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霜叶红似二月花》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作深受古典化的影响,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着精深的研究。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作从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多义性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或多或少继承了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而这种继承也没有失去其表现意义。正因作成功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长处,这部小说才能够被誉为“中国艺之巨大收获”。  相似文献   

2.
许多中国现代作家往往以西方小说理念,对中国古典小说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态度,林语堂则多有肯定、赞赏甚至迷醉,并直言他所受的中国古典小说的深刻影响。林语堂在神秘主义、悲剧的喜剧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艺术上,都与中国古典小说有着直接的因缘。当然,除了《红楼梦》,林语堂对其他中国古典小说尚缺乏深入研究,即使对于《红楼梦》也有模仿过重和创新意识较弱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表文以韩国为例,展示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的传播历程及其对韩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并对韩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张大可教授和郑之洪同志的《二十世纪的〈史记〉研究与文献价值》一文,很有价值。全文共分三部分:一、二十世纪《史记》研究概说;二、二十世纪《史记》的文献研究;三、二十世纪《史记》研究的文献价值。我们将分三次连续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曹艳春 《天中学刊》2003,18(3):72-74
佛教对中国古典小说影响深远。佛教典籍在文体形式、叙事模式、审美情趣等三个方面都与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正是这些相似性为佛教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文化之源的意境范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实践和理论,其影响力也及于中国古典小说批评领域。意境对古典小说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点评家对古典小说文本原创意境的揭示,二是点评家意境化的评点法。此二者造成了古典小说批评的意境化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7.
朱迪光先生的《信仰·母题·叙事--中国古典小说的新探索》一书以民间信仰为切入点,以叙述母题为中介,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是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探索,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小说在描写手法具有其独特模式化特点。其描写形态的形式化、描写形象的类型化和虚拟化、人物塑造的间接性和史传性,限制了中国古典小说成为真正意义的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改编一直受人瞩目。就目前而言,改编的方式主要有名著文本改编和影视摄制两种。在将古典小说名著改编成影视剧的艺术实践方面,声势虽大、数量虽多,但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且有每况愈下之势。文章以古典小说名著业已摄制完成的影视作品为例,从古典小说名著改编的经典性、叙事性、普适性出发,指出当下的古典小说名著改编,存在缺少对古典小说名著应有的认识和尊重、割裂古典小说名著固有的叙事文脉、曲解古典小说名著的普适性且功利性明显等问题,并由此引出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锦池 中文系教授。成人教育主讲“中国小说史”、“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研究”等,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中国小说的流变和自由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以小说为主流,在启蒙意识和功利思想的作用下,一直承担着时代的使命。而20世纪末中国小说发生了极大的流变,逐渐淡化了“五四”启蒙立场和社会功利意识,日常情感和个人体验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的伤痕反思文学使长期禁锢的文艺政策逐步解冻,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在摆脱文学过重的负荷,回归文学自身的努力中受挫。在严肃文学被冷落的沉寂中,被商品化思潮左右的大众文化直接影响了文学,使之退居边缘,小说现代叙事在回归故事的通俗性、个性化写作过程中成为日常化、个人化自由写作的具体表现。商业化境遇使20世纪末的小说流变形成了90年代小说很突出的边缘化自由写作的形态。“新写实”小说、新生代作家、女性写作,以及其他小说创作的不同努力,构成了90年代小说的多元格局,使20世纪末的自由写作成为可能,文学的多元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刘艳 《鸡西大学学报》2014,(5):94-96,99
综观20世纪末中国小说,我们发现20世纪末中国小说的发展状况与张爱玲作品在大陆的推广似乎有着某些奇妙的联系,一些作家的作品和言论多多少少显现出张爱玲的影子。对于张爱玲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海外学者王德威采取的研究策略是淡化影响的发生,强调影响的结果。与此相似,文章仅仅只是从"影响的结果"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牛仔研究,始于与牛仔有关的传说故事及牛仔小说等文学形式。牛仔小说,作为美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广袤的美国西部大地,渊源于美国社会形成的特殊环境,积淀着美国社会发展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牛仔小说通过牛仔小说作家的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牛仔形象,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美国西部发展的历史,20世纪以来,史学界和文学评论界对于牛仔小说的研究和评价始终揭示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人的知识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一逻辑基点上,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自己家族叙事及关于家族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须兰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延续和转型.既有与先锋小说近似的叙事策略,又具有新变与异质的叙事特征.不过,还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把须兰小说归入"新历史小说"之中.  相似文献   

16.
游国恩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国恩先生是20世纪的国学大师,其学术地位的奠定与他对中国古代学研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即是20世纪新楚辞学最主要的奠基人和最成功的实践,也是传统楚辞学最忠实的传承,学史的主要建设和科学学风的主要倡导之一。  相似文献   

17.
Gothicism budded from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o nineteenth century and it is still flourishing in modernist writing and even contemporary works.Gothicism is a special branch in the western Romantic Movement and is entitled by the critics as the"dark romanticism".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origin,background,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the Gothic fiction.As a kind if writing style,Gothic fiction has been prevailed for quite a long time.It came into being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and declined in the 1830s.Though it exists so short a period,it prospered for a time and influenced many writers of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deeply.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的"启蒙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是韩国的"开化期",此时期梁启超流亡到日本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小说观的论文,同时韩国文人申采浩拿起笔来为祖国的未来奋笔疾书。梁、申二人把小说当成革命的工具,甚至视之为改变整个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中国近代文人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对韩国近代小说的影响,分析了中韩文人在小说观上的交流,重点以韩国文人申采浩为例研究了梁启超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说书目的编撰具有献学性质,但它同时又是小说学的一部分,与小说作、成书、版本以及类型等等研究息息相关。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以20世纪前期的通俗小说研究为其学术基础,其后80、90年代出现的通俗小说书目和言小说书目也程度不同的吸纳了当时小说研究的成果,同时叉为小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但是20世纪的小说书目作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将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融通一体,对于版本录的完备性和精确性,以及小说类型的界定等等,都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红字》女性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一部惊世之作。本文通过对《红字》中女主人公Hester顽强的生存意识的分析和反叛行为的透视,着意发掘作品中表现出的Hester的女性意识,从而揭示出作品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