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富民  刘欢  蒲强 《科技风》2013,(6):160-161
滴南凸起具南北双源供烃可能,油源充足,目前其北侧已发现储量达千亿方的克拉美丽气田,而其南侧油气规模相对较小。通过对滴南凸起南侧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进行分析,指出滴西9井区天然气存在成熟阶段天然气与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的混合,滴西1井和滴西13井区成熟度更高,为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该地区原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原油轻烃资料显示原油具有典型"混源"特征,其主体为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成熟阶段产物,并混有部分侏罗系来源油。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指出该区油气来源为东道海子凹陷而非滴水泉凹陷,下步油气勘探应重视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  相似文献   

2.
对袁店一井煤矿4个煤层的13个煤样和18个气样的稳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分别研究了煤和瓦斯中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煤层及瓦斯源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袁店一井煤矿各煤层δ13C为-25.91‰-22.01‰,各煤层13C变化不大,具有稳定分布的特征;通过对气样分析,在地面井抽采中,7煤层、8煤层、本煤层及其他煤岩层贡献率分别为30%、50%、10%、10%左右;老塘埋管、高位钻孔、穿层钻孔等抽采,90%以上来源于本煤层;中组煤8煤回采期间,拦截抽采7煤层、本煤层及其他煤岩层贡献率分别为20%、73%、7%左右,为矿井瓦斯抽采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外页岩气的系统研究,认为它与常规天然气在成藏理论和富集条件上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认为页岩气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和热成因的连续型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气,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页岩气富集条件,分为烃源、储集和保存条件:烃源条件包括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储集条件包括岩性特征、有机质页岩厚度和物性特征等。其中,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物性特征(裂缝)是控制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风鸣 《内江科技》2010,31(5):125-126
为了详细了解渤南洼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成因,指导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本文对渤南地区古近系天然气地质背詈、烃源岩有机质性质、成熟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模拟实验、碳同位素比等分析了该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成因。证实渤南地区古近系天然气有原油伴生气、高成熟阶段裂解气、煤成气及多种类型的混合气,气源岩为沙四下段暗色泥岩和C—P系的煤系地层.同时也证实渤南地区古近系天然气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氧、钕等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碳、氧、钕等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分析油气成藏特征,分析CO2成因和油气演化阶段,研究原油的成熟度,对天然气的成因进行分类及判断其成熟度,研究油气成藏史、油气运移及油田油源。  相似文献   

6.
化学分析表明,德惠断陷一些井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等非烃含量较高、烷烃碳同位素重以及空间变化很大。钻井资料发现,研究区新生代岩浆活动较强;依据油气成因及同位素分馏理论,认为新生代岩浆活动不仅显著促进了烃源岩热演化及油气生成,而且使地层中碳酸盐岩等矿物分解。新生代岩浆活动是德惠断陷油气丰富,性质异常以及复杂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在天然气集输中设备冰堵是常见现象之一,一旦管线设备等发生冰堵将严重影响原料气供应的安全平稳,同时严重威胁轻烃装置的安全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型轻烃站工艺管线冰堵的成因,并对冰堵的处理及整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保证炼化装置的冬季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浙江淳安潘家铜钨多金属矿是浙西新近发现的大-中型地层-构造-岩浆综合控制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大铜坑岩体与震旦系蓝田组中及其接触带。本文尝试运用黄铁矿S、Pb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集中在3.7%~5.3%,且花岗闪长斑岩-蚀变花岗闪长斑岩-角岩化围岩中δ34S值有逐渐增加,反映了硫质应为侵入岩体与沉积地层两个端元的有效混合,且以岩浆源为主的地幔源区特征;Pb同位素组成为高放射成因的Th-型异常铅,同位素组成μ(238U/204Pb)值特征、Zartman构造模式图、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显示,矿区铅具沉积成因和岩浆成因两种形成机制,前者为壳源,后者为幔-壳混源。综合研究显示,蓝田组地层和大铜坑岩体均为成矿母岩,且以后者为主,成矿物质为幔-壳混合源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其标准样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对两种国产标样碳黑GBW04407、GBW04408与美国国家标准局标样NBS-18的碳同位素丰度的δ13C值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这三种稳定碳同位标样的δ13C值对比研究来探讨两种国产碳黑标样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GBW 04408的稳定性要比NBS-18的稳定性好一些,而GBW 04407的稳定性比NBS-18的稳定性要差一些;同时,不同的进样量对标样碳同位素丰度的δ13C值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川气田须二段地层以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煤和钙质层,储层单层薄,累计厚度大。砂、泥岩声波速度差异小,声波曲线对砂、泥岩的岩性反映不明显,如果只靠速度反演,就可能造成误解。为此,本文采用拟声波曲线波阻抗反演方法,落实了合川气田须二段渗透层的分布范围,为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丙烷辅冷系统是中海油渤西油气处理厂天然气轻烃回收装置深冷工艺流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根据实际进入渤西厂轻烃回收装置的原料气组分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邬可计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229-229,224
1、天然气生产现状及含H2S情况 目前共有河口采油厂油井2094口,开井2060余口,日产油量7000吨左右,日产伴生气约13万米^3。天然气一部分外输孤岛,一部分供轻烃生产、原油生产用气后,供河口城区居民生活及河口工业用气。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中微量元素可以判别油气的形成环境(如V,Ni),对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烃源、成藏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油气田生态环境及加工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研究对烃源岩及油气中微量元素的分布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是微量元素(如As、Se、Mo、Sb、TI、Ni、U、Pb、Bi、Cu、Cs、Zn等)富集的重要载体,油页岩中Mn、P、Sr、Y、Ba含量偏高,中国煤中明显富集Se、In、Y、Mo等元素。现代分析方法已在石油灰分中发现了40余种微量元素,而天然气中微量元素则以化学元素表中第六周期的元素最多。油气在生成过程中,微量元素以初始生物体到干酪根和干酪根到生成的油气两种方式进行富集。油气运移成藏后,会通过微渗漏或垂向微运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微量元素的转换,造成微量元素的变化。应用油气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开展油源对比研究是常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4.
闫红星 《科技通报》2021,37(4):6-9,56
以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为工具,从正构烷烃和轻烃化合物两方面对大民屯凹陷高凝油进行成熟度、沉积环境、母质类型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正构烷烃分析认为高凝油为后峰单峰型分布,碳数范围大,主峰碳大,略呈奇碳优势,轻重比(∑nC21-/∑nC22+)在0.79~0.91之间,姥植比(Pr/Ph)介于1.49~2.28,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浙江象山石浦灰岩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当下对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数据有效性判别认可度较高的三种方法,即野外及镜下鉴定法、碳氧同位素判别法和微量元素判别法,对其碳氧同位素数据有效性做评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石浦灰岩中δ~(18)O值(PDB)在-28.7‰~17.6‰之间,均值-24.5‰,均远小于-11‰的临界值,且δ~(18)O值和δ13C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正相关性变化。虽然Mn/Sr值等辅助性指标指示其碳氧同位素可能保留较好的原始信息,但结合石浦灰岩野外及镜下矿物组合特征,石浦灰岩受成岩过程及其后期热液蚀变等外界因素影响明显,δ~(18)O值明显负偏,其数据基本失效;δ13C值受影响程度较小,大致上可定性反映其形成环境。因此,在对石浦灰岩做碳氧同位素研究前,有必要对其数据有效性做判别及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致密油藏注入气体组分对增油效果的影响,以长庆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孔渗相近的不同致密地层岩心,开展不同烃类气体驱替实验,探究不同天然气组分对增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天然气组分的烃类气体驱替结果中,烃类气体C2+气驱采出程度高于烃类气驱-C1,并且烃类气体碳数越多,驱油效果越好。室内实验评价结果及认识对实际致密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胶结物或交代自生矿物,片钠铝石(分子式为NaAlCO3(OH)2)大量发育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大磨拐河组砂岩中.根据片钠铝石稳定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片钠铝石中碳的来源.片钠铝石的δ^13C分布连续,其范围为-5.253‰~-1.210‰(PDB),δ^18O分布范围为-24.896‰~-20.960‰(PDB),考虑到海拉尔盆地探井中未钻遇碳酸盐地层,片钠铝石属岩浆成因碳酸盐范畴.结合与片钠铝石平衡的CO2的δ13C值,含片钠铝石井和幔源CO2气井分布相吻合且位于燕山期花岗岩或附近的深大断裂带上,认为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岩浆活动-砂岩成岩(片钠铝石形成)-幔源CO2气成藏不论在物质成分上还是在时空上均具备较好的耦合关系,形成片钠铝石所需的CO2气为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幔源CO2气,深大断裂是深部CO2气向上运移到浅部砂岩的主要通道,片钠铝石形成时因油气充注而介入少量生物成因碳.  相似文献   

18.
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0.027%。碳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煤炭、石油、天然气、植物、动物、石灰石、白云石、水和空气中,碳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碳则有金刚石和石墨。在水和空气中碳主要以碳酸、碳酸盐和气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前人对生物成因天然气来源和泥质岩、碳酸盐岩、煤等作为气源岩问题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文中不再涉及文中将从更深的气源(例如中、下地壳火成岩,变质岩甚至地幔岩)角度对国外有关科研成果和资料加以搜集和整理(以前苏联学者BA索科洛夫的著作为主线)[1-2]①做出了以下分类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析:①火山气②热泉气、气泉气和冷泉气③火成岩气④金属矿床气⑤盐层气⑥石油伴生气⑦煤层气⑧泥火山气⑨地下水中气⑩断层气和地震气(11)韧性剪切带气(12)地幔气,有关资料年代尽管有些久远,但仍希望对现代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严重缺煤少气,经过多年来的地质勘察工作,浅部易找煤层及天然气已勘探完毕,找煤找气工作转为"攻深找盲"。通过研究江西推覆构造特征,指出推覆构造对成矿有利有弊,需进行加以分辨,提出利用地气测量技术预测隐伏煤层、气藏圈闭、缩小找矿靶区,提高找矿成功率,可大大降低找煤找气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