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难事故发生后,通常也就产生了谣言,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谣言在网络上传播更加严重,谣言传播源头无法把握,传播范围较广,应对谣言传播更加困难。所以,新媒体形势下,以传播学视角审视谣言的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了解谣言产生机制,从各个层面治理谣言。  相似文献   

2.
当下,谣言的传播正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如何杜绝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怎样才能将谣言影响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有哪些方法及策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霞 《报刊之友》2013,(10):58-59
新媒体环境下,民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比例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的自由性也导致网络上大量“谣言”的泛滥,尤其是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下更为严重。主流媒体对于网络谣言需要有新的应对方式,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传播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应对网络谣言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和规模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各种谣言也随之出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关于谣言的研究在学界已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关于类别化的谣言——玫瑰色谣言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针对玫瑰色谣言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的推动因素、演化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石雅菲 《新闻世界》2014,(6):106-10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产品的广泛应用,用户在享受信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其带来的副产品——谣言的影响。本文试以微博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特征,并对如何控制谣言传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姚宇 《采.写.编》2022,(2):126-127
新媒体时代下藏身于网络平台上的谣言层出不穷,混迹于真实信息中的网络谣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着事态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容易演变成二次灾害.本文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的传播成因及其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雷霞 《现代传播》2015,(3):135-138
传统媒体时代,谣言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和扩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信息非常容易变异和扭曲,因此容易产生带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从而形成谣言。新媒体时代,存储、查询、搜索等数字技术避免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信息的不确定性本应减少,但现实中,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并未减少,反而更多。本文试图探讨新媒体时代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技术推动因素。其中,技术提供的虚拟的"在场"感,是谣言蛊惑大众最重要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8.
张哲 《新闻世界》2014,(3):108-109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有了新的途径。控制谣言传播,首先要认识到利用媒体进行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其次,要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善用新媒体辟谣。  相似文献   

9.
周震矾 《传媒》2012,(7):70-71
新媒体的发展使谣言、杂音的传播成为可能。从舆论传播的角度来讲,这些谣言和杂音属于典型的舆论噪音。该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噪音生成的原因,并提出控制舆论噪音、减少其负面影响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林筠 《东南传播》2014,(5):105-107
谣言传播是新媒体信息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大学生是信息数据热衷的阅读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尤其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率之高,接收及传播谣言的情况不可小觑。本文基于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的案例,对大学生微博谣言接收、传播及辟谣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谣言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思想心态,思考辟谣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多屏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开放式的传播成为谣言滋生的有力工具,大大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与影响能力。微博以其简单的操作和开放性受到谣言传播的青睐,本文就从谣言传播的基础出发,分析微博谣言传播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谣言的防范和消解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谣言借着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会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路径也更为复杂。显然,身处新媒体时代的谣言比起前新媒体阶段的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对它的控制也更为困难。抢盐事件不是恐慌是从众  相似文献   

13.
蔡艳菊 《新闻前哨》2023,(14):75-76
新媒体时代,谣言有时会伴随突发事件产生,并借助新媒体迅速传播。谣言使社会情绪失调,正常信息渠道受阻,事实真相被掩盖。研究突发事件谣言的特点和治理,具有时代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不断完善突发事件谣言防治机制,提高舆情防控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众话语权的开放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拓展了话语空间,同时也为滋生和传播谣言提供了条件。因此,从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媒体自身、网络用户和政府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规避网络谣言的策略,推动网络传播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颖  李嘉碧 《今传媒》2016,(8):8-10
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之一。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微信公众号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谣言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治理谣言主体的不同,提出微信公众号谣言治理的内部及外部两种路径,以期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治理和危机传播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为谣言提供了广袤的传播空间,谣言频发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本文将谣言置于情绪传播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探讨,发现情绪因素与谣言问题密切相关,情绪易催生谣言、引发谣言传播,并与谣言热度持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谣言的传播引发一些伦理问题的思考,研究认为情绪引导、信息公开化与技术支撑为“三大法宝”须形成合力,探索谣言的规制之道,以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7.
谣言,是突发事件媒体报道中常常要面临的话题。随着当下传播技术的变革,新媒体不断涌现,一条社区消息、一则短信都有可能成为谣言,这也给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制造了更多的障碍,谣言的控制也日益复杂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处理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是媒体进行转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王娜 《今传媒》2013,(11):59-60
谣言,古而有之,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从而危害更大。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会迅速地集结成具有相同心理特质的心理群体,这些心理特质主要体现为群体极化心理、刻板印象心理、沉默的螺旋效应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等,研究这些社会心理,对有效防范和控制谣言的传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灾难谣言产生缘由,论速了灾难谣言传播的几个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的控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观望期、公开期、问责期、沉寂期。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呈现新特征,自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传播对网络谣言的形成有三点启示: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谣言散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