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最近几年,“炫富”一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流行语中,不断上演的“炫富闹剧”,使得“炫富”的流行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通过频繁的“炫富”行为,我们所看到的是其背后折射出来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近年来急剧增长的现状。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今天的奢侈品消费已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是18-30岁的年轻人,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国外商家的关注,许多奢侈品牌已经悄悄盯上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钱包,并对他们的奢侈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进行研究。因此,探讨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现象,对促进在校大学生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富家子弟“炫富”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富家子弟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一些举止被人们称之为"炫富",遭到舆论的贬斥。分析高校富家子弟"炫富"的原因,指出应向关心贫困生一样关注富家子弟,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通过描述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特·格里菲斯为追逐物质财富堕落为杀人犯的故事,揭露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性的腐蚀.通过分析小说中各种“炫富符号”,如服饰、汽车、豪宅等,进而深度剖析小说中炫富心理的根源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的郭关美“炫富”事件,轰动一时,触动了每一个公众的神经。我们除了对这一90后青少年的“炫富事件”谴责之外,更多的是要思考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当前90后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出现了一些问题,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所以加强对90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炫富性新闻是指媒体对人们非理性的炫耀性消费或奢侈性消费行为,以及与金钱、财富、富人生活、上流社会众生相等内容相关的新闻进行的报道。这类新闻的本质是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遵从,它的催眠作用会制造虚假繁荣,同时也掩盖了财富的本来面目。不但如此,这类新闻因其过多宣扬富人的豪奢生活,还容易形成社会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敌视,产生社会性的仇富心理。因此,媒体应当以社会责任理论为指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作为2011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本文通过调研显示性别及月生活费对90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及炫富现象的影响。发现90后大学生的个人消费情况、社交范围消费情况、消费心理及习惯、物质社会观等发展状况与其性别及月生活费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的,心理亚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沉迷网络、孤独、冷漠、炫富、仇富等方面,这些亚健康的状态对社会人际关系、社会氛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成因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年仅20岁,家住大别墅,爱马仕的名牌包几十个,开玛莎拉蒂跑车,前一阵刚参加了上海的豪华超跑嘉年华……”继“宝马女”马诺后,“郭美美Baby”在炫富一族中力挫群雄“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9.
网络现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流行语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日常词汇。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网络"热词"是对于一段时期内,特定社会现象的描述,在人群中产生心理共鸣,成为强势的流行语言元素。文章将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探讨这其中的原因,并对各类网络流行语作出分析,解释其意义、传播的原因以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部分"富二代"炫富和违法现象的出现,人们普遍认识到,当代"富二代"教育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富二代"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富二代"教育缺失的原因,分别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富二代"的教育责任和对策,以期为"富二代"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已经成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经济、社会等角度探索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炫富、色情、弄虚作假、舆论导向偏轨等恶俗文化泛滥的现象,指出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有信息把关不严和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呼吁媒体不要忘却引导社会风尚,促进文化繁荣,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个人财富差距逐渐拉大,研究影响社会财富分配的原因对于缩小财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人与人之间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可能是由于他们在天赋、技能、智力等方面自然差异的结果。对人生正面影响机会、负面影响挫折与个体间交互的社交等因素进行建模与分析。将机会、挫折与社交能力作为影响财富积累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基于代理的方法进行仿真,量化实际的机遇、挫折和社交能力在成功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提出“社交—机会”(SO)模型。对一批工作年限为40年的人群职业发展情况进行仿真。研究表明,机会在成功个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影响可以部分弥补挫折对个人造成的打击,且重要性优于社交能力。同时,社交能力强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取得成功。机会和挫折在个人成功中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初始敏感性,早期出现机会较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的研究却因为一些特殊的社会或政治原因,其研究结果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一少部分"权贵群体"的专宠。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反思和诘难,这也导致了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开始摆脱"欧美中心主义",慢慢摘下了象征"权贵"的冠冕。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态的优化日益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重利益诉求和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如何培育和发展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当今中国存在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暴戾、装穷、冷漠等不良社会心态,究其原因是,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型媒体的快速传播。宜从政治环境上,深化体制改革和促进管理创新;经济环境上,更加注重以民为本和公平至上;通过社会文化创新,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造成社会财富不公的根源,只有公有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财富公正。毛泽东立足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社会财富公正从财富的源泉以及社会有机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思想对科学处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问题、全面实现财富主体公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婚姻论财,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一种颇为流行的习俗。从文献记载看,这一现象早在汉代已盛,后世相沿不改。迨及明清二代,婚姻论财之风愈演愈烈,尤以福建、江南、岭南等区域为著。明清福州地区婚姻论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中原文化传播密切相关,又与此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奢靡之风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分不开,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论财富形态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富一直是人类关注的主要对象,而经济学研究则更是围绕财富来进行的。迄今的财富研究中,包括了自然财富、人造财富和货币财富三种形态,但都尚未对三者进行过全面的分析,而只关注于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经济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就必须对三者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由自然财富向人造财富的演化、自然财富和人造财富向货币财富的演化正是这种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非物质的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因此,人们的社会生活幸福与否不能仅仅看财富增长与否,而更应该关注广义的社会总体主观幸福感受增长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