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2.
小说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主题。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允许进行艺术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和真实人物不同。他是作者虚构的,而这种虚构的人物来自小说作者的心灵之中,是融有作者的血肉、灵魂、性格、气质的“臆造”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小说的国度里,这个国度是一个叙述者与创造者合而为一的世界,他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一种是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来衬托、表现…  相似文献   

3.
一、小说及小说教学1.小说的概念及特征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叙事艺术。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有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1]。同时,小说作为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亦绝不能被忽视。文学叙事有两个本质特点:第一,叙事文学是讲故事;第二,叙事的话语具有虚构性[2]。意思是,它来源于社会现实,通过集中、典型的事件反映社会生活现实.  相似文献   

4.
<正>小说篇目的教学内容,一般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确定。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除了两处明显的环境描写,落脚点就在人物、情节上。至于情节,本文围绕于勒叔叔这一线索人物展开,通过菲力普一家子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可以简练地概括为"赶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因此,老师们会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作为小说的教学重点。然而,笔者认为,过于重视"小说情节是什么"而忽视"情节是如何被构思和叙述的",过于重视"概括人物形象"而忽视"人物是如何被塑造和刻画的",都是对小说教学价值的削减。小说"三要素",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本《外国小说欣赏》实在是全新的教科书。单从话题设置看,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个要素,涵盖了小说的基本元素。这与传统的小说三要素相比,实在是很大的突破。传统观点认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相似文献   

6.
鲍莉 《语文天地》2014,(5):27-28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与一般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其他文本相比有其特殊性。在情节设置上,小说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更具故事性和巧合性;在形象塑造上,小说中的形象无疑更加丰满,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在细节描写上,小说中对情节、人物的细节刻画也更加精细,有目的性;在语言艺术上,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一、分析情节结构情节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它由一系列具有矛盾冲突的具体事件组成,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就构成了情节。小说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结构,小说的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9.
象征是黄咏梅小说修辞的整体构思方式。黄咏梅的小说在现实层面上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在超现实层面上,传达了对人生、对命运的悲悯情怀。这种悲悯,是从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叙述、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刻画中升华出来的,高度意象化的思维方式,成就了黄咏梅小说修辞特有的诗意象征。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专题阐释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多方位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但是,现代小说往往会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作者以西门府为主要场所,描绘了一副明末家庭生活画卷。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所安排是作者敷衍情节、塑造人物的典型环境,在《金瓶梅》中,居所安排不仅作为典型环境,还作为一种成熟的叙事技巧,对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刻画、表现主旨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这种技巧进一步应用到《金瓶梅》以后的小说中,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其特征有三:(1)完整的故事情节,(2)比较细致地多方面刻画人物,(3)具体的环境描写。我们阅读小说应从这几方面人手。 1.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欣赏结构上的特色。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方面,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情节是故事的构架,人物的历史、故事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解决、小说的的主题都有赖于情节的设计。学会分析情节是把握小说线索和结构的关键。根据情节还能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孔乙已》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具有相似之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体裁上。相同点:都是小说,都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不同点:《孔乙己》是短篇小说,情节简单,完整,容量小,人物少。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的小说有10篇。这些优秀的小说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考虑教材的容量,篇幅长的小说,采用节选的方法。为了适合教学,有的还对原文作了改写。小说有三个突出特点。1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一般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揉合,使之典型化。例如《小英雄雨来》刻画了雨来这个小英雄形象。雨来并非实有其人,而…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要明确小说这一文体,它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本质性的东西。可见,人物形象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便自然成了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往往通过设置情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使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起来。各种手法、情节和环境等对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  相似文献   

16.
虽然亨利·詹姆斯早期所创作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通过对小说叙述技巧的分析,结合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詹姆斯在创作小说时进行了创新,使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特色。一方面。他将小说视角转化为女主人公的内在意识;另一方面,他将传统小说对情节的关注转化为现代主义小说对人物刻画的关注。对叙事视角和叙述艺术的创新是詹姆斯对现代主义小说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小说家写小说,要在具体的情节中刻画人物、传达情感、呈现主旨,而细节描写几乎是小说刻画人物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细节才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才会形成鲜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中常用对比手法来渲染环境、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等。《孔乙己》就是巧妙运用对比艺术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杨丽荣 《文教资料》2009,(25):38-39
本文立足于哥特小说传统,研究<呼啸山庄>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中的哥特因素,探究艾米莉·勃朗特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巧妙借鉴和独特创新.  相似文献   

20.
小说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典型环境是作品中具体地体现那些最足以造成典型形象的特征和驱使它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人物。情节则是因人物而虚构的,没有人物,情节无从谈起,情节又可以反映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典型形象应是分析的核心。一、典型形象的分析,应着眼于刻画人物一般手法,透视人物性格的特征,并揭示形象的社会意义人物的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它能给读者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文学大家鲁迅先生最擅长肖像描写,他能准确地抓住人物肖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