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006年,浙江日报采访中心探索“经济新闻如何加强联动”的突破口,就选在报网互动上。与其他的报网互动报道相比,经济新闻的报网互动报道特点有:形式多样,互动中充分利用、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实效。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尝试了四种形式的报网联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8,(6):11-11
今年以来,杭报集团进一步强化业务创新探索。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从特色媒体走向品牌媒体;从打造品牌记者到培养多媒体“数字记者”;从记者下基层到报纸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报网互动是一个具有中国新闻特色的新概念,是在2000年出现的,目前已经成为了多家媒体的主流动作。本文主要探讨了党报记者在报网互动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浙江日报围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主题和“治理城市狗患”、“斑马线文明礼让”、“电动车慢些走”以及“社区医院”、大学生就业等社会热点问题,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新闻报道,开展了报网互动或报纸、网络、电视等多媒体联动报道,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特别是“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报网互动报道,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不久前于北京召开的专家点评会上,被专家称为在报网联动上开了个好头,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值得一提。最近,浙江日报又召开了报网互动专题研讨会。现将北京专家点评会和浙报研讨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闻三昧》2008,(1):47-48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应金泉在2007年第11期《新闻实践》杂志发表《报网互动中的纸质媒体变革》一文,指出: 新闻生产方式从单一的制作版面转向打造内容生产链,受众直接参与新闻产品生产。报网互动的链条从“网民提供报料——记者采访求证——新闻产品见报——网民参与调查或跟贴——记者再采访——新闻产品再见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多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报纸要以整合面对挑战,走报网互动、报网融合之路已是许多报人的共识。同时,媒介融合本身,也成为业界苦苦思考、孜孜探索的课题。在实践中要怎样操作。才能真正做到深度融合、无缝对接,才能避免报网“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报网互动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神秘美女向人们款款走来。起初,是限于信源困局的网站一厢情愿提出来的,不但不被看好,还被传统媒体群起而攻之,甚至群谋联合收费以抵制之。时过境迁,网络媒体由于其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发挥着巨大的平台作用,影响力目盛,因而成为报网互动的香饽饽。真正的报网互动应该是从报网互动升级演变而来的报网融合。实现报网互动,要做到你情我愿,是属于你我的范畴;报网融合是“小我”和“大我”的事,也就是“我”的事,自家的事,做起来的理由会更充分一些。  相似文献   

8.
报纸在新媒体中寻求变革。它开始自主地与网络进行融合,可以称之为报网互动。“报网互动”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的新名词。2007年2月.在南宁举行的“首届中国报网互动共赢高峰论坛暨中国传媒百人专家团年会”上展开了大讨论。其中“2006报网互动十大经典案例”获得者是人民网、大渝网、宁波网、大洋网、奥一网、浙江在线、孝感信息网、中安在线、威海新闻网、  相似文献   

9.
温州日报公众信息服务平台(www.wzrb.net)(下文简称瓯网),是温州日报的门户网站,自今年元旦试运行以来,以广泛的读者群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报网互动,第一时间报道最新资讯,集聚了一定人气。本文尝试以瓯网为例,针对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如何构筑报网互动平台,打造新型“融媒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是业界近年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作为地市级媒体运城日报社旗下的都市生活类子报,《黄河晨报》自2006年创刊以来,致力于同网络媒体运城新闻网的互动和融合,为“全媒体”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报业几乎都走过了“有报无网”、“报网并存”、“报网互动”、“报网融合”4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1.
王斌 《军事记者》2010,(11):20-21
当下,“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已成为平面媒体谋划发展的高频词。但由于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军队报纸尤其是军区军兵种报纸,对这个报业发展大趋势的关注度还不十分高,或者说还只是作为业务发展方向的理论问题在研究探讨,不少人甚至认为这一新挑战距我们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这一挑战的凶猛程度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报业受到了严峻挑战。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而报网互动是媒介融合的主要内容。本文着力探讨了报网互动的意义、形式,以及深化报网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建华 《军事记者》2010,(10):13-14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许多报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乘势而上,积极转型,已经或正在实现着新的涅檠重生。国内许多传统纸媒走上了“高铁式”的报网融合探索之路,并出现了三种运行模式:一是以报纸为核心的报网融合模式,二是报网一体化融合模式,三是由网站主导的报网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至6月,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联合主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运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开创了全媒体时代军事媒体报网融合的崭新篇章。新兴媒体空前发展、报网融合大势所趋,军事记者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同样的“行走”,到底有了怎样的不同?笔者结合“红色足迹万里行”的经历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地方纸质平面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将新闻价值最大化,大幅度提升报纸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地市报应认真研究与探索的新课题。2004年初,我们宿迁日报和宿迁晚报与宿迁新闻网进行了对接与融合的尝试。2006年3月,在广大网友经常跟帖对“两报”上新闻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适时在A1版的显要位置,开设了“网报互动”栏目,连发读者在宿迁新闻网“留言版”、“BBS论坛”和“网友评论”上对宿迁新闻的评论。日报B版的五大周刊:经济、法制、教育、城市、房地产等纷纷把这个栏目利用起来,尤其是经济周刊每一周都有“网报互动”的稿件见报。在延伸和扩大报纸新闻效应的同时,宿迁新闻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网报互动取得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报业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实现报网互动与合作。报网互动对新闻策划运行模式的革新方面,笔者提出新闻策划"报网互动模式"分别表现在三个层面的革新上,包括新闻事件策划、新闻报道的策划、版面栏目策划,并探讨现阶段新闻策划"报网互动模式"所遇到的资源整合、管理机制等难题和挑战,提出三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戴卿 《新闻世界》2013,(11):92-93
随着媒体融合及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加强报网之间的互动已成为巩固传统媒体、培育新媒体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一则报道为例,探讨了报网之间的三重互动及其不足,以期能通过报网互动,最大程度地挖掘新闻价值,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康英 《新闻世界》2010,(4):128-129
在报网融合互动过程中,"网友曝"逐渐成为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新渠道,并越来越受到媒体记者的青睐。但是,是否该将网友所曝之事当作新闻来报道,其中的利与弊需要权衡。  相似文献   

19.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平面纸媒掀起的“报网融合”、“报网互动”,在全国可以用此起彼伏来形容。与大众媒体相比,专业报限于传播内容,读者群显得相对特殊单一。一向处于“钱少人少受众少”相对弱势的地方专业报,又该如何在这股“报网融合”大潮中不落伍呢?  相似文献   

20.
汪江渔 《新闻实践》2010,(10):76-76
报网深度互动是各地媒体探索和突破的新命题。衢州新闻网在组织策划“88岁老革命寻战友”系列报道中,取得了报网互动1+1〉2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