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絮阁》和《水斗》从宫调上看,后者借鉴前者使用黄钟宫及正工调;在曲牌运用上,两者同样使用南北合套【醉花阴】套曲,并且是对原北套【醉花阴】套曲及南套【画眉序】套曲的重新删改组合,同时在人物唱作分工,《水斗》和《絮阁》都同样是主角唱北曲部分,其他配角唱南曲部分;从文本本身看,《水斗》的字词、句式有很多与《絮阁》相似甚至一致,并且都使用萧豪韵;在情节矛盾安排,两者同样是大矛盾附带小矛盾;而戏剧舞台结构上,《水斗》和《絮阁》都属于群戏,两者的人物站位也基本是三角形结构。由此可见,《雷峰塔·水斗》受到了《长生殿·絮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小说单元中,录有鲁迅的《药》和叶圣陶的《夜》。这两篇小说分别写于 1919年、 1927年,时间前后相隔 8年之久,但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一、小说取材   这两篇小说均取材于重大政治事件,都描绘了革命低潮时期的中国社会。《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中徐锡麟、秋瑾被害;《夜》则反映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而作家们也正是以敏锐的目光,犀利的笔,关注生活,反映生活,探寻中国的前路。   二、标题艺术   《药》《夜》都是一字标题,简洁至极而又意味深长。这两个标题都虚实结合,富…  相似文献   

3.
《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月牙儿》都是在叙写女性的故事,以女性为主体,描写她们生活中的感情,心理活动及行为。《莎菲女士的日记》偏重写爱情心理,而《月牙儿》重于写生活及人生经历.两者有异有同。当然,首先两者的写《莎菲女士的日记》作主体就有不同,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男性对女性的叙写多半是想象,而女性相对更了解女性,所以两者的偏重与情感倾向都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两者可能有共鸣之处,但在叙写方式、内容,以及人物的情感倾向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废都》与《暂坐》都是贾平凹城市题材的、具有鲜明《红楼梦》色彩的长篇佳作,但两者文本差异巨大,所思考的问题也不具有延续性。两者都写身处社会关系之网中自我的“非我状态”,出发点相似,《废都》以庄之蝶反省作家自身心灵处境,积聚破而后立的勇气;《暂坐》则以海若众女,思考人类性的问题,即现代性带来的伦理疑难。对《废都》与《暂坐》的对照性分析,可廓清关于《废都》的种种误解,亦可呈现出多年思想漂移后,作家在《暂坐》中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5.
《左传》与《易林》时代相隔遥远,性质截然不同,但两者均涉及到《周易》,且在易学思维上两者能紧密地契合。这种契合体现在四个方面:阴阳观念上的合拍;占筮方法上的续用;取象方法上的沿袭;八卦逸象上的继承,从中可以看出《左传》在西汉中叶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罗贯中名本,钱唐人,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他做的小说很多,可惜现在只剩了四种。而此四种又多经后人乱改,已非本来面目了。——因为中国人向来以小说为无足轻重,不似经书,所以多喜欢随便改动它——至于贯中生平之事迹,我们现在也无从而知,有的说他因为作了水浒,他的子孙三代都是哑巴,那可也是一种瑶言。贯中的四种小说,就是:一、《三国演义》;二、《水浒传》;三、《隋唐志传》;四、《北宋三遂平妖传》。《北宋三遂平妖传》,是记贝州王则借妖术作乱的事情,平他的有三个人,其名字皆有一“遂”字,所以称“三遂平妖”。《隋唐志传》是叙自隋禅位,以至唐明皇的事情。——这两种书的构造和文章都不甚好,在社会上也不盛行;最盛行,而且最有势力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描写世情的长篇小说,它的宝贵价值已为中外许多学者以及研究著作和辞书所肯定。《金瓶梅》面世后,一些续作连连写出,接踵而来。清人丁耀亢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2年)写出了一部《续金瓶梅》;到了康熙年间,四桥居士将《续金瓶梅》删改为《隔帘花影》,全称是《新镌古本批评三世报隔帘花影》。这两部书都是刊刻的了。大约从嘉庆末至道光元年(约1820——1821年),讷音居士写作并完成了《三续金瓶梅》。但此书只是手抄本,从未付刻过。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就弥足珍贵了。及至民国四年(1915年),有一种小说名为《金屋梦》者,在《莺花》杂志上连载,后抽印成单行本,署“编辑者梦笔生”。这实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分析】《桥之思》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散文诗,叙述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重点是由桥引发心智上的联想。抒发了大家对美好"心桥"的向往。【学情分析】根据本地区地理特征,学生对桥的各种造型与材质比较熟悉,便于开展教学;学生具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学生的朗读与理解能力有一定基础,以上条件均为学生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体会作  相似文献   

9.
宋玉的《九辩》与屈原的《九歌》虽都是以骚体形式委婉巧妙地抒发伤己不遇之情怀,然而两者在抒情方式、思想内容、体裁等方面有不同。在抒情方式上,二者与古乐的结合程度不同,描写的侧重点亦有别;在思想内容上,虽同为伤己之曲,《九歌》的自荐意味更浓厚;在体裁上,《九歌》是典型的骚体,《九辩》则更趋于向赋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清初剧坛上,有两部不朽的历史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这两部剧本产生于同一时代,都为清朝初年,面对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大体一致,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两者都是采用了历史题材的悲剧,都将政治主题与爱情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都写了一段经典的男女爱情故事,贯穿全文的线索都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定情信物等等。尽管如此,两者还是存在差别的,如两者具有不同的悲剧结局,爱情与政治主题所占比重各有不同,性爱和义理在情感中的表现也各有侧重等等。  相似文献   

11.
《莺莺传》与《春香传》是中韩两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春香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莺莺传》的叙述内容和叙述模式有接受。两者都描写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两篇故事的结局却是一分一合。两者之所以有结局差异主要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背景的不同,两部作品在思想倾向以及人物性格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搭纸桥》是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力学单元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纸桥的形状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的道理,从而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力学知识。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桥a.用电教媒体展示各种桥。b.用学生的亲身经历说说你还见过哪些桥?桥面的形状又是怎样的?c.分析、归纳各种桥都有相同的组成部分:桥面和桥墩。学生对画面展示的各种桥非常感兴趣,但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叙述桥面形状,经过点拨,能一边用简单图形勾画形状一边起名字,如公园里的石桥是拱形,天津的解放桥是凹形,八里台…  相似文献   

13.
初中第二册课本中,《夜走灵官峡》、《小桔灯》、《最后一课》、《社戏》四篇都是以描写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的记叙文。现在初一年级的学生也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因此《夜走灵官峡》中机灵、倔强的成渝;《小桔灯》中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最后一课》中天真、单纯的小弗朗士;《社戏》中朴实、热情的双喜、阿发等,都是同学们喜爱的形象。根据这一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分年级要求,将这四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来教学,能激起童心的浪花,加强教学的效果。(后三篇原来就是一个单元,只要将《夜走灵官峡》与《母亲》对调即可。)  相似文献   

14.
游历小说以其独特的内容一直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分别是英语文和华语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游历小说,尽管它们产生于迥然不同的社会背景,并且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法和中心思想,但是两者都有游历小说共有的空间性。二者有三点异同:不同的空间转移;对陌生空间陌生化的解读;对不同的理想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从《惨世界》到《黑天国》──论陈独秀的小说创作钟扬一论陈独秀的小说创作,听起来题目查大,然而落到实处,只有两部作品可谈,而且两者都是“半部书”。一为仅成四回的《黑天国》,一为改译未竟的《惨世界》。《惨世界》是雨果《悲惨世界》最早的中译本。它初名《惨社...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固体和液体》。由于本单元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都是围绕固体和液体多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的。与其将固体和液体分散教学,还不如将两者整合起来进行比较学习。如把《认识固体》、《认识液体》整合在一起,变成《认识固体和液体》,这样学生在本单元学习的开始阶段,  相似文献   

17.
《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及《少司命》,都是写爱情生活的优美诗篇.由于在神的世界里,这四篇祭歌中的主人公,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职司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因而他们的性格是各异的.他们在爱情的历程上都是坎坷不平的,都是与各自的恋人长期分离,最终未能晤面的.这四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说  相似文献   

18.
《废都》和《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两部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两者在情欲叙事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废都》的情欲叙事流于直白化,感官化,粗俗化;《白鹿原》的情欲叙事蕴蓄着浓厚的文化意味和道德评判,富于选择性和审美性。后者为情欲叙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自古以来,以桥为写作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但这些作品都有各自的特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以“桥”为写作对象,但在表达方面、体栽方面、主题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通过对赵州桥和芦沟桥科学而生动的说明,达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桥形优美,形式多样,结构坚固,到处都有,历史悠久,有许多惊人的杰作,以及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巴黎的桥》是否仅仅在于说明巴黎的桥的特点?还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一个什么道理?文中还描写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枫丹白露、凡尔赛宫这些名胜古迹,描写了巴黎的发源地,描写了巴黎的桥的雄姿,桥上桥下的游人,还联系到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常被人称做集体创作型小说,根据它们各自的成书过程来看其共同点有四:这些小说都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化而最终成书;这三部小说的基本框架、人物都通过宋元时期的话本作品、戏剧作品确定的,它们可以说是小说的雏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不断积累、发展的;这些小说的创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由此我们可以称其为集体创作型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