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八荣八耻”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身、贵德、求真、行事”的光荣传统,赋予了全新的时代要求,为弘扬先进文化起到了导向作用。要把“八荣八耻”荣辱观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构建中,融入育人的理想人格的培养工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树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相似文献   

2.
"八荣八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调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本文在论述了荣辱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八荣八耻”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强调大学生必须以“八荣八耻”为行动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从德育学的角度具体阐述“八荣八耻”的内容,以及内在相互关系,说明“八荣八耻”的人本内涵,以及推动人们向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荣”、“辱”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践履“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良好风尚,要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八荣八耻”提出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提出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德法兼济长效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面。高校要切实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养成教育,牢牢抓住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教育引导学生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内化成为人格的一个部分,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  相似文献   

7.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提出的做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是当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为“八荣八耻”归纳得十分经典,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个人美好人格的具体标准。同时,本文结合学习体会,分四个方面阐述了“八荣八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认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和坚持做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英语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英语谚语的德育功能,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及其意义,列举了一些与“八荣八耻”有关的英语谚语,力求达到让学生既学习英语谚语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金龟子在操场上遇到了清风大侠,高兴地说“:可找到你了,听说你什么都知道,最近电视里天天说‘八荣八耻’,什么是‘八荣八耻’呀?”“这个问题很简单。”清风大侠边比划边说“,八荣八耻就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金龟子终于把“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1.
“八荣八耻”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指导,要把“八荣八耻”内化为信念,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来处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这个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社会整体正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转型期的特定历史现实,导致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八荣八耻”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缺位的不足,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为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竖起了新的标杆,应成为高校思政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主题和立足点、出发点,结合实际,作者阐述和分析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途径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我党的优良作风,要坚决反对和鞭挞一切社会丑恶现象,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青年大学生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人格品质锤炼,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进步潮流做出榜样。  相似文献   

1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贯精神和基本价值方向,是“五爱”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道简易行”以及对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实施“八荣八耻”的有效途径是循末以及本、谨外以养内以及分层次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隹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8.
浅论"八荣八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繁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4):6-7,10
该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针对性、德育的价值指向、德育的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大学生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龙迎伟 《中国德育》2007,2(1):67-69
耻感的缺失或错位是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而高校的各种量化管理手段以及社会舆论对于缺失耻感、道德失范的大学生的制约作用非常有限。知耻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内化道德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培养道德勇气的重要途径。开展知耻教育要以“八荣八耻”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