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定龙 《钓鱼》2010,(11):14-15
钩、竿、线、标、坠、饵等钓鱼的六种武器中,坠的讲究似乎不多。当我们梳理一下坠子在垂钓中的作用,便会惊奇地发现,坠子居然处在“一票否决”的地位。坠子在垂钓中大体有以下几个功用:参与抛投竿,使抛投方便;绷紧坠和浮标或竿尖之间的钓线,使鱼摄食后浮标、竿尖或手感能得到鱼讯:定位钩饵,使饵料不脱离鱼钩;  相似文献   

2.
张瑞莹 《钓鱼》2006,(4):29-29
海竿用串钩挂草为饵钓草鱼、鳊鱼效果最好。但是,挂草饵钓最头痛的问题是海竿抛投时草饵经常脱落,究其原因,是钩尖刺入草梗过浅,由于草梗有一定硬度钩尖又不易穿透,时常影响垂钓效果。一次偶然机会,我发现使用悬坠钓快速换钩器橡皮圈和打火机弹簧这两个小部件可以轻松地解决草饵脱落的问题。在以后的钓鱼中,我刻意地做了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一、橡皮圈与串钩子线的拴结方法1.组合方法。串钩一般为4~6只,在拴结子线未与主线组合之前,先将每只钩子穿上一个悬坠钓用的橡皮圈,橡皮圈上下均用太空豆进行固定,然后再与主线进行组合。2.挂草饵。草…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海等垂钓的诱鱼效果,我将海丰坠改进为诱鱼坠。其方法是:在坠上用钻打两个孔,一直打通(通心坠应避开穿线孔),直径3-5毫米。再找一块海绵,用剪刀剪成小块,其大小以塞进坠的孔内掉不出来为宜。垂钓时,根据季节、鱼种不同和水域情况,将海绵前上不同的诱鱼刑(各种鱼饵添加剂或食用香符、曲酒等),再将海绵塞进坠的孔内。在上鱼、换饵收竿时重新换上一块蘸有诱色剂的海绵。经过垂钓实践效果明显,特别是用串构或散约垂钓效果更佳。海竿垂钓诱鱼坠@刘奎柱!河北献县  相似文献   

4.
海竿远投炸弹钩原组装法是主线穿空心坠后打死结环,在环上挂炸弹钩。在实践中我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抛投中铅坠和炸弹飞进时相互干扰,落水后炸弹钩和坠缠绕在一起,妨碍鱼吃钩后竿线的灵敏度;二是遇到有淤泥的水底,铅坠把炸弹钩拉到泥里,鱼难吃到饵钩。两者对钓获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读了《中国钓鱼》杂志总第25期陈新琛同志的《海竿与铅坠》及总第41期赵承模同志《海竿用哪种铅坠好》两文,很受启发。我在海竿垂钓中,空心死坠和空心活坠都曾使用过。正像陈、赵两文介绍的那样,空心死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钓线“弧垂”的影响,鱼吞钩后信息反应较快,表现在竿尖上是立即点动或低头。不足之处是提竿时间稍晚容易跑鱼。空心活坠虽然能解决提竿晚易  相似文献   

6.
湖南钓友李菁华问:在水底淤泥较厚的水域垂钓时能否使用炸弹钩?用哪些方法较好? 答:在水底淤泥较厚的地方垂钓,可以使用炸弹钩,不过在钓具、钩饵及操作方面应作些调整。从钓具上说,如用海竿配炸弹钩时,所用的坠宜用片状坠,它入水时受水的阻力大,不致深沉泥层。又由于水底有泥,坠、饵不易移位,所以可用较轻的坠。炸弹钩的脑  相似文献   

7.
王大禄 《钓鱼》2007,(8S):26-27
一般认为,相对手竿来说,用海竿钓鱼上鱼慢,投钩饵次数少,灵敏度不佳,见效慢,上钩率差一些。自塘竞技,半天时间,一支手竿投钩饵次数可达数十次甚至数百次,而海竿,抛投钩饵次数不超过十次,其钓获量往往远远不如手竿钓获量。加之海竿操作较手竿复杂,饵料用量大大超过手竿,携带也不如手竿轻便,给垂钓带来诸多不便,因而,除比赛外,  相似文献   

8.
很多湖泊水库,由于建库年代久远,水底腐殖质和有机物较多,加之日复一日的沉淀和积累,使水下形成了很厚的淤泥。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湖泊和水库的老河道(未建库时就有的旧河道)既是窝藏大鱼好地方,又是淤泥深厚的地方。平时用手竿钓鱼尚可,一旦使用海竿炸弹钩钓鱼时,会因铅坠和团饵的重量关系,使钩饵铅坠陷入泥中,失去了诱鱼的效力。如何在有淤泥的钓点钓鱼?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的钓迷。笔者根据过去的垂钓实践总结出:有淤泥的钓点同样可以钓获鱼。但必须方法得当,确保钩饵不陷入泥中,你就成功一半。这三种钓法,具体如下:一、使用轻坠。在原来正…  相似文献   

9.
空心活坠一般较多用在海竿底钓上,拉砣钓法也常用。一般的组合为主线上穿活坠,主线末端拴结止节,结止节后挂钩。坠子可在结止节前的任何一处滑动,此谓之空心活坠。而在空心坠两头都缚有结止节的(距离不等)叫空心死坠,与前者有根本的区别。笔者使用空心活坠垂钓已有多年了,一直对鱼吃饵所出现的回线现象(即送线,有时大送线)疑惑不解,始终找不到一种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看,这种回线现象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线从坠孔中穿行而过,当鱼中钩时,无论其朝哪个方向游动,拉力通过坠孔反应到竿梢上,应该是使竿梢下弯才对,绝不应该出…  相似文献   

10.
所谓海竿软线是指渔线、饵坠抛出后,渔线与竿尖保持一种松弛状态,鱼吸食时,垂钓者以渔线的起伏、移动掌握提竿时机。通常情况下,海竿垂钓时线与竿尖成一种拉紧(直)状态,鱼摄食时以竿尖的抖动及弯竿、拖竿等反应来掌握提竿时机的。其优点就在于是以线的  相似文献   

11.
张忠江 《钓鱼》2009,(5):49-49
以前使用海竿炸弹钩垂钓时,为防止因紧钱或风吹线造成炸弹钩饵产生位移,一般会增加配重,以便抛的远。我地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在海竿主线±穿枚扁圆形通心铅坠,然后在主线端系一个套扣与炸弹钩的连接环连接。  相似文献   

12.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一、改进钓组将炸弹钩的五个短钩剪掉,保留弹簧,另在弹簧中间加一长钩,两钩相差2厘米,装饵时不要将钩埋入饵中。铅坠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圆锥体,中间钻0.25~0.3…  相似文献   

13.
巧用炸弹钩     
符兴肃 《钓鱼》2009,(4):49-49
海竿装上炸弹钩,由于钩多,诱钓合一,抛得远,因此很适合在江河水库里钓大鱼。底钓时,一般都是在钓线上先穿一个大活坠,然后紧挨着坠挂上炸弹钩。这种钓法有两个缺点:第一,饵团投出后横卧在水底,有半数钩被压在泥沙里,只有嵌在饵团上半部的钩才有中鱼的可能(图一);第二,收线换饵时钓线被坠压在水底,钩只能随坠沿水底滑行。  相似文献   

14.
一、竿、线、钩、坠的选择 钓竿采用手竿或海竿。手竿宜选用4~6米长的中硬调竿,配3.5号的主钓线,钓钩用无锡产绿波317~318或相似的长柄鱼钩。海竿垂钓用串钩较好,它便于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容易缠绕,还能提高上鱼率。组装串钩如用4号线为主线,宜用3号线为脑  相似文献   

15.
江西钓友刘万如来信称:用飞钩定点钓浮时飞在外边的钩子经常与主线或脑线搭挂,影响很大。怎样解决,求答?用海竿配硬脑线组钩,用硬饵团装成飞钩,再配以死漂活坠,这就是飞钩定点钓浮全部钓具的配置方法。此法是钓取鲢鳙鱼的重要钓技。但是这种用飞钩装饵钓浮的方法由于裸钩悬在饵团之外,在使用中最易发生钩挂─-就是飞钩挂住主线或脑线,如果用飞钩钓底,或以饵代坠自由钓浮,则不易产生钩挂。现在我们一道来探讨挂钩的成因及解决的方法。飞钩钓浮产生拴线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钓具组装匹配不当;二是操作欠妥。先从海竿用飞钩钓浮…  相似文献   

16.
姚远 《钓鱼》2014,(21):24-25
手竿绷尖钓法是由海竿底坠串钩和活坠爆炸钩的钓法演变而来,是指在手竿传统钓法和悬坠钓法的基础上,去掉浮漂,抛满竿,收紧钓线后通过观察竿尖点头的变化而判断提竿时机的一种钓法.本来此钓法主要是用于在自然水域因钓场环境特殊(如流水、钓点水位太深、大风、下雨)的情况下,而采用的一种极端的钓底栖鱼(包括半斤以上的鲫鱼、鲤鱼、草鱼等)的办法.但由于近年来自然垂钓水域的减少,黑坑池塘的增多,黑坑里的鱼类经过多次的垂钓之后警觉性会就会增加,悬坠钓法由于子线垂在水中,鱼就饵的时候容易因为触碰子线而产生警觉性,导致目标鱼没有明显的吃饵漂相.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15)
一般认为,相对手竿来说,用海竿钓鱼上鱼慢,投钩饵次数少,灵敏度不佳,见效慢,上钩率差一些。同塘竞技,半天时间,一支手竿投钩饵次数可达数十次甚至数百次,而海竿,抛投钩饵次数不超过十次,  相似文献   

18.
本人用海竿不足3年,为提高钓技时刻都在注意向实践探索、向钓友学习。在这当中,我发现在海竿的置竿操作方法上,有的人平置,有的人却立置。这使我产生的疑惑是:海竿的置竿方法与垂钓效果有没有关系?哪种置竿方法效果好?我曾就这个问题同一些人交谈过。作法来自认识。办法不同,认识当然也就不同。于是,我决定通过实际测试来解决这个问题:①测试用的钓具和钓饵:海竿4支,平撑、立撑竿架各2支,15克重圆锥形通心坠4枚,爆炸钩若干副,糟饵。②测试方法:4支海竿2支平置,竿子平放在平撑竿架上,竿线与地面平行。铃铛挂在绕线轮与竿尾…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用海竿以糠饼、糟食做爆炸饵垂钓大型鱼,我通常是在家里做好饵后带到钓场,但如何携带成型的爆炸饵是一个难题。如果  相似文献   

20.
手竿与爆炸钩的连接方式与通常使用海竿的方式一样。即在母线前端固定一个连接环,直接与爆炸钩相连接,只是不必用铅坠。 购买的爆炸钩一般有饵团架和5~6只钩,钓鲢鳙时,饵团上在饵架后,其它的鱼钩让它自然垂在饵团四周。饵团的大小如鸡蛋,以发酵后略带酸的饵团为好;饵团的粘度以能在水中徐徐散开,大约15~20分钟散尽为宜。这样的饵团在水中慢慢散开,饵料在水中呈雾状漂浮,能较快诱来鱼群。鱼一发现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