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档案与建设》2007,(12):15-17
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某一范围内的,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分散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兼顾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现有配置与管理状况的条件下,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对分散异构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与无缝联结,从而实现网络档案资源的合理组织、高效利用与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2.
《航空档案》2009,(3):32-35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传输等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那么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模式也必须随之而发生改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创新模式的必要性,接着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创新之处给予简要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档案多媒体编研及档案资源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羽 《档案与建设》2007,(8):28-28,49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档案信息除了单纯的文字信息外,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由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组成的综合信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普遍应用,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摆脱了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进入到更为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档案编研工作也愈来愈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达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实现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是指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独特的服务方式,满足特定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是传统的档案利用工作的延伸、创新和深化。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无限量和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使今天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
档案信息数字化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已归档保存的、传统介质的档案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换成为数字形式的电子媒体并形成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而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利用领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广泛利用,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在未来的时间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将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改善,更方便、更快捷地满足社会各界的档案利用需  相似文献   

7.
涂丛英 《湖北档案》2005,(10):25-25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功在今天,利在后世的伟大的工程。随着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高效、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一、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建设工作。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建设工作是档…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特点是:作为政务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已纳入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规划;加快以传统载体保存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广泛传输档案信息,提升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认知程度和利用需求;制定政府规章,规范档案信息公开制度。这对于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结合工作实际,对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查找2001-2010年铜陵市城建档案馆档案利用的相关数据,对城建档案利用的重要性、档案利用情况、信息资源开发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反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应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此,要以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目的,面向社会,强化档案信息的各项服务功能和环……  相似文献   

11.
黄薇 《浙江档案》2001,(7):35-35
档案作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其权威性和真实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产生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长期以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十分不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严重的浪费和巨大的损失.本文对部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2.
彭驰 《四川档案》2006,(4):46-48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掀起了信息化浪潮。信息化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加速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战争形态转变的必然选择,军队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化服务又是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只有实现网络化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高效、优质的军事信息利用服务,本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成为现代档案馆一项不可缺少的服务内容.在由档案信息收集、组织整理、传递、利用共同组成的网络档案信息服务链中,档案馆扮演着一种特殊的双重角色:既担负着把大量的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网络传播给档案信息用户的使命,是档案信息传递者;同时又是网络上的一个超级档案信息用户,需要大量获取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充实建设自己的数字化馆藏,是档案信息接受者.本文仅就档案馆在网络档案信息服务链中的双重角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档案是信息的一种,档案部门是储存,输送信息的一个部门.因此,开发信息资源包括档案部门,也适用于档案部门.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服务,应该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邹韶华 《兰台世界》2005,(11):51-51
科技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就是满足广大档案用户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科技档案利用工作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向社会有关方面提供科技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档案管理》2009,(3):79-79
1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1.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变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从外延上讲,就是发掘信息、开拓信息渠道、建立档案信息库、加速档案信息流动;从内涵上讲,就是不断重组和加工档案信息,最终提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促使档案信息源从馆藏主体向网络信息资源主体转移,它内吸外取,  相似文献   

17.
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学校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根本,离开了档案信息资源就无法谈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而网络环境下对学校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一、应以纸质档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原生性的历史记录,档案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然而长期以来,作为浩瀚的档案信息资源中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的高校统计数据信息,在历经统计人员及档案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制表、上报、立卷、归档的程序之后,便进入静态的管理阶段,除非某项工作急用,偶而翻动几次应一时之需,而对其主动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则鲜有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信息时代到来之际,做好高校统计数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时代赋予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迫切工作.  相似文献   

19.
档案网站是宣传档案工作,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重要窗口。档案馆既是重要的涉密政府部门,又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机构,而一个档案馆同时拥有基于不同网络的多个网站的情况则越来越普遍,本文对档案信息跨网络多站点一体化发布与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档案网站建设与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的记忆工程,是一种积累,已成为一种可贵的信息资源。自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发表以来,档案工作跨人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新历程,我们档案界兴起了研究档案信息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热潮,档案利用和档案积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档案积累,就没有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没有档案的形成、积累,再形成、再积累、再开发、再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