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片断回放】教师出示下图:师:喜欢这些漂亮的书签吗?生:喜欢!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套。可是,由于时间紧,老师还没来得及把它们剪下来。小组的四位同学能不能分工合作,想办法把它们剪下来?学生分工合作,每人选择一张,沿边线将书签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来。师:你是怎么把这些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9~70页。【教学流程】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呈现学生的数学思维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分数。(课件出示下面图形)这是两个月饼,涂色部分表示已经吃了的,请问一共吃了几个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写在练习纸上。(学生写分数,教师巡视)  相似文献   

3.
一、课前导入师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 ,喜欢春天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走进春天 ,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生 :好 !师 :前两天布置了一个作业 ,画出你眼中的春天 ,并写上一个关于春天的词语 ,或句子 ,或儿歌 ,带来了吗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师描述 )师 :其他同学把画举起来给后面的老师看一看。 (学生都自豪地举起画 )师 :给同桌看一看 ,把词语、句子读给同桌听。(学生互相读 )二、学习新课师 :老师把大家喜欢的词语收集在一起了 ,咱们一起去学习喜欢的词语好吗 ?(投影出示本课生词 )师 :这些字你认识吗 ?知道怎么读吗 ?(学生纷纷起来…  相似文献   

4.
确定位置     
【准备】师:这里大家有没有来过? 生:没有。师:我也是第一次来。咱们先来看一下,第1组在哪里? 师:这是第1组。告诉我第1组有几个小朋友。生:6个。师:第2组有几个? 生:6个。 (以下依次是3-6组) 刚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请在这张纸的姓名栏上写上你的姓名;接下来还要发一张卡片,做游戏要用,这张卡片不能做任何记号,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数字游戏吗?(生:喜欢)老师在这张纸里写了1个数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数字?(生猜: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师:谁猜得对呢?(揭示并板书答案:分数)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知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生:我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师:那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分数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这些问题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弄明白的。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学…  相似文献   

6.
【引出来——初步感知四篇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我想问您,您平时喜欢交朋友吗?师:你说呢?生:喜欢。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和自己的孩子就是朋友。自然而然和你们也是朋友啦!(学生鼓掌)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出示格言——)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学生说出)。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课)教学片断:师:于老师写课题时少了一个标点符号,知道是什么吗?生:(齐)双引号。师:(在课题上补写引号)这里的"番茄太阳"加上双引号表示什么?  相似文献   

8.
正曾听过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一课教学,课堂上,处处体现着语文与生活的融通——孙老师用生活化"色彩"扮靓了语文课堂。【片段1】谈话导入环节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板书:孙)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与大家交流?师你叫什么?生我叫安诗乐。(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师什么意思?生"诗",因为我爸爸希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因为我爸爸也很喜欢  相似文献   

9.
【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0.
【片段1】师:同学们,在写"肺"时,应该注意什么?生:右边不要写成城市的"市"。师: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写三遍。(生写)师:下面来看"腭"字。"腭"在我们人体哪里?生:嘴巴里面。师:具体在嘴巴的哪个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生边观察、边书空、边练读)【点评】板书即为范写时。课前板书、屏幕出示,看似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学生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赵老师以过硬的书写基本功,边板书边导写,教师运笔,学生模拟,课堂养成自觉书空的习惯。师:自读课题,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结尾设计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来说一句话吗?生1: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一份可以说成1/3。生2: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  相似文献   

13.
饶海峰 《江西教育》2011,(11):35-35
<正>【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4.
【案例】师:同学们,今天是周六,你们和在座的老师放弃了休息日,来到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来到这里,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我却茶不思饭不想(师故作忧虑状),能猜出为什么吗?生:老师,你吃不惯我们这里的饭菜,胃口不好。生:老师,您肯定是担心课会不会上砸了。没关系的,我们会全力以赴的!师:(走到该生面前)“好一个全力以赴!”咱们握握手,非常感谢你的鼓励!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生:(急切地)老师,您肯定是出门在外,担心家中的亲人。师:是啊!我儿子上三年级了,可他不知道怎么看图写话,我真担心这个星期天他的作业完不成。我虽教学多年,但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一种水果”。【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水果的形、色、味进行描写。2.通过观察、触摸、品尝水果,感悟作文就在生活中,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苹果、橘子、梨、葡萄、香蕉等水果,学生每人准备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课外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2.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体验探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请你把喜欢吃的水果拿出来,让同学和老师看一看。(学生拿出自己的水果放在桌面上)师:大家拿来的水果,老师也喜欢,看到这…  相似文献   

16.
一、揭题:分数二、引入师:很快地想一个分数,并把它写下来(.生写)老师让你再写一个,你能写吗?(能)那就再写一个(.生继续写)老师还想请你写一个(.生再一次写)你写的这三个分数一样吗?生1:我写的这三个分数分别是1137、137、177.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一样.师: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你们写的分数除了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生2:大小.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可能不同.那么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情况下,分数的大小可能相同吗?生3:在相等的情况下有可能,比如42、12、84.师…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片段】师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多媒体投影教材情景图: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五角星、三角板、闹钟、剪刀)这上面你能找到角吗?(学生在屏幕上指角,但都是指在了角的顶点处。)师同学们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生1指:,生2指:。)师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指)现在会指了吗?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布置任务。(出示课本玩具屋图片)师:今天我们要去玩具屋买两种不同的玩具,你想买哪两种?请把计算总价格的算式写在老师发的卡纸上。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6~28页例3、例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你能列举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吗?生:1伊12=12,2伊6=12,3伊4=12。师:像这样1、12、2、6、3、4就是12的因数(板书)。我们就是这样一对一对找一个数的因数。二、教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师:(出示作业纸)请你求出这些数的因数:1、2、3、4、5、6、7、8、9、10、11、12。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页。教学案例师:说一个你最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并说说为什么?生1:我喜欢30,因为我们班有30位小朋友。生2:我喜欢8,因为我今年8岁了。……(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评:我们生活在数字化的世界里,生活中充满着数字。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数,贴近学生生活,又为下面的计算提供了题材,使枯燥的数字充满童趣。】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话将它写在卡片上。(把学生编好的算式卡片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