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园幼儿的家长多是双职工,工作和家务都很忙。他们上下班接送孩子时也是来去匆匆,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我给班里的每个幼儿都备了一本“联系本”,每周把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书面向家长汇报,并请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要求反映给幼儿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设立“教师家长联系本”是解决家园联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好形式,我觉得它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好处: 一是使教师与家长都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或在家的表现。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毕竟不同于教师和  相似文献   

2.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我园依据纲要精神,树立大教育观观念。体现“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互动共育,促进发展。我园“打开幼儿的大门,让家长走进来,让家长了解幼儿,让家长关注课改!”潜心探索、探究“家园、社区”共育。第一招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虽然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家长的工作量,教师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每个幼儿填写在园各方面较为典型的表现,同时家长的填写也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实践证明,《家园联系册》很受…  相似文献   

3.
我园地处农村,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园内开辟了1500平方米的种植园,供教师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在幼儿园的统一部署下,各个班的“自留地”都经过了开发和种植,但细细观察,每个班级的种植园里,作物都长得整整齐齐,不像是幼儿种植的。经过了解,竟然每个班的种植园都是由成人来完成的。有个别教师和家长甚至对让幼儿参加种植活动提出质疑,认为“学什么不好,偏要教孩子学种地”。  相似文献   

4.
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提早入园的小龄幼儿,家长让孩子提早入园,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1.家长自我感觉自己的孩子能说会道,适合上幼儿园了。2.幼儿出生月份不凑巧,拖后一年在班上就是大龄幼儿,跟小萝卜头一个班,似乎吃亏  相似文献   

5.
吴玲 《学前教育》2004,(9):35-35
托班动儿年龄小,刚入园时分离焦虑问题较为严重。看着幼儿的不适应,听着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不了解,我们很着急。怎样才能让孩子高兴、让家长满意呢?通过分析,我们决定尝试离园开放,即在离园时请家长到班里和孩子一起玩。我们的这一举措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与部分幼儿教师、家长就“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进行了访谈。下面是部分访谈记录:教师A:“沟通问题重在老师,重在老师的观念。家长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家长比较主动,但不多;另一种是家长本身很内向、很忙的。因此,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尤为重要。”“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一般没时间进行长谈,因此下午家长接幼儿离园时,教师让家长等半小时后进行长谈,或是电话家访,或教师与家长约好时间交流。”“家长比较欢迎面谈和电话谈两种方式。”教师B:“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比较难做,教师本身教育技能和与人交往的方…  相似文献   

7.
马波 《辽宁教育》2013,(9):11-12
新生入园是教师们最辛苦、孩子们最爱哭、家长们最担心的艰难时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喜欢上幼儿园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多种方法:用情感、用实物、用行为规范,让家长、孩子、老师都能轻松自然地进入最佳状态。一、心灵的沟通1.亲自给家长写信。幼儿人园的第一时间,教师亲手写给家长一封信。信中字字句句都能体现理解、责任和换位思考。介绍我们如何给孩子宽松的氛围,告知家长孩子一日的生活安排。家长看后会由衷地信任老师,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免去了许多疑问、担心和不信任。  相似文献   

8.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配合;搞好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发展事业,需要家长的支持。我园开展的“五日”活动,融洽了老师、家长的感情,增进了理解,促进了工作,深受大家的欢迎。家长开放日我们规定,每学期期中向家长开放一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听课、看活动。从晨间检查、晨间谈话、早操早点、上课游戏到午餐午睡,家长们都认真地观摩,从中不仅了解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孩子在园的表现,还了解了教师的教育方法及教师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功夫在诗外     
家长忙于生意,不能来园接孩子,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宽容大度,给予谅解,并利用这样的机会与家长好好沟通交流。先从家长的兴趣点着手,聊聊其工作生意情况,拉近距离,也可以谦虚请教家长,请其针对幼儿园工作提些宝贵意见和建议。做家长心声的倾听者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条件,也是赢得家长尊敬,获取家长信任的有效途径。谈话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介绍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赞赏其点滴进步,让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细致、琐碎和艰辛,从而学会体谅教师、理解教师。功夫在诗外。教师平时应注重家园共育,多开展家教讲座、经验交流、电话交谈、个别咨…  相似文献   

10.
家长参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意义已被广大教师和家长认同。那么,目前幼儿园家长参与保教工作都有哪些形式?家长如何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从参与的场所来看,家长参与大体可以分为园内参与和园外参与两种。园外参与主要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协调一致,要求孩子一日常规,为孩子准备每日入园所必需的物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如带孩子参观、游玩等,还有就是为教师教学或布置活动室,提供一些材料,如照片、图片或者动植物等。家长的园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大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我园在不断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同时,又寻求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家长工作方式——促进家长间的有效互动。下面谈谈我园的几种做法。一、教师为家长提供互动的机会教师创设机会和条件是家长互动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和家长默契配合、同步教育,家园的教育水平才能共同提高。1.开辟多样化的家长园地本学期,我园每个班级的家长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园尝试把家长的评价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学年工作结束之前,在每个班级随机抽取20名家长,发给我园《教师工作民主测评表》,请家长以不署名的形式填写此表。被评教师一栏由幼儿  相似文献   

13.
新学年开始,小班幼儿入园总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稳定情绪,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下列一些做法,取得可喜的成效。一、提前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及早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召开小班幼儿家长会,由园长详细向家长介绍办园目标,幼儿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每日生活的安排,特别提出孩子入园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会上,还请每位家长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使教师对自己班的小朋友有初步了解。二、通过家访与即将入园幼儿交朋友。教师已从家长填写的表格上认识了本班的幼儿,然后逐户进行家访,并详细地作好家访记录,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性、爱好与身体健康情况,与孩子交谈,取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家访中,教师还发给幼儿一个自制  相似文献   

14.
家长与幼儿教师间的和谐关系可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然而,由于客观原因,家庭与幼儿园未能很好地联系与沟通,难以建立彼此尊重、信任的关系,从而大大地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如何建立家长与幼儿教师间的和谐关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利用家长接送幼儿之际主动与家长建立关系。因幼儿园的幼儿年龄都较小,教师要善于培养幼儿各种习惯。幼儿早入园和下午离园时都应与教师打招呼,以便教师了解每位幼儿来园和离园的情况。可每次总有一些幼儿无法记住教师的话而未能做到这一点,这时教师就应站在幼儿园班门口,提醒幼儿记住这一细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和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我在班里给每个孩子配备了一本家庭联系薄。小小的联系薄,使我们与家长的关系更密切了。平时,家长由于工作忙,接送孩子来去匆忙,无暇与教师详谈孩子的情况,教师呢,一人带四十名左右的孩子,也不可能经常对每个幼儿的家庭进行家访。有了联系薄,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表现,教师能及时知道孩子在家情况,就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教育。家长都想教好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可就不知道怎样去教。在家庭联系薄上,他们向教师请教教  相似文献   

16.
赵娟 《山东教育》2012,(27):46-47
家长工作是幼儿教师整体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经验的要求很高,往往让新教师感到困难和棘手。"五多三少"的工作策略可以帮助新教师轻松应对家长工作。新教师应做到的"五多"一是多看——即多细致观察班内的幼儿,对班级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新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在园生活学习的细节,可以多做记录,使自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墙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过程中,以问题为线索,以固定的墙面为载体,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活动内容、探究结果等以照片、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可供幼儿、教师、家长参与互动的教育环境创设。在我园,每个班级都有一块问题墙,它占据着班级最显眼的“黄金地带”,是班级一段时期的展示名牌,用来记录师幼对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的探索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园在实施“生存”课程中,课题组设计了对每一个子课题的家长问卷,以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作为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平时与家长的交往机会较少。问卷调查便成为我们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配合的好途径。教师拿到问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把问卷送到幼儿家长手中。家长填写问卷就是参与教育的第一步。家长的参与对教师有很大的作用:第一,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以便因材施教。每个幼儿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经历和行为方式,每个家庭也有各自不同的物质环境和  相似文献   

19.
王蕊 《云南教育》2023,(6):37-39
<正>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在园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会对他们的学习发展产生影响,幼儿离园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是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组织好幼儿的离园活动,为幼儿一日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对幼儿、教师、家长还是幼儿园本身来说,离园活动都有着重要价值。通过以往的研究可知,在幼儿园中,不少教师对幼儿离园活动的组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对此提出了解决对策,但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得较少,就此问题,我通过观察某幼儿园中三班离园活动的组织现状,  相似文献   

20.
我园是农村集镇幼儿园,幼儿都来自小镇及周围农村,家长们很少接送幼儿,尤其是大班,每天接送的就更少,有些家长由于农忙或搞个体经商,连幼儿园举办的家长活动都不来参加,有些家长甚至我们去家访也不一定能碰到他们。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大班试用了“家园联系册”,每个幼儿一本册子,让幼儿每天晚上向父母讲述在园的游戏、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听后在联系册上做个记号,并请家长化一定时间把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