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曾听过一句玩笑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还是不行,就看我看你行不行!”细品之下,觉得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尤其是放在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白秋力 《成才之路》2014,(12):30-30
北京光明小学教给学生的八句“我能行”是这样说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相似文献   

3.
曾听过一句玩笑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还是不行,就看我看你行不行!“细品之下,觉得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尤其是放在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的偶遇中,和已做教育行政领导的同事谈到一起共事过的另一个同事。我说,他发展得很好,现在已经做中层管理者了,领导却惊讶地说:“我在时他的教学可不行!”很显然,这个领导依旧保留当年的“初始状态”,用“定格”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人。不能说所有的领导都是这样的,但由此推及到我们的老师,和这位领导的观念和意识相像者,大有人在。只要你稍稍留心,  相似文献   

5.
有个后进生非常喜欢狗,平常对家里养的狗观察得非常仔细,狗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行为特征,他都了如指掌。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自选题作文。他写了一篇《我和我的小花狗》,描写细腻,生动有趣,文笔流畅,获得了成功。教师压根儿没想到是这位学生自己做的,总认为是他从别人那里抄袭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这位教师用“老眼光”看待学生,患有“印象病”,凭过去的“印象”来臆断现在的表现。我们做班主任工作,一定要警惕“印象病”的产生,否则会误人子弟。那么应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呢?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赞扬     
我站在讲台前,看了看坐在下面的学生,准备打开这个小纸盒。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学生们都放下手中的笔,眼光“刷”地全盯在这个纸盒上,眼光里是按捺不住的期待和激动。他们都在等待着小纸盒飞出对自己的赞扬。我打开一张小纸条读了起来:“今天我看到饮水机旁小桶里的水满了,又是朱云同学把它倒掉的,他很热爱劳动。”我抬头看见朱云的脸红红的,他的身子坐得更直了。我又打开一张读了起来:“今天徐悦骂人的话少了些,希望他彻底改掉说脏话的坏习惯。”我看看他笑着说:“你看,同学们对你提出了希望,相信下次同学们会说你不骂人了。”他不好意…  相似文献   

7.
乐伟国 《双语学习》2012,(10):14-14
谦虚谨慎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待别人的夸奖,我们会说:“哪里,哪里,做得还不好。”、“你过奖了。”、“不,我不行。”、“你太客气了。”等等。因为在我们国家,越是推辞越能显示自己的谦虚,这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处世方式。  相似文献   

8.
俞群 《幼儿教育》2000,(12):35-35
家长的问题:我的孩子已满四岁了,各方面的发展都不错,尤其是口语表达,反应很快,讲起来振振有词,有时连大人也说不过他。比如,我们平时老教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有一天吃完饭,碗筷太多,我请他帮忙收拾一下,他没有动,却反问我:“妈妈,你不是说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吗?”问得我哑口无言。而在他需要你帮忙时,比如收玩具,他会说:“妈  相似文献   

9.
别人都说这个班的学生喜欢作怪,我看这个班的家长更怪。前些天,我本打算和小乐的家长好好谈谈,商量一下怎样帮小乐把物理成绩赶上来。不料他妈妈到学校后居然劝我说:“老师,我知道你很有责任心。不过,我的孩子我自己知道,你别白操心了,他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你看,这哪像一位母亲该说的话?再说说昨天,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七年级的一堂作文课,我板书题目后,就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等方面给学生作一番写作指导。突然,一位学生冒出一句:“老师,你讲得是很好,但你能写一篇文章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吗?”我的心不禁一颤:多么直爽的学生啊!说得很有道理,讲得好还不如写得好。于是,我一口许诺:“好吧,我们一起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时间过得很快,不到30分钟,我就把这篇作文写好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欣赏欣赏”。于是,我大声地朗读起来,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一天晚上刚刚吃完晚饭,一个朋友来电话,因为一点琐事絮絮地说了很长时间。等我撂下电话,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孩子刚刚看完动画片。我原想今天给孩子好好洗个盆浴,就说:“我收拾一下,你自己先去放水泡着,一会儿我就去帮你洗澡。”孩子说:“不,我要等妈妈陪我。”他一边说一边连打了两个哈欠。看着他有点困了,我很不耐烦,说道:“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先做一下怎么就不行呢?”孩子看我有点生气了,不再说话,磨磨蹭蹭地动起来。等我做完了手边的家务到卫生间一看,他正在慢腾腾地脱衣服,还没开始放水呢。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善于借助自己“不知道”的契机,在推动自己思考钻研的同时,将学生们的创造力唤醒激活起来。有一次,一个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分量的问题,自己一时确实回答不了,就作了这样的处理:“你提的问题真够厉害,我还真回答不上来。你看这样行不行?课后我们分头找资料或者问人,比一比,看谁首先找到答案。”那学生受命而归,第二天一早便兴冲冲地拿来了他的答案。我问:“你是问人的还是自己找资料的?”他不无得意地说,自个儿找的资料!我又及时肯定道:“你远比我强,我可是问了别人才搞清楚的。”那学生前来报…  相似文献   

13.
刘小阳 《湖南教育》2002,(10):52-52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作文课上总是长吁短叹,抓耳挠腮,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下课铃声一响,他便猴精似的蹿到会写作文的同学面前,抢过作文,嘴里说:“欣赏,欣赏。”“借鉴,借鉴。”然后面露喜色,七拼八凑,草草完成任务。有一天,他主动送日记给我检查(我要求学生写日记,送不送给老师检查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一看,日记内容还比较丰富,也有些深度。我当即在文后批阅:“你的日记写得这么棒,老师在内心深处为你高兴。此篇日记颇有深度,祝贺你成了生活的有心人。老师期待你下一次佳作的出现。”接连几天,他都主动送日记给我看,但…  相似文献   

14.
问:静子姐姐,你好!我现在有个习惯,经常把作业给同学抄。我非常不愿意自己这样做,但如果不给那个同学抄他就会说我自私。我很想改掉这个坏习惯,可是怎么也改不了。我该怎么办呢?(小灵)梁嘉卉:给别人抄作业就等于害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给他抄作业,他自己没有学到知识,等他长大之后什么工作也没找到时,你不是害了他吗?即使他说你自私也不用理他,别人怎么说都不必在乎,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自己。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正为别人好的话,就不要给他抄作业。(嘉卉同学看得还挺远的啊!)梁彩云:如果是我,我会对那个同学说…  相似文献   

15.
殷茵 《早期教育》2001,(11):15-15
一天我在整理橱柜,妍妍指着一叠厚厚的家园联系册问我:“殷老师,这本本子我一直要带回家给妈妈看的。”我笑着对她说:“对啊,上面是老师对你要说的话,也有妈妈对你说的话。”“啊!妈妈都说了些什么?”妍妍关心了起来。我放下手中的事情,找出妍妍的家园联系册给她念了起来:“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很爱帮助别人,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  相似文献   

16.
儿子很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但是碰到困难却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每次和儿子一起做玩具的过程,就是母子俩斗智斗勇的过程。有一次,我们做照相机需要剪硬纸板。儿子剪起来很费力,剪着剪着就撂挑子。他先来软的:“妈妈,你帮我一下,我剪得不齐。”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一会我帮着修一下。”他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气呼呼地把剪刀一放,宣布他不干了。我说:“那要不我们就不做了?”“不行,你给我做!”“我们可是说好一起做的!”我知道他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孩子。果然,他眼泪汪汪地又拿起剪刀了,一边剪一边“威胁”我:“妈妈,你太不…  相似文献   

17.
我刚来到学校就听人说李茜不念书了 因为她觉得同学们看不起 ,她 想想自己 又何尝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常希望自己 走自己的路。 , ? “让别人去说吧 可怎么也做不到 正在慢慢成熟的我们越来越在乎别 ”, 。人的眼光 可我们却也真的清清楚楚地明白 我们是来学习 而不是 。 : ,来做样子让别人欣赏的 可是 我们到底是为什么 。, ? 听了她带刺的话 我觉得很悲哀 我没想到分数像一堵厚厚的 , 。墙 把我和同学们分隔得如此遥远 父母的希望 老师的期盼 使我 , …  相似文献   

18.
雨声 《家教指南》2005,(1):61-62
“爸爸妈妈:在你们面前我真的说不出话,只有给你们写信了……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好,你们又在一旁讽刺我,说我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没有老张家的孩子行,好像我是个废物。我真恨不得把他一刀杀了!连你们都对自己的儿子失去了信心、希望,那别人会怎么看我呢?我不想在否定中长大!”这是一个高一学生写给父母的信。  相似文献   

19.
接新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叫起张君同学回答问题。这是一个眼睛不大、嘴唇略厚的小男孩,他不情愿地站起来,嘴里嗫嚅着,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倒是别的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我!”这样一来,他把头垂得更低了。我只好叫另外一个学生回答了刚才的问题。下课了,我走到他座位旁,悄悄地问:“你不会我提的那个问题吗?”他摇摇头,低声说:“我害怕。”“怕什么?”还没等他说话,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抢着说:“老师,他特胆小。他以前回答问题也这样。”渐渐地,我还发现课间他总爱一个人远远地看别人玩,全然没有儿童生…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4岁半了,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动手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偏弱一些。在幼儿园里,老师说他不愿做手工,也不愿拍皮球、做操,每次活动时他都躲得远远的,自己管自己玩。回到家里,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做得不好,别人会笑话我的。”有时他在我面前说了一些有趣的话,我会忍不住告诉他爸爸和别人,他也会不高兴,说:“妈妈总是笑话我,我不愿意你把我说的话告诉别人。”我听了后感到莫名奇妙。还有一次他看别的小孩子在游泳,他露出了羡慕的神色。我说:“妈妈也带你去学游泳吧!”他说:“我现在不去,等他们走了我再去。”“为什么?”“我怕他们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