问题发表意见,但联系为此做的笔记包括以前的著述,却可以见出《资本论》里潜含着丰富的艺术思想。特别是在艺术可否成为商品的问题上,马克思似乎承认了这个事实,又因其“本性”不予考虑。究其缘由,艺术在使用价值方面当有本位属性和附加属性之分,物性的后者可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予以计量,审美的前者则处于价值的模糊地带。于是便有了一个奇怪现象,艺术一旦成为商品,价值却无可计量;一旦可以计量,却又不是艺术,此即为艺术商品的内在悖论。这应该是《资本论》“撇开”艺术不谈的根本原因,也是艺术商品化引发众多争议的逻辑节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这里马克思为我们指明了人的本质,即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的活动,所以人的意识必然具有社会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谈到的那样:“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可见,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对于这一问题本文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论点,即: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关于“美的规律”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在《手稿》中虽未系统地总结出来,但通读《手稿》,并结合人类的精神生产一艺术实践来探讨,我的粗浅认识是,“美的规律”既然是人类生产劳动所独具的特  相似文献   

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在论述人具有自由自觉的物种特性时,把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加以比较,提出了“美的规律”问题: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生产力标准,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有的同志一提到人的本质,就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个论断,认为它只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承认它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抹煞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的本质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然而,马克思在完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过对人的本质或劳动的历史发展的进一步分析,已  相似文献   

14.
关于《聊斋志异》,几乎所有论者都从艺术的角度肯定了它的价值。有人说:“《聊斋志异》一书,为近代说部珍品,几乎家弦户诵,甚至用为研文之助。”(王小隐《负暄絮语》)有人赞其“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邹弢《三借庐笔谈》卷十)有人誉“其运笔可谓古峭矣,序事可谓简洁矣,铸语可谓典赡矣。”冯镇峦更称《聊斋志异》是“诸法俱备,无妙不臻”。即便是对《聊斋志异》颇有微词的纪昀、俞樾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聊斋志异》是“才子之笔”、“藻缋,不失为古艳”。然而对于其思想内容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的不朽巨著。马克思为了写这部书,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到他逝世,花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精力的研究成果。虽然如此,在他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第二、三卷,是他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出版的。至于第四卷,起初是由考茨基根据马克思的遗稿,于1905-1910年,以《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书名单独出版的;后来,1954-1961年,又重新按照马克思的手稿次序,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的俄文新版本。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的三卷本,就是根据这个新版本翻译的,成为《资本论》第四卷。恩格斯谈到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时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象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自己也说:《资本论》的出版,“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遗著中提到的“自然的人化”和“美的规律”,是美学的根本问题,美学研究者们都正努力探讨。时至目前,谁也还不敢说自己的理解是足够全面、正确的。我在《自然的人化与美的规律》一文附注中,特别声明非为马克思遗著作注释(见《西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84年3期),就正表明尤无此自信。近读王人恩同志《也谈自然的人化与美的规律》(《西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3期),其中三分之二是对我的论点的商讨。这种学术商讨,我一向是很欢迎的,故特再论以奉答。王同志和我在认识上的分歧,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否自有人类以后整个自然界即已全面“人化”?或只“人化”其一部分,然后才再逐步扩大其范围?(二)人类生产“按照美的规律而建造”所不得不遵循的“内在尺度”,指的究竟属于主体一方面,或兼属主、客体两方面之内在固有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从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到量的规定性,从价值的内容,到价值的形式,都作了透彻的说明。但是,不应该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就仅仅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内容,认为这就是劳动价值理论的全部。事实上,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只是揭明了商品价值的一些最本质的关系,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至于其它一些有关的重要问题,例如,价值量为什么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究竟如何具体确立?价格的运动规律如何?等等问题,在《资本论》第一卷中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 584页)。恩格斯指出:“我们早就证实,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有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的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可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对于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走出种种思想误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误区一:宿命论——认为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9.
倪德刚在《马克思主义既不能被“泛化”,也不能被“简化”》(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无论是泛化还是简化都向人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f4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如果不承认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就不能成其为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承认、不突出这两个东西,马克思主义就与以往的社会主义学说没有质的区别。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体系,就不能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全面、深刻,学说体系完整、严密。马克思主义不是垃圾桶,把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异化劳动问题时,把人和动物的类生活做了多方面的对比,从中引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命题: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此”一词表明,美的规律和“种的尺度”、“内在尺度”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认识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