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幼时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此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那时的"她小心翼翼地点燃了手中的最后一根火柴,她看到了……",到今日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在语文的带领下,我不断成长,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队员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唱出了我们的心声:"爱我中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页篇章。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告诉我们:为国捐躯,死而无憾。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启迪我们:爱国、兴国是我们每一个中  相似文献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深刻的领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感伤时如梦的呓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生死不渝的信念。古诗蕴涵深刻,古诗大气磅  相似文献   

4.
有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相似文献   

5.
俺要死了,俺似乎看到无数死去的兄弟姐妹在向俺招手。不过,俺可不是技不如人被人打死的,为了俺的一世英名,正如老文所说的"鼠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为了还活着的众多的同类们的生命安全,俺还是要说一些话,这样俺也能死而无憾了。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用"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来赞誉某人学识渊博,学识怎么会用车载斗量呢?在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常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书写的材料,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就指竹片。用以书写的竹片叫"简",也叫"策";用于书写  相似文献   

7.
一、富含哲理,警策动人。古代诗文名句中有许多句子言简意赅,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顽强生命力的讴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诫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激励了千百万人对国家、民族的无限忠诚。 二、借物自喻,抒写胸襟。托物言志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如"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出自己的品格、情操的  相似文献   

8.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后有道"思考·探究"题:作者在第一部分中认为,假如文天祥在被抓的时候就死去,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但同时作者又说:"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从他的精神吸取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把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你认为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半夜醒来     
读点释迦牟尼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这是一种透彻直白;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一种洒脱不羁;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种昂扬悲壮。古往今来,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对生命的探求,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诗词,激发爱心1.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也一直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它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说自古以来,人终  相似文献   

11.
7月的一个下午,小记者班的同学去文天祥祠参观并且访问。 刚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文天祥祠”四个大字。中间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文天祥对自己的总结和赞赏。旁边有一首正气歌,共300多字,记载了十二位英雄的事迹。一展厅里有两尊文天祥的铜像,其中一个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字样。周围有他的文  相似文献   

12.
从幼时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此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那时的“她小心翼翼地点燃了手中的最后一根火柴,她看到了……”。到今日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在语文的带领下,我不断成长,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相似文献   

13.
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体现.具备家国情怀素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在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祥是中国历史上名的人物,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名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无论是在传统的史学作还是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上,天祥一直是被称颂的、完全被肯定的人物。但是我认为,对天祥不应过分称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眼中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齐民友 (1 - 1 )…………………………………面向未来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从数学教育谈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终身教授高文教授访谈录吕林海 (5- 1 )…杏 坛 春 秋留取丹心照汗青——杨之访谈木 玉 (1 - 7)…………………教学·研究·发现——徐沥泉访谈本 玉 (2 - 1 )………………数 学 教 育略谈提高数学教师的文化修养胡炳生 (5- 5)……实施数学情感教学的策略研究李国强 邵光华 (6- 1 )………………………新 秀 近 作对 2 1世纪初中数学教育的几点思考李昭平 (3- 1 )…………  相似文献   

16.
<正>出生于世界上,存在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现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没必要去仰视别人。你,就是一道风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上,传来掷地有声的怒吼。你,将生死置之度外,你义无反顾,一往直前。你留下的一颗丹心,  相似文献   

17.
碧血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人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惊人,南国发生的一件小事,几分钟就可以传到北境。网络信息媒体又是一个自由言论的平台。同样的事情,总有不同的评论。学生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群体,然而也是一个极其容易被人带上歧途的群体。在古代,我们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近代,我们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现代,我们有徒手接捧十一楼坠楼人而牺牲的大厦保安李国武。学生的理想信念、所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在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初步接触并逐渐形成的。在现代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丰富的新形势下,保持我们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句老话:不知荣辱者不能成人.知荣辱,是中华民族对做人的基本要求.古人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划分孰轻孰重的标准,是精神是否崇高.在这样的荣辱观指导下,中华儿女才有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信念;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才有了抛头颅、洒热血,捍卫民族独立领土完整的勇往直前;才有了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用生命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的无私无畏.  相似文献   

20.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