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燕式转这是一种身体与地面成水平姿势的单足旋转,用前外刃起转,做前外3字类型旋转.下面讲一下右足的旋转(顺时针转).最好两足都要练习这旋转,因为这个转可组成许多的联合旋转.助滑与单足直立转一样,常常使用右后压步的方法.在滑右前外曲线前,滑一陡的左后内曲线,浮足(右足)很好的后伸并在滑足后交叉,右肩臂向前,左肩臂向后,向前看向园内,然后,  相似文献   

2.
后外点冰一周跳后外点冰跳国外通称"查理"跳.这个跳是以浮足点冰,后外刃起跳,在空中转体一周(360°),用后外刃落冰.完成方法:以右后外起跳为例(见图).助滑:以任何一种步法起速后,滑左前内刃(图1),换足滑右前内3(图2),转3之后准备做缓冲动作.缓冲:转3之后,滑右后外刃,弧线要直一些,左肩臂在前,右肩臂在后,制动住  相似文献   

3.
音乐:探戈4/4 节奏:4拍28小节(112拍/分) 这是一个具有探戈舞特点的罗曼缔克舞,滑的线痕要陡. 引入步的最后一步用开出刀,这样容易滑舞蹈的第一步。步1和4用闭势滑行。午蹈的第一步是在小节的第四拍上,必须严格的遵守舞蹈滑行的节奏,两人用三拍滑一个双3,并摆浮足,男伴用左足, 女伴用右足。女伴的右足手放在男伴的左肩上,他们的左手伸开。步2是交叉,两脚在冰上,男伴做RFO前交叉和LFO,女伴滑RFO前交叉和LBO。这一步要尽可能跨的宽一些,右膝弯屈,在这一步的末端男伴滑LFI,两脚靠在一起,女伴在小节的某一拍伸直右膝,两脚靠在一起步.5—11用闭势滑行。步5是由男伴摆动特维兹勒和女伴的  相似文献   

4.
刘登信 《武当》2005,(9):7-9
64.追风捶①右足落下,左足遂迅速前迈,左掌随动内旋成掌心向外,从前由下往上,朝左身后抹圆至身后平举,高与肩平,变为握拳,拳眼向上;同时右掌领右足随腰左转提膝独立,右拳前划弧至耳际,凝劲(图385)。②右腰胯上拔,左足蹬劲,劲催身体前移,两足向前滑步,右足在前,左足在后,一气滑行,尤如滑冰。同时,右拳内旋,肩催肘,肘催  相似文献   

5.
沙霍夫跳这是3字型起跳的跳跃,用后内刃起跳,在空中转体一周(360°),用另一足的后外刃落冰.我们谈一下用右脚起跳的跳跃.这是简单的跳跃,要用左、右脚进行练习.用前外转3或莫霍克步(前内换后内)方法起跳,也可用内刃直接起跳.最容易的助滑是沿冰场的纵轴滑左或右的前压步,获得速度后,滑左前外弧,然后滑右前外刃,稍用平刃,不要太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速滑腿部动作,着重分析滑行中足部和冰刀部位细微动作。主要结论为:摆动腿着冰时间(从冰刀接触冰面到刀刃完全放平)为0.1s,着冰处靠近支撑足,从录像片未观察到着冰时足艰与冰刀座有分离现象;从足艰(蹬冰腿)开始抬起到足艰与冰刀分开最大距离(此时冰刀仍然是全刃着冰)的时问为0.05-0.067s。这正是克莱普冰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采用克莱普冰刀在这段时间能仍然在全刃蹬冰,延长了蹬冰时间,提高了滑行速度。此时的蹬冰主要是依靠足尖。这种情况也预示了蹬冰足蹬离冰面的最后一段时间伸展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伸展踝关节的速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大蹬冰的力度而提高滑行速度。  相似文献   

7.
后内结环形这是第四种结环形,这个图形的形状和前外、前内和后外结环形一样.开始起滑的姿势和后内8字一样,用左足轻轻的蹬冰,将体重稳定地过渡到右脚滑出.在后内起滑的瞬间身体保持背对圆心.右肩臂向后,在滑线上,左浮足在前.注意,浮足的足尖要稍抬离冰面,如果浮足抬的高,则会造成身体向后或向侧倾的危险.头转向后,看滑线,从右臂下看右脚跟.  相似文献   

8.
怎样学后滑     
后滑又称倒滑,是花样滑冰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动作.故有"不会后滑就不能算会滑冰"的说法.怎样才能学会后滑呢?当你已经学会单足蹬冰单足向前滑进后,便可以开始学习后滑了.为了便于滑冰爱好者更快和更好地掌握后滑的技术,特介绍下列四个练习步骤,以供参考.一、后滑葫芦——"以膝为主,一合一分,弧形滑进".两脚开立约与髋宽,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开滑时,两膝弯曲内合,足尖向里,足跟朝外,两脚呈"八"字形.用前内刃向侧前方蹬冰,借其反作用力,两膝逐渐分开,弧形增大,身体自然向后滑进.此时,膝部应适度伸展,变内刃为正刃,随后滑惯性两脚跟内靠,  相似文献   

9.
揭示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是速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国内外有关滑行速度和蹬冰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探讨了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 ,滑行速度与蹬冰力曲线形态有关 ,表现为低速滑行时垂直力曲线为单峰型而高速滑行时为双峰型 ;水平力的峰值点力值和平均力值与滑行速度相关 (P <0 .0 5 ,P <0 .0 1)。但是 ,这一提示也仅反映出了直道的特点 ,在弯道中是否适用还有待于今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速滑直道蹬冰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速滑直道蹬冰过程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在水平面内(冰面),重心滑角随蹬伸过程的延续而逐渐减小,并且重心点内倾逐渐加大且向滑行方向前移.在矢状面内(滑行正侧面)蹬冰后期重心也明显前移.  相似文献   

11.
刘登信 《武当》2005,(5):10-12
(接上期) 11.退步狮子张嘴①右足蹬,身体略向左前探, 左掌往左足尖反背拍出,似碰非碰之际,左足蹬,开右胯,身体重心移至右足。不停,提左足往右足后套插的同时,左臂由下回挂,意在小手指,掌心向里,屈臂横护于胸前, 右臂随动从下往外上环绕过额顶下掩(图67、68)。②不停,提右足往右后方侧横开一大步,身体重心右移,随动右臂从下过档环绕至右胯以手背向右上撩击,高于肩平(图69、70)。③右足蹬,开左胯,身体重心左移并拔腰背,略向左前探的同时,左掌以手背向左拍击至左足尖前。右掌随动直臂内旋,掌心朝下(圈71)。  相似文献   

12.
前外外勾形右前外——左后内完成方法(图一、二): 准备与蹬冰起滑和滑行同前外变刃(见右前外交刃图之①、②、③)。滑近尖端处,做好转尖的准备,两肩臂做逆时针转动,髋做顺时针转动,扭紧身体。此时右肩臂在前,左肩臂在后,浮足在前(图一之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滑冰教材,并在教学法上也要有一些参考的资料,这样才能提高滑冰课的教学质量.天津大学在20多年的滑冰教学实践中对滑冰教材和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滑冰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熟悉冰性的冰上站立,冰上踏步,冰上行走、向前滑行的单脚蹬冰双脚滑行、两脚交替蹬冰交替滑行、向后滑行的画葫芦滑行、蛇形向后滑行、转弯滑行的向左(右)压步滑行、向左(右)急转弯滑行、停止法中的花样刀的齿轮停法、球刀或跑刀的左(右)侧身停法等,下面根据教学顺序,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14.
1、滑行直线滑行(前蹬冰)开始学习滑冰,可集体的也可单独进行.假如一组运动员有6-10名,将他们安排在离板墙约两米的地方,面向冰场的内侧.让他们的身体稍前倾,屈膝,双足分开,然后再合拢向前滑行,冰上留下两条相逢然后又分开的线痕.  相似文献   

15.
在压步中用转3方法转体 1、从前转到后滑几步左前压步之后,用左前外刃滑行并转3.右肩臂在前,左臂在后,右浮足在后。在换足前的一瞬间,肩臂用力做3字转动,右浮足靠近滑足脚跟转3。转3后,过渡到右后外刃。滑右后刃外后,为了阻止进一步转动,必须把右肩臂保持在后,左肩臂保持在前。转3后还要继续做右后压步(反时针滑行)。  相似文献   

16.
集体舞     
(二)基本步法 1.踏踢步——第一拍左足向左侧一步,第二拍右足向左侧一步,第三拍左足再上一步,第四拍左脚原地踏跳,同时右足向左侧踢出,脚面绷直。右踏踢步从右足开始,动作与前相同,但方向相反(见图2)。 2.普通跑跳步(略) (三)进行方法之一 1.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并1-2报数分清第一次舞伴(见图1)。 2.歌曲第一遍: (1)(2)大家面向左侧,左足开始做左踏踢步,(3)(4)大家面转向右做右踏踢步,(5)(6)全体放手并原地踏步,先自拍手一次,再各伸出左手;(7)  相似文献   

17.
后外点冰两周跳这是3字类型的点冰跳,用滑足的后外刃起跳,浮足点冰,在空中转体两周(720°),起跳足后外刃落冰我们谈一下右足起跳的动作.助滑与起跳和上述的后外点冰一周跳相同,也可用右前内转3的方法完成这一跳跃.右后外起跳弧线不能太长,左肩臂保持在前,右肩臂保持在后,浮足后伸,起跳线痕短而平.起跳的瞬间,变换两肩臂的姿势,右肩臂在前,左肩臂在后,滑足深屈.起跳时,浮足充分伸直,后摆.滑足用力蹬冰起跳,两臂上摆成半开势.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目的速度滑冰运动发展非常迅速,比赛争夺十分激烈。谁占鳖头,技术是关键。弯道滑跑技术比直道滑跑技术难度大,而且,弯道滑跑比直道滑跑速度快,可见弯道滑跑技术是提高速度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力学角度对速滑弯道单足支撑蹬冰进行力学特征的初步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运动员弯道滑跑时身体产生运动数值变化一般规律,为速度滑冰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的部分理论依据。二、动作分析与结果我们来分析一下单足支撑弯道单足支撑蹬冰动作。(见图一)弯道单足支撑蹬冰动  相似文献   

19.
林钰轩 《武当》2013,(12):8-11
(接上期)24、左取项。左足朝左前摆上步,脚尖外撇,左转体扭东北呈拗步的同时,右手向左摆腕,朝左上方横击,随即外旋,使剑翻转向左前上方错斩,剑尖同头高。(图39)25、骗步诳势。左足向左横跨于中线,右足横于左足呈右高虚步的同时,右手使剑向下朝左往上朝右(东)反腕点剑,左足向西摆步,脚尖朝西,扭身向西北,右手剑垂于身后,左足蹬地向西跃起,在空中往后转半周,右足在西落步再转半周,左足落于右足西高立,右足摆于左足前呈高右虚步,身向西北,剑随绕一周后朝东反点剑,目视东方。(图40、41)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说的速度滑冰冰上专门性练习动作,是指双刀不离冰的向前移动重心的滑跑(滑蹬滑)、跳式或半跳式蹬冰的滑跑(滑跳滑),固定的最大限度屈膝的滑跑(向前收摆浮腿的滑跑)和车轮式滑跑等动作.它们是学习体会当代速度滑冰技术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这些专门性练习在国外的教学和训练中已被广泛采用,对提高速度滑冰技术水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国优秀速滑选手中也曾有人试用过.可能由于对这种专门性练习动作的实质和怎样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