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汉语委婉修辞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作为古汉语中一种常见话语模式的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化的具体体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它的文化特征。委婉修辞常用的表现方式有谦敬语、避讳语、迂回语等。谦敬词语包括谦敬称谓和谦敬副词,合乎古代礼仪的规范,是礼仪文化的反映。避讳是言语有所禁忌的表现,呈现了古人在语言运用中追求雅化、人情化的审美倾向。迂回语的使用是古人言语智慧的反映,曲折婉转正是其合目的性的策略体现。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可以分为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和谦敬副词,现代汉语的副词分类通常不包括谦敬副词.然而古代的谦敬副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了一些用法,本文将通过对古汉语谦敬副词和现代汉语中相关的谦敬用法的举例分析,来说明谦敬副词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徐丽君 《文教资料》2007,(36):46-48
谦敬词语在古汉语中极为常见,从词性上可分谦敬称谓和谦敬副词两大类。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试分析魏晋南北朝公文中的谦敬用语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修辞对构词法、词义均产生过重要影响,构词法中的"修辞构词"就是利用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方法构成新词.修辞构词法是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抓住事物某方面的修辞特征进行构词的方法.近代汉语中修辞学构词法主要包括比喻构词、借代构词.委婉构词、反语构词、夸张构词和谦敬构词等.修辞是通过对构词法的影响最终对词义产生影响的,所以,本文着重探讨修辞对构词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尊谦称、谦敬副词、委婉三个方面论述古汉语谦敬用法在言语交际中的得体性。  相似文献   

6.
敬谦语既包括含有敬谦基义或陪义的基本固定的语汇(语素、词、短语、小句),也包括语用中的敬谦形式和手段(或俗约性的,或临时性的)。基于这样的定义,与亲属称谓有关的敬谦语包括亲属敬谦称、拟亲属敬谦称和泛亲属敬谦手段三类,前二类是语汇层面的敬谦称,后一类是语用中表达敬谦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讲文明、重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文言文的“谦敬”词语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抓好中学文言文“谦敬”词语的教学,对于进行“语言美”教育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论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有无谦敬功能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先生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有谦敬功能的不同。但从西周时代有关的语料来看,至少在西周时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之间没有谦敬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谦敬语是表示谦逊或敬称对方的用语,它包括谦敬副词和表谦敬称谓的名词或形容词等。《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达“自卑”的用语即表谦语,表示“尊人”的用语即是表敬语。我们合称为谦敬语。谦敬语是我们古代汉语礼貌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话时。常常要用谦敬语来辅助表达语意。语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和《世说新语》谦敬语的基本特征即:稳定继承性、缓慢发展性、典雅性、对应性、复杂性、严密的等级性及人称代词的谦敬功能发展不平衡性。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谦敬语的主要面貌。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本文重点探讨两部作品女性意识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异同。曹雪芹、李汝珍都选择了远离夫权的少女群像作为传达其女性意识的主体形象,分别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逃离父权的生存空间,让作品中的少女们得以远离男性,逃离夫权、父权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和自己女性观的传达,完成对父权的控诉。不过,从总体上看,《镜花缘》的少女崇拜只是对《红楼梦》的借鉴,它最终没有超越《红楼梦》;而《镜花缘》采用的将父亲排除在叙事外的逃离父权的方法只是貌似《红楼梦》,没有得其精髓,缺少《红楼梦》深厚的内容和悲剧底蕴。  相似文献   

12.
《墨经》对中国传统的“修辞立其诚”的修辞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诚信,既是文化价值观,也是修辞的根本目的。以诚信为归依、以尚质、“抒意”为特征的修辞观与《墨经》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实践是一致的。其理论阐述和修辞实践,为后来的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雁足传书并非汉代苏武事,而是发生在元代山西陵川郝经出使南宋时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元史·都经传》及元明清三代各种文献资料,都有明确记载清代许云峤因慕郝经忠贞,遂作《雁帛书》杂剧,敷演郝经出使南宋被南宋拘禁,因雁足传书而归的千古传奇,体现了郝经不辱使命,忠贞不二,成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与人格情操太行深处小小陵川县,养育了郝经这样一位忠贞传奇人物,这是陵川的骄傲与荣耀。  相似文献   

14.
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理论和修辞学史研究中贯穿着深刻的辩证理念.这既体现在其对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概括提炼中,也体现在对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各个方面.在注重言语交际全过程研究、多边缘学科理论融合及修辞学研究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出辩证理念,为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范晔《后汉书》及《宋书·范晔传》中收录的《狱中与诸甥侄书》是两部重要的批评文献,其中有范晔对文学鲜明而深刻的见解。范晔首次将有韵、无韵的区别引入了“文”、“笔”的内涵,有从形式上(即有韵和无韵)来区分文笔之意,还有着重“文”轻“笔”的倾向。范晔关于文笔的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出发,提出了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纳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想,指出了规划环境评价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建立流程和评价方法。以天津滨海高新区和天津华苑生态工业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201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和天津华苑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数及所处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修辞批评系统分析修辞者的修辞行为是否具有说服力、如何影响受众,从而挖掘修辞者的修辞动机和修辞目的。修辞者的修辞行为可分为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修辞行为与发展两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言语修辞行为、非言语修辞行为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等,都可以极大地影响、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策略、甚至成败。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M.M.Bakhtin)学术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对话理论,其主旨在于强调一种积极的、崇尚个性、注重平等参与的人文精神,对话思想贯穿于他的语言学和符号学思想。虽然巴赫金不是修辞学家,但他有关修辞学的陈述都倡导将修辞学解释为对话,从而确认了话语的各种形式。巴赫金的对话概念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修辞学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对话修辞学将巴赫金作品中和现代文化理论中所形成的新的概念应用于修辞学传统,给传统修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巴赫金的对话修辞学是一种检测我们与他人的观点以及检测我们自身的手段,尤其是对我们个体的和文化的差异的一种检测。从修辞学的视角来探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有助于对其理论能进一步加以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匡庐图》的山形地貌和南方庐山不符,而与太行山的山形地貌吻合,确切地说,就是荆浩隐居的太行山洪谷的山水风光;“匡庐”是荆浩的斋号,有匡复唐朝、匡正社会之意,它与庐山别名“匡庐”只是巧合,内容上风马牛不相及;《匡庐图》不是一幅单纯表现自然的山水画,而是一幅文人书斋山水,书斋是作品的关键所在,它是继王维《辋川图》和卢鸿《草堂十志图》之后的第三幅文人书斋山水,同时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人书斋山水;《匡庐图》并不是后人伪作,而是唐末后梁画家荆浩的真迹。  相似文献   

20.
在"宋人注宋诗"这一文学现象中,李壁《王荆公诗注》晚出而博采众家之长。"宋人注宋诗"的一大特点,是寓诗学批评、研究于注释之中。李壁本人擅长诗文创作,在注释中,除详引王诗的典故出处之外,还寓研究于注释之中,发挥艺术理解力,对王诗创作中的句法、字法、章法、用典、对偶、立意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王诗审美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