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语文》2005,(9):7-7
扮演“超人”的克斯多弗·里夫,在一九九五年的一次坠马中,伤势严重,导致颈部以下全部瘫痪。三年来,他凭着坚强的意志,与死神做着不懈的抗争。经过一年的知觉训练,他脊椎末端的神经又恢复了知觉。他说,现在碰它一下,就有疼痛的感觉,但这疼痛感觉很舒服,“请相信我说的全是真的。”  相似文献   

2.
疼痛与曙光     
我被巨浪抛到水中,然后借着缆绳的力量回到船上以后.“排涝”成了首要任务。船上任何可以用来舀水的工具都用上了,桶、瓢,乃至一个碗。我拼命舀船舱里的水,忙乱中碗被打碎了,我的脚被碎片划开了一个很长的口子.殷红的鲜血涌出来,很快就与海水融为一色。钻心的疼痛从脚底板传来。什么是“切肤之痛”,在这种鬼天气下感觉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3.
疼痛银行     
谢丰荣 《新读写》2009,(10):62-62
虚实结合出佳作。作者在这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里,充分发挥想象力,构建了“疼痛银行”这个虚幻形象,并把现实生活中银行的“转账”功能说成是“转移痛苦”的功能。作者通过这种以虚写实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人们想“代人受痛(苦)”的善良美好的愿望,从而给读者的心灵以强大的震撼,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疼痛银行     
“听人介绍,你们这儿有一家疼痛银行?” “你看不见那块大大的招牌吗?”小姐居然很傲慢。这也难怪,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行不断地被丰富、扩充,而宏大的历史抒写并不能完全展现历史的全景,诸多“奇闻逸事”的融入能使它更加具有立体感.齐邦媛的《巨流河》正是以个体的视角去回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揭开那令她疼痛一生的“历史伤疤”,读者可以从全新的维度去体验这段“复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疼痛的教育     
吕润霞 《甘肃教育》2011,(13):94-95
之一 教育的苍白 镜头一:教室里,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们读“云”字,才刚三岁多的娃娃,听不懂老师在读什么,总把“云”读成了“鱼”。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27日17:30 心情:我很倒霉 妈妈正在开会,我滑活力板摔着了。我疼痛难忍,听医生说我的胳膊断了。我大叫着:“我疼痛难忍,我不活了,我要上吊!”这样吵闹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容成 《高中生》2010,(3):56-56
很多人都有过啃金属的经历,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把金属勺子咬在嘴里,或者在无聊时叼枚硬币摆摆酷。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种叫人非常不舒服的“金属味道”被我们感知到,甚至可能会感到疼痛。这就奇怪了,既然是“味道”,怎么还会继而生成痛觉呢?很显然,这种“味道”十分特别,也十分神奇。可是翻遍所有百科全书,从来就没有科学家告诉过我们世界上存在一种“疼痛的味道”。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作祟呢?  相似文献   

9.
一.作文题目 成长总是避免不了疼痛——少年的成长就像静夜下小草的拔节声。回望疼痛,是为了过滤生命,从疼痛中汲取成长的养料。请以“痛”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0.
《成长》2005,(4):88-89
艺术品类别的区分往往以制作的材质为标准,而文身绝对是一种“身体的艺术”。在所有关涉身体的艺术中。“人体彩绘”与文身,貌似类同,然而,这二者却占据着“身体”这同一材质的两个极端。前者色彩艳丽,却是对文身浅表层面的当代戏仿,展示后会在浴室里被洗刷一空;而后者则深人肌理,注定一生一世难以磨灭。  相似文献   

11.
米祈 《成长》2006,(12):65-65
我今年大四,在疯狂地找工作。几乎天天“跑场”,不停地Interview。最近经常失眠、胃口差、颈肩肌肉疼痛,同时也常出现幻觉:手机摆在床头,睡梦中总是隐约“听”到铃响,醒来反复查看:手机放在皮包里,经常觉得有振动,其实并没有电话打人。  相似文献   

12.
“老寒腿”是病人因膝关节痛和怕冷来门诊看病时最常见的主诉。年轻病人常常紧接着又会说:“其实我还不老昵?为什么和我妈、我姥姥一样得‘老寒腿’呀?”这问出了问题的所在。出现膝关节疼痛、怕冷这类症状,不一定都是“老寒腿”。  相似文献   

13.
总体呈现201 3年话题作文命题多以选题中的一个选项出现,从数量上看仍处于低谷,但探索改进这种曾“风光”一时的题型的尝试仍在进行,也出现了值得称道的好话题。例如“难题”(十堰)、“疼痛”(滨州)、“滋味”(孝感)等。聊城题逆势而上,从2010年至今一直考话题作文,话题分别为“自视”“借口”“面对缺陷”和“提醒”。当然,我们也发现有些话题显得过于随意、宽泛和粗糙,缺少“雕琢”,例如直白地出示“梦想”“温暖”“阳光”“幸福生活”等词语作为话题就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毕飞宇的小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所关注和肯定.从1991年的处女作《孤岛》,到《青衣》、《玉米》系列,再到《平原》和《推拿》,作品内容几经流变,但“疼痛”主题一直贯穿于他的小说创作中,如他所说,“我一直在‘疼痛’这个命题下工作”.本文从童年经验、生活经历、地域文化、审美追求四个方面探讨毕飞宇小说创作中“疼痛”意识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阅读》2007,(11):40-43
瑞典“红袖子”马戏团有一个传统节目—“刀上飞人”。这个节目让人震撼的原因除了其本身特别惊险之外,更因为它的表演者—鲁克,是一位先天无痛症患者。无痛人在世界上至今只有32个,这种奇怪的病症使他们失去疼痛感,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经常进行自残,因此他们的寿命大多很短,即便长大后,也大多变成了伤痕累累的残疾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杨继斌 《学习之友》2011,(11):16-17
最近的一位身体维权者,应该是电影《让子弹飞》里的麻匪六爷。为了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凉粉只该付一碗凉粉钱,六爷剖腹掏出一碗“粉块”给围观者看。这是上世纪20年代的孙中界,他在精心设计的陷阱前无力自证清白,将刀刃对准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小马 《初中生》2015,(14):36-39
[原文] 一天的等待 (美国)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不,我没事儿.”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既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没事儿.”他说.  相似文献   

18.
饥饿是一种锻炼 “饥饿类似于疼痛。在长久持续的饥饿中,胃液烧灼,胃壁摩擦,你会感到真真切切的疼痛。人退化成动物,只想大口大口地吃东西。节食之所以很难,是因为这是在与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欲望对抗,在与身体最自然最直接的机能对抗。”作家柏邦妮多年以后在回忆自己节食减肥时,那种对抗饥饿的痛楚似乎依然在隐隐发作。  相似文献   

19.
李菲儿 《母婴世界》2011,(12):70-71
孕妈咪最担心的就是肚子痛,因为心爱的胎宝宝就“住”在自己的肚子里,肚子痛可能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或是预示着胎宝宝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哪些因素会造成孕期腹痛?  相似文献   

20.
奇怪的病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欧洲各国纷纷开始派遣船只远渡重洋。在漫长的航程中,水手时常患病。他们浑身无力、牙龈出血、肌肉疼痛,过一阵子就衰弱得无法继续工作,最后许多人死去了,这种病被叫做“坏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