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霞 《教育导刊》2006,(12):34-34
活动背景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活动目标激发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体验生活中不同纸的特点,观察不同纸及其在水中的变化。活动准备不同的纸(面巾纸、绘画纸、报纸、牛奶盒等做的小船),一盆水。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师:今天老师折了很多小船。等一会儿我们把小船放到水…  相似文献   

2.
小船开了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 偏重预设的答案,缺乏对过程的驾驭 在一节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中,教师引导幼儿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孩子们有的将油倒进水里,有的将水倒进油里,并用小棒进行搅拌,结果发现变混了,搅拌之后象牛奶,有许多泡泡……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然而老师一直在追问幼儿:“油和水分开了吗?”孩子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4.
玩水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动的液体。2.了解水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及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准备活动大盆、牛奶、小勺、瓶子、杯子、漏斗等玩水工具。活动过程1.让幼儿用手尽情地玩水。2.提问:①小手放在水里感觉怎样?②把手放在水下还能看得见吗?为什么?3.让幼儿用各种玩具再次玩水,并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性:无色无味。4.提问:①看一看,水是什么颜色的?(引导用牛奶和水比较)。②闻一闻,水有什么气味?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发现了什么?在杯…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设计了此活动——《沉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提起合作,我们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应在社会领域完成。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有心,科学活动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活动同样也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合作机会,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当然,这一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去年,我曾组织了一次“浮与沉的转换”活动。在活动中,我提供纸让幼儿记录,本意是为了结束时孩子们能更好地交流。而正是这张纸无形之中为幼儿提供了合作的机会:由于纸比较薄,容易被水浸湿,如果每个  相似文献   

7.
带孩子们外出活动时随处可见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他们对色彩很感兴趣,同时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朵也是情有独钟。自春晚过后,刘谦表演的魔术便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孩子们也经常讨论着神奇的魔术表演,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尝试着表演简单的魔术。为了将以上两点有机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活动。  相似文献   

8.
干燥的水     
大家都知道,通常情况下,水会浸湿其他物体,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玩个魔术,让大家的手指伸进水里以后,再拔出来却还是干的。不相信吗?就来试试吧!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水杯和一些胡椒粉。我们将杯中装满水,等水面平静下来后,再小心地撒入磨得很细的胡椒粉,直到胡椒粉盖住整个水面。注意,这时就不要再移动杯子了,以免使胡椒粉沉下去。现在,大家可以把手指轻轻伸进水里,然后拔出来。怎么样?你的手指还是干干的吧,没有沾上一点水。这个魔术成功了哦!大家开动脑筋的时间到了,为什么手还是干的呢?干燥的水:伸进水里的手指,只有击破水面的膜,才会被浸湿…  相似文献   

9.
雪涛的妈妈在一所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她送给我们班一只可爱的小青蛙。我们把小青蛙养在一个大大的玻璃容器里,上面盖着一块四周包好边的玻璃。小青蛙的家还挺宽敞。孩子们建议给它做一块陆地,我问为什么?孩子们说:“青蛙是两栖动物,一边是水,它可以在水里划;一边是土地,它又可以跳上岸休息。” 我按照孩子们的建议,找来了细细的沙土放进玻璃容器的一边,拍打得结结实实,一块陆地建好了。有的孩子风趣地说:“明年春天,我们再给它种点花和草,小青蛙的家就更漂亮了。” “小青蛙吃什么呀?”我的自言自语被孩子们听见  相似文献   

10.
活动背景 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及季节特征,我们开展了"有趣的水"主题活动,从最初的自由玩水到有选择地使用工具玩水,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积累了一些玩水的经验.考虑到应让2~3岁的幼儿在开放的空间里,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获得自然的发展,我预设了"运水"活动,让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容器运水,积累更多玩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玩纸的发现     
在课间活动时,孩子们用一张报纸卷起来做纸棒,可发现这根纸棒一夹就弯了。“为什么会弯呢?”这个问题使孩子们开始了尝试,他们有的将一张报纸扭曲,但发现还是会弯;有的将一张纸做纸棒轻轻夹着玩,但发现一不小心纸棒就弯了;少威同学用几张报纸卷起来粘住,这次终于成功了:棒子没有弯!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乐于尝试,对于动手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我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了本次科学探索活动。其中,为幼儿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同质地的可塑性物品,如泡沫、吸管、纸皮、广告纸、海绵等,让幼儿观察物品,尝试改变它们的大小、形状,使之能放进小口径的器皿里。目的是让幼儿能在动手、动脑操作过程中发现某些物体是具有可塑性的。在将较大的可塑性物体放进小口器皿的过程中满足其自身强烈的模仿及参与劳作的愿望。开展此次探索活动要注意的是。由于活动中幼儿要接触小刀、剪刀等工具,因而在活动前除了安全教育外,我预先为幼儿准备了创可贴、消毒药水等,并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幼儿的探索操作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发现室里,孩子们想着各种办法,尝试着将沉在水里的东西浮上来。一个幼儿将沉在水底的小球放进茶杯,盖上杯盖,于是,小球不再下沉。对此,教师大加赞扬:“你真聪明!”一时间,孩子们纷纷效仿,原有的求异思维变成了机械模仿。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表扬成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带领幼儿到社区中观察人们的活动。幼儿发现在花园里,有一些爷爷奶奶,他们有的下棋,有的晒太阳,有的在照看弟弟妹妹。“什么人在小区里活动?他们在干什么?爷爷奶奶为什么在家?他们的心情怎样?”带着问题幼儿采访了他们,谈论中幼儿知道了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有时很孤单,孩子们提议:“去我们幼儿园里玩吧,幼儿园里可快乐了!”有几位爷爷奶奶愉快地答应了,并说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下棋。“你们什么时候来呀?”“明天好吗?”“太好了。”回到幼儿园后,老师让孩子们讨论:“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我们做点什么让他们高兴?”有…  相似文献   

15.
1·先让幼儿尝试,再指导或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让幼儿得到正确的知识、经验,避免让幼儿出现错误。其实,先让幼儿尝试,不管成功与否,教师再指导或参与,会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愿望。在“六·一”前夕,我让孩子们画一幅“全世界小朋友庆六·一”的命题合作画。结果孩子们第一次失败了。因为,当我把一张大纸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笔画开了。当我把他们画好的画展示出来时,问题出现了:画纸的中间一片空白,小朋友的画全在画纸的四周,要看清楚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则需把画纸转过来,转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经过…  相似文献   

16.
罗欣环 《山东教育》2005,(27):30-31
桥是供人们过河、过马路,缩短人们行走距离,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工具。幼儿在游戏时特别喜欢用积木搭桥之类的建筑物,我们在谈话活动时也谈论过矫,由此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桥结实牢固,有的桥容易断裂呢,怎样使桥面放的东西越来越多呢,我们组织了一次研究桥面承受力的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17.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8.
活动室的每张桌上摆着苹果、梨、香蕉、西红柿等水果及一盆水,桌上还放着幼儿记录用的卡片和水果小图片。随着老师一声亲切的招呼,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指点着、议论着各种水果。有的描述它们的形状;有的在回忆吃这些水果时的情景……大约过了5分钟,老师请孩子们安静下来,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孩子们有的说“我想吃”,有的说“我想把它们放在水里玩玩”……老师同意了孩子们的要求,先把水果放在水里玩一玩,然后再吃。孩子们高兴极了。接着,老师请孩子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水果放到水里后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会沉到水的下面…  相似文献   

19.
近期,观摩了一次美术活动,课题是"设计动物海报".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欣赏老师收集的动物海报,再让幼儿说说,这些海报上的小动物都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海报的色彩怎样?老师小结后,又让幼儿说说,自己想设计一张什么样的海报?然后,幼儿开始用水彩笔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并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在肯定个别幼儿作品后结束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磁铁在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它有着特殊的性质,是幼儿进行探索活动的好材料。活动区玩磁铁教师将一些磁铁环放入活动区让幼儿玩。有的幼儿将几个磁铁环逐一吸在一起,有的幼儿将两个磁铁环组成“8”字提起来,有的幼儿把一个磁铁环拿在手里,将另几个排放在桌上并逐一吸起来。这时,教师提议:“请把磁铁放在一起,每个人吸一次,看谁吸起来的磁铁环连得最长。”孩子们纷纷响应。磁铁对小班幼儿来说无疑是新奇好玩的。在把玩中,幼儿发现磁铁有时相吸、有时相斥,并发现相斥时只要将其中一块翻转即可变为相吸,这就是幼儿在探索磁铁时感知到的磁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