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胡适: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一位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他最早提出“传记文学”的名词,比较中西传记的差异,指出传记文学的起源、人格教育作用。他提倡写自传,传记可以“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些观点具有现代传记文学理论上的开创意义。他同时创作了《李超传》、《四十自述》、《丁文江的传记》等传记,虽以史学价值为主,但他尝试用文学笔法写现代传记,勇于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女性新历史小说的涌现,为我们重塑改写了一部新的女性历史.文章分别从"在文学虚构中重塑女性的历史"、"在文学阐释中重塑女性的历史"和"在文学解构中重塑女性的历史"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以<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丛书为代表的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特点、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历史小说在反叛革命历史小说的既定观念、规范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确证自身价值、意义,其代表作品从不同方面颠覆此前革命历史小说对历史与人的书写,呈现出一种新的历史观与艺术姿态。新历史小说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反叛在刷新文学表达的观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偏颇与缺憾。  相似文献   

4.
<正> 进入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传记文学创作,成绩可观,影响亦为不小。与传记文学创作相比,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应该说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对传记文学这一文学样式特征的研究,尤为显得不够。本来对于一种已经获得独立地位的文学样式,其特征应当是大致明确的,但论者们似乎还没有对此取得共识。有的以史学为参照系,因而强调传记文学的真实品格,甚而把它列为史学门类;有的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系,因而强调传记文学的文学品格,进而指出当代中国传记文学的非文学化倾向。强调真实品格的坚持传记文学必须严格恪守事实的真实,强调文学品格的则坚持传记文学应当允许虚构。究竟谁是谁非,笔者以为不能一概而论,只要不固执己见,执其一端,我们便能看到上述看法各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既不能因为真实而忘掉文学,也不能因为文学而忽略真实。否则,我们看到的不是枯躁干巴的传记,就是天马行空的文学。只有当真实与文学有机地融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丛林中,李人的“大河小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中国第一部超长篇连续性现代历史小说,展现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最初转型,具有文学、史学等多重文化价值。本文就其小说中历史与小说的冲突谈其思想与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现实语境无疑更加凸显了近年历史小说特别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意义。历史小说坚定的民族文化认同立场和纯熟的传统叙事方式,因契合官方、民间和大众等多重价值诉求而轰动一时。但尴尬也正在于此:过于倚重传统,直接导致了作品现代批判理性的缺失和审美创新能力的匮乏,近年历史小说与世界一流历史文学之间的落差依旧明显,小说家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丛林中,李人的“大河小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中国第一部超长篇连续性现代历史小说,展现了近代中国由传统 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最初转型,具有文学、史学等多重文化价值。本文就其小说中历史与小说的冲突谈思想与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8.
列夫·托尔斯泰对20世纪俄罗斯一系列作家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理解和接受、布宁心目中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历史观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响、阿尔丹诺夫的历史小说与托尔斯泰的历史小说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作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资源,始终在滋养着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始终在这一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历史观、文学观的变化,有人开始把文本叙述中只有“虚”的历史形态而无“实”的史实依据的虚构性作品也包容进来.并以此与传统的历史小说范畴相区别,称之为“新历史小说”。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步履的加快,历史题材小说从价值取向到思维观念及艺术审美均发生了深刻的新变.日益鲜明地呈现出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传记文学评论集是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与省社科联、省文艺理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辽宁省首届传记文学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其中有十余篇评论荣获了辽宁省首届萧军杯传记文学评论奖,作者多为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省内高校文学院的研究员、教授与知名文艺评论家,  相似文献   

11.
传记文学将创作视角集中在具体的人物身上,以人物的个体生命作为观照对象,具有十分真切的人文内涵。这些作品是文学与人紧密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生命价值。可以说,传记文学作品将人与文学合为一体,具有强烈的人本意蕴。《唐才子传》作为一部对唐五代诗人的评传汇集,其人本义主要体现在"人—文"一体、"人"寄托于"文"、"文"作用于"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历史小说以激进的叙述探索冲击和捣毁了以往的线性完整叙事模式;90年代初,新历史小说开始出现线性完整叙事的回归意向。不过,真正的回归是在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初的新历史小说中,出现情节发展的线性时序、情节故事的完整与连贯性、人物性格的复杂丰满性及确定性价值意义的重新构建等。这既是中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定势决定的,也是现实社会和文学秩序重构努力的结果。但是,回归后的线性完整叙事有别于以往的线性完整叙事,可能会给创作带来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凌力历史小说在对历史悲剧的深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的生活化和人情化描写方面都深得红楼艺术神韵。凌力创作的这种审美追求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深化发展,代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健康、良性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传记文学既是历史,又是文学,是历史和文学的和谐统一,文学是它的手段,而真实才是它的生命,只有文学和历史发生共振,才会创造出真正的传记文学。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是一股20世纪下半叶风靡世界的文化思潮,8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蓬勃发展,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现代语境和新历史主义观念给历史小说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本文从近年热销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来看新历史小说之"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 ,以唐代为分水岭 ,形成前后不同的两条主流。唐代以前 ,传记文学的重心是史传文学 ;唐代及其以后 ,传记文学的重心是脱离史书的杂体传记。张新科教授最近出版的《唐前史传文学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资助项目 ,西北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9月出版 ) ,以唐前史传文学为研究对象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在绪论部分首先全面论述了史传文学与历史、文学的联系和区别、唐前史传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研究唐前史传文学的意义、方法等 ,认为史传文学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性质 ,不仅…  相似文献   

17.
王蓬的传记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一、集中地将在大西北生活或曾经生活过的20位传主的生存状态及命运遭际艺术地展示给人们;二、对真实性品格的勉力追求;三、在时代潮汐的涌动中展示传主命运,揭示传主性格;四、多样化的艺术传达方式;五、丰厚的文化底蕴。王蓬的传记文学作品具有存史价值、认识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记文学既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记录,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因此,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必须具备相应的智力结构,包括文学才华、史学才干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每个传记文学作家在传记文学创作过程中都会根据创作实际建立起自己的智力结构。  相似文献   

19.
全展的《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人如其书,书如其人。以高屋建领的全景式扫描;精当剀切的个案分析;与时俱进的文学观;系统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在创作实践中表征出对史传传统如重“正史”、秉“实录”、喜“奇异”等叙事理念的无意识内化,对结构体例、客观呈现、“异人异相”等叙事策略的有限度借鉴,而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扬与历史观念的更新等又赋予“以史为鉴”“叙事干预”“体兼赋颂”等一定新意,甚至呈现出某种背离意图。这种既内化、借鉴又赋新、背离的特质使得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独特的文学谱系,人们在奉其为“红色经典”的同时,对其艺术价值与运思方式褒贬不一。深度探究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思其存在缘由,有利于重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丰富性以及中国文学传统的当代传承状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