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青海汉语方言古今声调作了全面的比较.在比较表中列出了清、次清、全浊、次浊,分析了影响变化的条件,归纳出青海汉语方言古今声调的变化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阴阳.列举了例外字,探讨了青海汉语方言由于长期受民族语言(如藏语等)的影响而逐渐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古典诗词韵文的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个平仄问题。众所周知,所谓平,就是指古平声调,所谓仄,就是指古上、去、入等声调。由于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古今声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相似文献   

3.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马燕华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概述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这是因为它是从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汉语声调分阴阳,因此,也就沿用了古四声的...  相似文献   

4.
上古声调的研究大致可以为分为三个阶段:是否有声调、有几个声调、声调的分类。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上古声调研究的最新水平,原则上可以接受。但是,其中上古的平声与上声有长短的区别和入声分为长入与短入两类的观点,值得商榷,本文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省长治市城东桃园村不同年龄组的发音人语音的声学考察 ,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发音人的声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是阴平和阳平分为两种情况 :a .五十岁以上的发音人平分阴阳 ,b .五十岁以下的发音人阴平阳平的调型很相似 ,似有合流的倾向 ;二是五十岁以下发音人阳上与阴去、阳去调型很相似 ,似有逐渐合流的倾向 ;三是从五十岁以上年龄组到二十岁以下年龄组 ,发音人的入声读音加长 ,似有逐渐舒声化的倾向。文章认为年龄和普通话这两个社会变项是影响语言变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古声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否有声调、有几个声调、声调的分类。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上古声调研究的最新水平,原则上可以接受。但是,其中上古的平声与上声有长短的区别和入声分为长入与短入两类的观点,值得商榷,本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翁慧珊 《文教资料》2014,(10):21-22
粤语有九个声调在方言学学术界里是众所周知的,除了平、上、去、入各有阴阳调之外,阴入声还延伸出一个声调,因此把阴入分为“上阴入”和“下阴入”。马来西亚的粤语,在声母、韵母方面与广州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唯声调方面有了简化的迹象,即从原本的九个声调简化成七个,当中以阳上调的消失最明显,主要原因是受到当地语言——马来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变化起着区别语意的重要作用。声调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四声调的掌握不仅关乎留学生所说的汉语是否地道,而且决定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本文对2015年之前发表在语言类期刊上的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归纳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难点和当前的教学策略,并指出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上古有没有声调、声调有几个、每个声调的具体调值是怎样的,古音学家意见最为分歧,难以有比较一致、可靠的看法.本文就上古声调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做了一番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10.
在冀鲁官话的保唐片,轻声前能分出阴去和阳去两类,以此为线索,调查有关方言情况,同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声调是否有过四声八类的分化、去声的演变过程以及入声演变的大致时间做一推测:历史上声调确实有过四声八类的分化;去声调经过了一个去声→阴去(清声母)和阳去(浊声母)→阴去(清声母)、阳去(浊声母去声和浊声母上声)→去声(浊声母清化)的演变过程;全浊入变舒声当在平分阴阳之后,次浊入变去声当在阴去、阳去合并之前,清入声的演变是最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方块汉字是一个音节。音节是汉语中最小的使用单位。构成这最小的使用单位有3种因素,就是声、韵、调。声是一个音节中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如“实施”的正确读音是Shishi,如果念成Shishi、Shishi、Shishi、Shishi,其含义就变成了o时势”、“史诗”、“逝世’”、“誓师”了。声调是普通话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手段。我认为,设计好声料练习是读准普通话声调的关键,有步聚地进行声调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调,提高普通话水平。一、读单音节字词。选四个声调都有的词组,如中国伟大、阴阳上…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对外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现代语文》2009,(11):117-119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调一直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近十年来发表在语言类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留学生声调习得研究的文章做了回顾,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归纳了留学生声调习得的研究方法、习得声调的顺序及出现的偏误类型和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沧州方言中,当一个孤立的音节,进入语言组合中时,有的保持原有声调不变,而有的声调则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与声调出现的语组和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字组结构,对声调变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二字组、三字组、四字组等几种字组结构出发,对沧州方言进行动态声调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声调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不被重视的原因,提出了"重视声调"的主张,并向普通话学习者提出了学好声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邓文靖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33-36,56
甘肃康乐话平声不分阴阳,是三声调方言。本文描写了康乐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讨论了变调的规律和轻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针对偏误和成因,本文还探讨了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纠正声调偏误的六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声调误读与声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调是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应试者的声调误读现象非常严重。这和应试者淡薄的语言规范化意识以及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系统上的相异性有关.在普通话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避免声调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甘肃天水方言平声不分阴阳,是三声调方言。本文描写了天水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讨论了变调的规律和轻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泰语声调教学是泰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因为泰语共有五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与汉语的四个声调是有区别的,而且泰语的第四声调在汉语的声调中没有相对应的调。因此,教师在泰语声调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泰语声调准确掌握的程度和泰语的拼读能力。本文的目的,是在对泰语声调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让中国的师生们能够把泰语声调教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泰语教学中。笔者主要以文献资料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泰语声调的重要性、泰语声调的基本知识、第二外语学习者泰语声调的教学方法和拼读规则以及泰语声调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和陈述,为泰语教师泰语声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语声调不仅仅具有区别语义的作用,对于外国人来说,它也是学好标准汉语的基础,本文以在俄罗斯讲授汉语声调为例,讲解笔者是如何进行阳平、上声以及轻声的声调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