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下称《少图版》)的类目复分组号加“0”,在《少图版》分类标引中不易把握、频出差错。故将《少图版》的类目复分组号加“0”问题,加以分析梳理,以便操作。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法是中国古籍目录分类法的结晶。它博采众家,择善而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集大成者。但在分类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类目义界不明”就是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总目》在以下类目之间存在义界不明的现象:经部乐类与子部艺术类之间,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杂说类与子部小说家类之间,杂史类与别史类、纪事本末类之间,杂家类杂品与谱录类器物之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后简称《中图法》)第四版中对计算机类的设置进行了大范围的改编 ,原来类目有 118个 ,新增类目 148个。其中 ,新增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一大类 ;2 6个类目的下位类进行扩充加细、修正、规范类名 13处 ;规范注释用语 4条 ;删除类目 1个 ,因此 ,计算机科学类目确实是一个重点修改类目。在保持原来的大类不变的情况下 ,以加细、充实类目为主 ,使原有的类目更加详细、有序了。《中图法》共设十个大类 :一般性问题 ;计算机软件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 ;电子模拟计算机 ;混合电子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多媒…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通用复分表其实也被称为是附表,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分类法主表之后安排其附表,通过与已有的全表(包括附表)的类目的类号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组配,组合成一个复合类号,用以表达分类表中没有的复杂概念,在此基础上,类目共性区分标准和配号的规律性也会得以实现,这样的话,分类法标引文献、检索文献就能够得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阐述各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关于饭店业文献类目的设置情况,饭店业的发展对饭店业文献分类的影响。认为饭店业文献分类存在类目使用不规范,综合性文献归属混乱,类号过于单一等问题。提出饭店业文献分类的类目设置设想,如规范类目名称,理清归属关系,细化分类类目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图法》修订的几点看法张凤琴分类法是类分图书的标准和工具,其类目设置、类号编制以及辅表的配置是对图书内涵的阐述和研究领域的总体罗列与系统划分,同时也是对图书实际情况的全面而又客观的反映。所以分类法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和辅表类号配置...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类分图书,并不是简单地照抄分类法中的号码,还要应用各种不同的标记符号的组合,才能成为具有确切意义的完整类号。特别在使用复分表细分时,必须认真剖析每一符号的含义。除注意复分表中的部份号码的含义,与正表中的部份号码含义相同时,必须删去重号外,而加“0”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0”起着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第三版类目复分中加“0”方法略论石晓琴我们在具体使用《中留法》第三版的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表、类目仿分复分的过程中,常常碰到一个加“0”的问题。由于《中国法》第三版的使用说明对这个问题未做较细的分别例释,加上分类法本身在编制技术上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类目注释文字是图书分类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分类人员正确地理解图书分类法,明确类目的含义,保证图书资料归类的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或三版)较之《中图法》二版,不但删除、修正了一些立类不当、类目重复和不够完善的类目,而且扩展、增加、补充了许多新类目,尤其是注释的增补、删改、包括标记符号的创新运用,使《中图法》增强了使用活力,也拓宽了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学报文章的中图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学报章进行分类的关键是熟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的划分与编辑,并正确把握章的内容。在类分学报章时应注意根据章的主题、学科等特点,结合各学报的特色并严格执行分类程序,就能给出恰当的类号。  相似文献   

11.
图书分类法类目的稳定与发展,是分类法存在、发展与消亡的重要问题。《中图法》四个版本企业经济类目的划分经历了较大变化。但第4版企业经济类中仍存在跨国公司是公司的类属、世界各国企业经济依观点设类等问题。跨国公司应在公司类下注释说明;世界各国企业划分应用同一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述动漫文献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图法》第四版“J2绘画”的类目设置.认为关于动漫文献的类目设置深度不足.提出“单独立类”或“扩充加细”的建议.使大量扑面而来的动漫文献便于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文学类目”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个别类目不符合相应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个别复分表遗漏了某些不容略去的重要项目。本文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不足都分别举出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图书馆建立馆藏图书排架体系是馆藏资源有序发展的基础。以珠海市第一中学为例,阐述根据馆藏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分类法版本确定排架方法,根据馆藏深度确定类目级别,规范了“分类号+种次号+辅助区分号”的索书号标引方法,从而建立适合的馆藏图书排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以下简称《资料法》是属于等级体系分类语言,即体系分类法,经修订后的第三版不仅能在特定类目下使用组配,而且允许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组配,因而使该分类法有了质的变化,即由“体系”法变为“体系一组配”分类法.原来凝固的体系增加了组配给号的灵活性,使分类法更能准确、充分地揭示文献中的每个主题.这种给号法是《资料法》不同于其它《中图法》版本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图法》第三版问世后,怎样对图书分类目录进行改动,是每个图书馆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馆自1990年7月开始组织人力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我们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一、对第三版增订类目及加细类目的改动 1、增订类目,即第二版未设,第三版新增类目。如“C96人才学”、“F239审计”、“G20信息与传播理论”等等。增订类目虽然未在第二版出现,但在第三版问世前,图书馆已收藏了不少与这些类目有关的著作,并按各自的理解分入了有关类目。 处理方法;找到这些著作原来归类位置,然后将其款目抽出,分别进行改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J"类中,把"美术字写法"纳入"书法、篆刻"类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拟定了粗略的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4版个人著作集归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指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4版个人著作集归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党的领导人”类目范围应扩大到对党的建立和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领导人;关于历史人物政治理论方面的个人著作集应归属于当时的政治制度史;对于跨学科、综合性的个人著作集,社会科学内容的入C类,自然科学内容的入N类,只有横跨C、N两大类内容的才入Z类等。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对图书进行分类时,常常会遇到加“0”问题。对于初学分类者,这个问题往往较难弄懂,容易出差错。 其实,为什么要加“0”,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凡按一个标准的上位类目的号码复分后,又要依其它标准细分时,为了避免与该标准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教科研档案的适用性,中小学的教科研档案可采用“实体分类法”,即以档案形成的领域范畴为标准分类。下面以我校的教科研档案为例。一级类目:JK(教科)二级类目:其标识采用“双位制”,即综合为“10”。其余依次层递为12、13……JK10综合按学年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