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测控系统在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其易遭受干扰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高温测控系统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及其主要干扰源、干扰种类和干扰现象,给出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抗干扰措施,对高温测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片机测控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然而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干扰信号。如不对这些信号采取适当的抑制措施,往往给系统造成误差,降低系统的品质,使系统失去正常的控制功能,甚至造成各种事故。 干扰源产生的干扰种类繁多,强度不一,随机性大,能够以各种方式进入控制系统。一个实用的微机控制系统,面对着强大的干扰环境,工作条件极为恶劣,若没有比较完善的抗干扰措施,要想使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是基于工业测控系统的应用实践,着重分析了单片机测控系统中干扰的来源及耦合的途径,然后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抗干扰方法。 1 干扰的来源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经常存在着电和磁的干扰,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防止干扰的不利影响,可以抑制干扰源,直接消除干扰的产生;采用切断电磁干扰的途径,消除干扰源和受控系统之间的耦合;或采用屏蔽的方法降低静电耦合和磁耦合的干扰幅度,以消除或减弱电磁干扰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系统正常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微机接口系统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抗干扰性能的优劣。尤其是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检测的应用场合,其周围环境比较恶劣,干扰源比较复杂,为了确保微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对干扰采取防护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微机接口系统中,干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电源干扰,地线和辐射干扰,I/O通道干扰。该针对以上干扰源介绍几种实用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电子压制式干扰源和预警机雷达电子对抗机理,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多电子压制式干扰源作用下预警机雷达对海上目标的协同探测能力。首先分析了信干比对预警机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根据多点干扰源对预警机雷达的空间干扰原理,进而建立了多干扰源对多预警机雷达的干扰功率模型,得到了预警机对海上目标的探测概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显示了多干扰源电子压制式干扰的作用规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微机测控系统由于其测控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控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号干扰。由于干扰的类型以及干扰的传播途径不同,因此根据抗干扰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的干扰应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发展方向,并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的措施进行分析,针对供电干扰、过程通道干扰和场干扰三个干扰源入手,就如何从软件技术方面提出一些抗干扰的建议.希望对今后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的途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微机测控系统由于其测控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控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号干扰。由于干扰的类型以及干扰的传播途径不同,因此根据抗干扰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的干扰应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9.
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噪声干扰源,干扰的耦合方式,以及最新的抗干扰技术.包括采用软件措施、硬件措施、单片机本身自带的抗干扰措施等,减少对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干扰,保持系统工作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加强单片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单片机系统产生干扰的因素 ,并针对干扰源、传播途径、敏感设备等主要因素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单片机系统软硬件抗干扰技术设计方法 ,对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啸 《宜春学院学报》2002,24(6):22-23,28
从提高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出发,讨论了各种干扰源的特点及其分类;分析了干扰如何进入系统,和常用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微处理器及微机应用系统发展迅速,微机在工矿企业应用愈加广泛。但由于微机运行的工业现场环境较差,强电干扰严重,这就要求微机测控系统应有较强的可靠性,否则测控系统一旦出现测控失灵,会造成生产过程混乱,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提高测控系统的可靠性显得尤...  相似文献   

13.
单片机控制系统在使用中存在大量的干扰源,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本文分析了干扰产生的途径及软件和硬件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PLC期间也会存在信号干扰,并且存在多样化的干扰源,通过某些方式对PLC控制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情况。为了确保PLC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其进行抗干扰处理,主要通过"应用屏蔽措施"、"正确的接地和搭接"、"合理的选择PLC系统中的设备"、"采用滤波技术"和"正确的使用电缆敷设"几个方面解决PLC控制系统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数控机床正常工作的干扰源的种类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控机床抗干扰措施,主要包括:降低或消除干扰源的干扰;电源抗干扰;正确接地;通过屏蔽、滤波或隔离切断干扰路径;采取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布线等。旨在对数控机床抗干扰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徽型机实时七 制系统中的各种干扰源及其耦合方式。分析过 程通道干扰及其由硬件采取的抗干扰各种措众 并且较详细地介绍了软件对干扰引起的数据杀 集的误差,程序运行失常,控制状态失灵所采 取灼对笠。  相似文献   

17.
电教设备中的干扰抑制及接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干扰源和干扰抑制 (一)干扰源 一般而言,除有用的信号之外,其它任何对系统有不良作用的噪声信号,都视为干扰源,必须予以抑制或消除。干扰源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电教设备产生的干扰包括工频于扰、开关干扰、射频干扰,以及由于设备接地不当和线路之间相互耦合而形成的干扰,它们主要表现为电阻耦合。容性耦合。感性耦合和电磁场辐射四种形式,其中前三种是主要干扰形式。 电阻耦合是由于公共接地线并非理想的纯导线,存在一定的电阻,即使是很小的电阻,导线上也存在电压降。各电路实际接地电压都受到其它电路电流的影响,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和电子设备或系统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使得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各种设备或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电磁兼容进行概述,详细分析干扰源、干扰的传递途径,并介绍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各种措施及其原理,以期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微型机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干扰源及其耦合方式。分析过程通过干扰及共由硬件采取的抗干扰各种措施,并且较详细地介绍了软件对干扰引起的数据采集的误差,程序运行失常,控制状态失灵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基于AT91SAM9263开发板的嵌入式测控系统中,系统运行时,由于内外各种干扰,可能造成软件的异常跳转,从而形成非设计的软件跑飞,功能失效。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高嵌入式测控系统抗干扰能力,在对具体实例进行原因分析后,对9263软件看门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在系统发生错误时,通过看门狗对系统复位。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干扰问题带来的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