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叶澜先生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教学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课堂教学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应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课堂教学观,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她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6.
<正>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写道,"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互动的天堂,是师生心灵交融的灵动舞台。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便应该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整个生命,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以此全面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叶澜教授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命题,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这一振聋发聩的论断,对当时全社会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无疑是一股清新的风。由此,人们反思传统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高耗低效,原因虽然很多,深究其底,对教育的扭曲,只为考试  相似文献   

10.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孕育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的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并要做到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施剑 《广西教育》2013,(1):85-85
活力课堂是全方位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全过程优化学习方式,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课堂。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追求的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力量的、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在互动生成中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笔者以为,如果教师做到了以下"四个并重",课堂就能活力四射。  相似文献   

14.
<正>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写道:"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把一个个生动的生物知识分解成一个个重点让学生课后背,这样机械的、枯燥的教学没有任何美感,缺乏生命力。试想,如此教学,如何让学生热爱生物这门学科?如何爱上生物课堂?在我看来,这不是生物课,而是"死物"课。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活"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王翠蓉 《陕西教育》2006,(12):21-21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对此,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仅靠教师方面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的释放、思维的碰撞,课堂就没有了生气与活力,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难以提高。教与学才能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因此焕发出了师生生命的活力,碰撞出师生、生生思维的精彩火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尊重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俨然已成为最被推崇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而语文又是培养“人”的一门学问,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柴玲玲 《考试周刊》2011,(91):227-228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过程中应以提升生命、完善生命为主要目的,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