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掌握青年教师职业成熟的特点,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使他们尽快成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是学校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的职业成熟,指的是教师在知识、经验、能力和个性品质方面所达到的对教师工作的适应程度。也就是教师角色的担任者在相当长期角色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师角色期待有机地内化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从而具有和教师角色高度适应的个性品质、心理特征,因而能  相似文献   

2.
成熟,泛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身心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个体在成长中,一般经历着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社会成熟和职业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角色成熟,是基于对这一社会角色的职责、地位、作用的认识、理解、认同的前提下,在一般意义的成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化等方面的成熟)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职业成熟。具体来说,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知识、能力、经验及个性品质等方面,对教师岗位要求所能达到的适应程度。一个教师要  相似文献   

3.
新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深厚的角色情感,磨练坚强的角色意志,养成文明的角色行为,全身心地加大角色投入,以实现角色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父性角色直接影响着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与成熟度。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家庭父性角色缺失,影响了儿童在性别角色、认知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正常社会化。回归与提升父性角色,才能从育人观念到方法有效促进儿童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社会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终身学习社会对学校教育尤其是教师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型的社交家。为达成上述角色的转化,教师角色定位应具备专业化的价值取向;教师角色的成熟应着眼于自我效能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成熟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瓶颈的根源在于其“稳定性”,撼动这种“稳定性”的支点在于课程选择.对教师而言,课程选择是一种立场、一种权利和一种意识.课程选择对成熟教师而言意味着颠覆和重建,意味着责任和勇气,意味着新的发展.从课程选择的内在结构来看,课程选择包括:指向价值的期望、重构知识的考虑和更新角色的能力.促进成熟教师课程选择的专业学习可从以下维度展开:深度反思与价值导向、体验学习与知识重构、行动研究与角色更新.  相似文献   

7.
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师成长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教师的社会化大致经历:专业角色的确认和适应的探索阶段,专业角色渐进成熟的迅速发展和稳定阶段,专业角色趋于模糊和丧失的停滞、退缩阶段,角色不断调适和继续社会化的持续发展阶段。处于每一发展阶段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行为特征。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知识和教学经验局限的教师,将保持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相似文献   

8.
宋婷 《中国德育》2014,(7):74-77
正角色过渡是指从一种既定角色向另一种崭新角色的转变。青少年社会角色的过渡在心理方面表现为青少年开始认同自己是成年人了,在生理方面表现为生理的日趋成熟,在社会性方面表现为慢慢获得权力与地位,并履行义务。在现代社会,虽然对青少年社会角色的过渡期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一般以18-20岁为其开端。青少年社会角色的顺利过渡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家庭、学校、社会,分析并解决青少年社会角色过渡中存在的问题,关乎个人也关乎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情窦开放的年龄提前了5年长长的暑假里冒出一个很怪的词——“角色病毒”。8月19日至21日,我们走访了几家医院儿科门诊发现,被“角色病毒”感染的患者约占日常门诊量的10%。“角色病毒”是由于过度接触情爱、恐怖、武侠片,以及电脑游戏、网上聊天所导致的心里偏差和精神异常。少儿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沉迷于某部电视片或电脑游戏所塑造的角色中,心理上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课程内容固定、知识结构化强的有限共同体,学习者、助学者、专家是构成这一有限共同体的主要角色。网络环境下,探析这些角色的特点及其在学习共同体中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构建成熟、高效的学习共同体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课程内容固定、知识结构化强的有限共同体,学习者、助学者、专家是构成这一有限共同体的主要角色.网络环境下,探析这些角色的特点及其在学习共同体中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构建成熟、高效的学习共同体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干部的角色塑造是指大学生离开高校进入农村基层工作到成长为成熟型村干部的角色实践过程或者村干部进入高校的角色提升过程。通过深入实地调研,探析大学生村官政策、“一村多名大学生”政策和选调生政策的实践过程,发现大学生村干部的角色塑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角色激励不足、角色规范不强、角色距离不近和角色扮演不真等,据此提出完善大学生村干部角色塑造的优化路径是提高工作待遇,优化工作环境,增加角色激励;动员高校与乡村两级,加大培养力度,增强角色规范;合理分配岗位,发挥人才优势,拉近角色距离;找准角色定位,提升自身修养,强化角色扮演。以期促进大学生村干部的角色塑造,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现代教师专业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业内一致认为,在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下,教师应该扮演好学习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本文旨在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论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课程设计者"、"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者"、"教师是国家课程改革的改革者"等三种教师的专业角色.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及教师发展等问题备受关注.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同时,教师角色的成熟应着眼于自我的发展.教师要完善人格,铸高尚师德,要积累宽厚扎实的知识素养,并围绕教学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暴露出高教规模扩张与劳动力市场吸纳就业能力、劳动力市场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吸纳就业、构建成熟市场体系与各角色责任缺失的突出矛盾.其解决思路应在于高教规模和质量问的作出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选择,在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及对经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完善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在构建成熟就业市场体系中各自的角色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转变角色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转变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角色转换应从哪几方面来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呢?一、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用孩子视角来看待事物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多年来尝试采用“角色效应”法进行教学,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这些不近成熟的认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角色效应”法概述1.“角色效应”法的含义“角色效应”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即让学生扮演教师、演员、导游、记者、演讲者、考官和设计者等角色,借助这些角色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其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利用这一效应,既锻炼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二十几年已基本发展规范成熟。随着E时代的来临,广告设计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已发生本质变化,对知识的含义、智力的含义等概念的诠释也发生巨大变化,后现代教学观把传授知识由拷贝转为意义的建构[1]。  相似文献   

19.
龚伟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6):12-17+91-9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高校辅导员角色基本实现了由“政工干部”向“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关键演变,主要经历了初步探索、优化成熟、精准发展三个阶段,角色定位由内涵单一转变为多元统整,角色期望由外在满足扩充为内外兼修,角色规范由政治优先发展为全面系统,角色实践由经验行动升格为专业合作,角色评价由单向考核强化为多维考评。从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辅导员理应呈现出基于“减法逻辑”的辅导本位回归、立足“三全育人”格局的不可替代性落实以及聚焦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现代转型,这是辅导员深化角色认知、实现角色优化、发挥角色优势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20.
新英语课程的实施热切呼唤教师角色要做出深刻地转变。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从权威知识的灌输者、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成绩的裁判者、知识的权威者、话语霸权者等逐步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的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