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的大幅度提升,出现了全国性的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感受到了办学的危机,必须在原有的高招模式下,调整与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逐步扩大中职学生“推荐免试”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将“注册入学”作为中职学生对应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途径,建立起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有机衔接的办学机制,使高职院校获得充裕而稳定的生源。  相似文献   

2.
2011年,江苏省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措施,其对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促进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战略,赋予学生入学选择权以及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注册入学还面临社会各界存有疑虑,招生存在不正当竞争,注册入学方案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注册入学实施效果,只有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保障注册入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2011年我省开始试点高职注册入学。高职注册入学,可以认为是应对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一个举措,对泉州高职院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者认为泉州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泉州高职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了泉州高职教育的现状后,作者分析了注册入学对泉州高职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泉州高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排除注册入学、提前录取两个因素,在不分批次,不分公办民办的前提下,选取最高分、最低分、平行志愿录取率和非服从志愿录取率4个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2011年76所高职招生情况分为5类。分析表明:面对生源减少,高职招生应考虑区域经济、扶持特殊教育、确保生源质量;与此同时,高职办学也要注意增强办学实力、重视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源状况及化解困局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开始逐年下降,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江苏开始试点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分类招生、注册入学等重大政策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及时应对生源危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分析现状、破解难题、探索新路、应对挑战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目前江苏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及其特点,理性地提出了实用、具体、可操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4年,我区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试点工作,进一步放宽高职院校招生尺度,在普通高考录取结束后,区内具有相关资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可视生源和高职高专招生计划完成情况,让当年未被录取的考生直接到学校注册入学。据了解,此项工作先在区内具有相关资质的12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具体名单见本页表格)进行试点。为了做好该项工作,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李智水 《成人教育》2012,32(12):64-65
当前随着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日益受到生源瓶颈的制约。通过对江苏农业高职院校生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时下江苏高中阶段教育生源的减少,以及江苏在高职院校中开始实施的注册入学制度,对江苏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生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基本困境,以此调查为基础,理性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源荒”使高职院校面临诸多困境,出现“生源荒”的主要原因是生源减少招生计划增多、高职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职录取批次兜底、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特色不鲜明等.面对“生源荒”,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思路、搞好办学定位、加快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特色发展、提高管理效益、敞开高职大门、扩大生源范围等,从而破解“生源荒”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顾娟 《考试周刊》2013,(99):1-2
如今.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在注册入学制度下。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学业考核评价制度表现出诸多弊端,它背离了高职教育的特点.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结合学生生源情况,配备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学生学业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和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大对高职学生考核改革力度,加强策略研究,建立科学的高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既能避免学生考核的片面性。又能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达到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起,江苏省在部分高职院校中试行了注册入学制度,这一录取模式使参与试点学校的生源及学习基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比非注册入学与注册入学两种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所录取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探讨了应从重设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伴随着生源的减少和注册入学制度的逐渐推行,公办民办院校间的生源竞争几近白热化。民办院校如何积极应对,在残酷的生源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本文试结合工作实际,对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探究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2.
曾朝霞 《职教论坛》2012,(16):76-79
“注册入学”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使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二是促进高招公平公正;三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至少在短期内会对高职院校的声誉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其生源;二是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招生的混乱,给高职院校原有招生秩序带来冲击;三是会使人们对高职的教育质量产生疑虑.假如全面实施“注册入学”,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契机,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个转折点,深入改革,实现飞跃.一是科学设置“注册入学”“门槛”,使其成为有条件选择;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督查,促使“注册入学”后的教育质量真正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2014年,广西将对普通高考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录取进行改革,对区内招收高职专业的民办高等学校试行注册入学,即在2014年普通高考统考录取结束后,视生源和高职高专计划完成情况,民办高等学校可以让未被录取的考生直接到该校注册入学。近日,2014年广西高职高专招生宣传暨示范性院校单独招生宣传"大篷车活动"启动,区内的28所高职高专院校参与了活动。记者了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中职"生源大战"早为公众熟知,无须多言.如今高职招生形势也不容乐观,仅以2011年为例,堪称生源大省的山东省高职生源缺口4万人,相当于年招生规模达2000人的20所院校"颗粒无收";而素有全国高职教育"排头兵"之称的江苏省,2011年高职院校的录取线竟比本三院校低了102分,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实行"注册入学",也没能如愿"吃饱".  相似文献   

15.
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化使得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近年来由于生源不断下降,各高职院校为了能完成自己的招生计划,出现了各种合作办学、合作培养。中职对口注册入学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但由于这一群体心智还不是成熟,违纪频繁,毫无原则,毫无诚信。本文分析了该群体违纪成因以及他们对待违纪的态度,笔者针对他们的违纪成因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及建议,以供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该群体。  相似文献   

16.
《现代技能开发》2013,(3):124-124
福建省教育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严格审查中职新生入学资格,不得采取校校联合形式举办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严禁将高考复读生、短期培训学员及高职院校自考生等注册为中职学籍,严禁借校企合作等名义收集生源信息进行虚假注册学籍等违规招生行为。  相似文献   

17.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使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提前自主招生、高招录取等几种生源类型并存,但学生管理问题因此凸显。文章建议高职院校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宗旨,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多途径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以顶层设计为起点,完善学生管理的机制建设,提高育人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26):153-154
注册入学制度的实行给民办高职院校的建筑力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力学课程重要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分层教学、增加实训环节、开展力学趣味竞赛、运用微课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手段来提高"建筑力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快速变革、政法系统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面临着计算机类专业生源萎缩、注册入学试点等压力。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制定政法警察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职业化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将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提上日程,将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办学灵活性。在看到其快速进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不足的一面。高职院校平稳发展需要明确的办学方向,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的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