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一冰     
<正> 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先生(1881-1922),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中国体操学校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体育刊物《体育界》(1909年3月1日创刊)的主编。他著的《徐氏体育学》、《体育原理》等书,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徐一冰先生堪称我国近代体育专业教育、体育宣传的开拓者。徐一冰1881年出生在浙江吴兴南浔镇,自幼聪颖好学,善诗文,喜武事,常于课余学射箭,习角力。1903年,新学制刚颁布,不满23岁的徐一冰就率领当地青年打掉了一个土地祠,兴办了“蒙养学塾”,从此投身于新学运动。面对清廷腐败,国势危亡,徐一冰痛心疾首,他决心兴办体育,强宗强种,卫国御侮。为了实现这一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认为,在清朝末年,日本体育比赛属武事类,举办运动会是不准华人观看的。《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一篇文章《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就持这种观点。文中说,徐一冰先生留学日本时,由于中国人不准观看日本的运动会,但他希望把运动会传入中国,以提高中国人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于是,便不  相似文献   

3.
徐一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家、教育家。通过对他批判军国民体育、改革学校体育的构想和体育教育实践的追溯和剖析,论述徐一冰早在1914年对当时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存在问题、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认为他在吸收外国近代体育的精华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诸方面作出了不容抹煞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体育理念——读《精武本纪·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其对于近代中国体育存在何种态度,其体育思想有着怎样的渊源和特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精武本纪·序>是1919年10月孙中山先生在精武体育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为画册<精武本纪>所作的序.此序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言论和著述中关于体育最为完整、最为直接的表述,通过此序不仅反映出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视,强种保国、注重发挥体育团体作用的体育理念,也包含着这位时代伟人在经历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对革命的某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不去回溯古代学校"六艺"中的"武"的教育历史。就近代而言,从1914年,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主张将武术列为高等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体育正式课程内容。1915年4月,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人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算起,到2015年的今天,名副其实的学校武术已有百年历史。可是,100年后的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6.
徐一冰,又名益彬、逸宾。辛亥革命前后知名的教育家,近代体育的倡导者。1881年生于浙江吴兴南浔镇。1905年留学日本大森体操专门学校。1907年毕业回国后与徐傅霖、王季鲁等六人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初任副校长,次年任校长,直至1922年逝世。中国体操学校是我国较早的一所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在徐一冰主持该校的十五年间,毕业学生三十届,总数达千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我国近代早期学校体育的一批骨干。许多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发表郑志林、赵善性同志的《立志挽文弱》,对生前热心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徐一冰先生,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8.
文摘栏     
<正> 中国体育之最▲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04年(即光绪30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我国最早的近代体育团体是徐锡麟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我国最早的体育期刊是徐一冰和王均卿主编的《体育杂志》,于1914年创刊。▲我国最早出版的体育史书籍,是191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希汾编写的《中  相似文献   

9.
以民国时期出版的若干部<体育原理>为切入点,论述了美国的威廉姆斯、麦克乐和中国的宋君复、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等人的体育思想,说明我国近代体育科学发展中美国体育思想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10.
林笑峰先生于1979年9月17日在<体育报>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一文,指出了科学体育的内涵和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其中用科学指导研究如何使人体更加完美健康、竞技与体育同步进行等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