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现实主义到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文章中,现实主义是作家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样,对真实的理解也就会因作家和文学流派而异;真实的领域是无限的,只要某种文学是表现真实的,他也就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的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真实并不等于逼真,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复制,他是作家想象、创造的产物,所以,小说也就是对世界和人和创造.  相似文献   

2.
历代俄国作家在其创作上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以细致冷静著称的传统现实主义到受现代主义影响的新现实主义,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政令僵化到新时期传统派文学的自由回归,俄国现实主义在理论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独立探索、稳步发展、辉煌高潮、衰落复归的完整发展阶段。在分析俄国文学各阶段现实主义的理论演变的基础上,认为苏联时期僵化的文学政策,束缚了作家的思维,同时在消费观念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文学领域也无法幸免,固守原有的文学理念,埋头创作已远远达不到现实需求,因而,衰落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文坛,一些作家受到经济利益驱动,搜奇猎异、虚妄杜撰,甚至以色情渲染为创作手段,丢弃了作家再现生活指导生活崇高的使命。谈歌、何申、关仁山、张平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作家,敢于直面社会矛盾,关注民众生活,以时代呼唤为题材选择,弘扬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把现实主义推向新的高度。为时代、为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既是时代的热切呼唤,也是作家崇高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多层面的、辐射性的。丁玲、周立波都是现实主义作家。而不尽相同的生活和文学道路所形成的不同层面上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和创作方法,则使他们的同题材长篇小说在主题、人物塑造和语言风格诸方面,各具特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在不同层面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经验,对发扬革命文艺传统、创造抒写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国前,周扬紧密结合中国当时的时代特征,从本体论与创作论的角度对外国(特别是俄苏)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改造,逐渐建构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周扬建国前的现实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观和实践论为逻辑起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高度重视作家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张以形象反映现实,塑造艺术典型;把浪漫主义融入现实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阎连科在长篇小说《受活》的代后记《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中,对中国现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提出尖锐批评,并认为“现实主义,不存在于生活与社会之中,只存在于作家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不会来源于生活,只会来源于一些人的内心”,提出“超越主义的现实主义”。这些观点既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情况,还涉及文学原理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提出质疑,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姜海燕 《语文天地》2010,(10):11-1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优良传统。现实主交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生活固有的样子,遵循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偏重于描写实际的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目。契科夫曾说过: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直率的真实”。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忠实甚至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白夜》作为“都市”小说,与《废都》有一致性:作家处于“边缘状态”,一方面他走出了商州;另一方面他还没有走进都市,都市不是他的家,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白夜》触及到都市的某些深层问题,冠《白夜》以现实主义作品是恰当的;由于作家的艺术追求,希望做的是现实生活与神秘文化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9.
作为创造社理论代表,成仿吾主张文学活动是作家和批评家自我情感的表现,体现出浪漫主义张扬自我的特征,然而其批评文本却又不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话语,对作家和批评家所理应具备并加以表现的“自我情感”有着特殊界定,表现出紧贴时代和社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种徘徊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文学批评话语,反映出在中西文学传统熏陶下的一类现代批评家独特的批评姿态。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的时期,是文学启蒙的时期。此时许多的青年作家开始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而“问题小说”是现代小说发展的雏形。它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展示现实主义的特性,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气”论主要包括思想精神之气、个性气质之气及生理生命之元气三个层面。道德精神之气关系到作家品格及作品的思想价值;个性气质之气关系到作家的艺术个性及创作风格;生理生命之元气关系到作家生命的存在及创作如何才能顺利展开。古代“文气”论所涉及的这些理论在当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扎根于民间的传承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众基础.文章从民俗学的角度探索《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民俗底蕴,并由此挖掘出作者的创作基础及其动因,即借民俗抒发人文情怀,借民俗以写伦理道德,借鬼狐以写人间百态,在谐谑中嘲讽丑类,劝善惩恶、敦化薄俗、挽救世道.  相似文献   

13.
汉赋,之所以长期受冷落,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专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它缺少真情实感,华而不实。事实证明:真正有价值、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乃是发自作家内心,反映社会,反映民生,抒写作家真情实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气”作为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范畴,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有着原创性意义。“气”是体验的世界,生命的本真,它不仅是人生命的元素,也是人精神的原生性形态,是思想感情获取本原性力量的源泉,这些特性,使“气”具有成为创生文学艺术母体的意义。再者“气”也决定着人的个性、气质,而一个作家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则决定着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并使其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气象”是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其内涵是指某时代文学或具体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它具有宏观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模糊朦胧性、形象可感性等特征。文学“气象”的根源在于作家的生命精神。“气象”不同于风格,又与风格有相同重合处。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作家谢树强以其创作实绩奠定了他在当下广西文坛报告文学创作领域里不可忽视和他人不可替代的地位。作品明显呈现出一种"本土化"构建的本色:选择和表现的是本土题材,作家的写作立足于地方定位;具有锐利的批判锋芒,充满着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力量,并体现出一种颇具自我特点的政论色彩;磅礴的气势和相当厚重的力度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的全方位展现、不凡的起笔造势和恢弘的篇章结构;发挥了他小说创作的优势,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生活场景和细节的描绘,移用多种文学样式笔法,语言运用颇具地方色彩和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部特征而言 ,文化特征、语言应用特征等是方言的外部特征 ,都是体现方言特点的重要方面。方言的语言应用特征不仅在说方言时有所体现 ,而且在说普通话或用共同语写作时也会体现出来。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方言词语、方言句式等一起 ,共同营造作品言语的浓郁的地方特色 ,体现作家作品的地方风格 ,都是作品语言风格不可忽视的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8.
写作前提论     
材料 ,在动笔之前 ,是形成观点的基础 ,写作之际是表现观点的支柱。积累材料 ,丰富贮存 ,是写作的必备条件 ;联想和想象能开拓作者思路 ,丰富文章内容 ,是作家构思作品、反映生活的最有力的手段 ;感悟是艺术创作的催生剂 ,创造思维的激发素 ,是作家对写作对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分水岭 )。它们是写好文章必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通过一位普通劳动者———古巴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经历,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硬汉形象———桑提亚哥。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人的自信,也使得桑提亚哥成为海明威硬汉形象中唯一的、被赋与灵魂的硬汉。《老人与海》在海明威创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早年的诗词创作中频繁使用"人间"一词,其两种词集均以"人间"为名,又曾撰《人间词话》、《人间嗜好之研究》等论著,体现了其对"人间"一词的浓厚兴趣。其诗词中的"人间"大致有"人世"与"人生"二义,但侧重在"人世"方面。因王国维大量使用"人间"一词,使得其身边师友如罗振玉、罗振常、吴昌绶、罗庄等以"人间"相称王国维,而王国维校勘诗词曲时,也多次自署"人间"。通检王国维语境中的"人间"一词,其基本意蕴乃是在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对世间人生的处境与出路、价值与意义的深沉考量,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