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页例6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让学生喜欢数学。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等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活动,感悟口算技巧1.师出示第一组口算题:0.2×0.5,2×0.05。(学生口答)师:能不能说出道理来?生:0.2×0.5,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是两位小数;2×0.05,整数乘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2.师出示第二组口算题:0.27-0.2,0.27-0.02。(学生口答)师:这两道题有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会用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整百数的方法估算多位数乘法,并会用估算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位数乘法估算思考方法。难点:由于估算的要求不明确,造成估算结果出入较大,必须会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估算。三、教学设计(一)复习1.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计算21×48,并把计算结果写上。2.口算卡片:(乘数是整十,整百的多位数乘法)200×120,30×32,110×50,30×600,412×20,250×40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67页例3、例4。教学目的:通过运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求一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4×4= 20×4= 12×8= 15×3= 15×6= 42×2= 2.口答文字式题 5个4是多少? 8个7是多少? 4个12是多少? 4个20是多少? 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由几个几向倍的概念转化,并为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打下基础。二、建立“倍”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法兆伟 《云南教育》2001,(23):41-42
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139页例4、5。二、教学目标: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把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认知结构,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紧扣新知,铺垫引入1.口答:①12×13②32×34③25×25④24×56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有45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3.六一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80…  相似文献   

5.
重视估算教学刘德宏江苏省射阳县第三职工子弟小学一、抓好单项训练,奠定估算基础估算的基础是口算。笔算和简算。因此,估算的训练必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口算,笔算和简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训练估算前,必须抓好下列单项训练:(1)求近似数的练习;(2)口算练习;...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数学第六册第20页例9、“做一做”及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的: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并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盘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教学难点:理解求近似数的要求,掌握省略尾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准备训练读出下面各数,说出各数位上的数字是几。28932853286850二、讲授新课1.教学近似数的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0页例9前面的有关内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板书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人”法。2.教学创9理解题意(教师重点解释:例9问题即是求松树、杨树…  相似文献   

7.
课一开始,教师针对课前书写在黑板上的课题“□□×□ 0的口算”让学生读后: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思 ?  生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生 2: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学生评论,认为生 2同学说得更贴切 )  师:谁知道最小的整十数是几吗 ?(学生回答是 10),请你写出“□× 10”这样的算式,好吗 ?  生 3: 5× 10。   生 4: 7× 10, 8× 10, 9× 10。   生 5:我知道,这样的算式共有 9题,从小到大依次是 1× 10, 2× 10…, 9× 10。   生 6:不对,应该有 10题,还有一题是 0× …  相似文献   

8.
“一个数乘以分数”,是分数乘法单元中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要基础。通过例1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初步领会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本节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运用旧知来讲授新知。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复习旧知,准备迁移。教师让学生口答“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口算2/(11)×1、2/(11)×3、3/(20)×5、3/(20)×20、7/(12)×6、(29)/(400)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19页例4、第20页例5。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  1出示“准备题”:5628÷67 (请一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余同学“开火车”口算)。  1.5÷5  0.42÷7  2.8÷14  0.36÷18  0.56÷4  9.6÷6……  (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讲评演算的准备题。)  2投影演示:填写下表:(课本“复习题”)被除数15150除 数550500商3  填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1)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2)运用了什么性质? …  相似文献   

10.
这是小学数学第九册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 )第 119页例 5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解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准备题:  苍海捕鱼队五月份捕鱼 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多少吨 ?(指名板演 )  2.提问:   (1)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30× 2000×   (3)根据题意列算式:  1000吨的是多少吨 ? 6…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乘数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法(《三算实验课本第六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让学生借助珠算来理解和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书写竖式或拨珠。【教学过程】(一)基本功训练。教师用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和珠算的基本功训练。口算题通过卡片形式出现,指定学生口答。题目如下:34×11;75×75;83×87;304×8;25×4;125×8;0×5+9;8+56×0;26×24;35×35;……口答过程中,教师特别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统编五年制教材第五册第96页例7)教学过程: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学会了利用它们对有些计算题目进行简便计算。一、复习口算(要求学生说出简算过程及依据)25×194×4 24×125×88×5×4×5 125×4×25×8[评:复习简明扼要,如果在口算题的最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02×43、9×37+9×63,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63~64页例2、例3、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2.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掌握简便算法。教学难点:正确地应用交换律、结合律,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8袋乒乓球图画或实物或幻灯片、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1.看算式15×2=30回答,什么叫乘法?看算式15×2=2×15回答,什么是乘法交换律?3.口答: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请大家口算下列各题。(学生直接口答)10+29+310+59+610+79+8师:刚才口答的过程中,你感觉哪几道题比较容易算?(10加几的口算比较容易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课本第 59页例 3。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分因数、质数、质因数等易混概念,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训练   1什么叫质数 ?什么叫合数 ?   2 20以内的数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 ?(投影 ) 20以内的数 质数合数    3先填空,再引导学生观察。质数合数 2=( )×( )3=( )×( )5=( )×( )7=( )×( )11=( )×( ) 4=( )×( )6=( )×( )8=( )×( )10=( )×( )9=( )…  相似文献   

16.
使用教材: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一单元第32—33页。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并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一些口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1)2×10 3×100 30÷10 2.教学指出:一个数乘以10、100、1000以后,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了(板书:扩大);一个数除以10、100、1000以后,这个数就比原来缩小了(板书:缩小)。所以,6乘以10,100、1000,就表示把6扩大10倍、100倍、1000倍;6000除以10、100、1000,表示把6000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相似文献   

17.
1.激发探索欲望。如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为学生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激发探索欲望。例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创设了“简便运算”的情景,接着直接出示小数乘法的尝试练习:(1)2.5×4.3×4,(2)1.25×13×0.8,(3)1.6×13+1.6×7,先鼓励学生口算第(1)题的得数,并说出口算的过程,然后,激励他们用新的方法口算出第(2)、(3)题。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2.享受成…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估算时经常会发生书写的错误 ,比如在估算“325×8”时 ,学生经常会写成325×8=2400。这是为什么?在教材的编写中 ,教学估算时先是“325×8≈300×8=2400” ,当学生在初步学习这个格式后 ,又要求让学生简写估算过程 ,简写成325×8≈2400。但由于初学格式中“=”给学生的简写格式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而造成学生书写时经常出现错误。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最近笔者对估算书写形式进行了改变 ,案例如下 :以估算“325×8”为例 ,教师在教学估算时向学生问道 :325的近似数是几?学生 :325的近似数是300。教师 :…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之惑——重"法"而轻"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第13页例7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与教学安排中,我们可以发现"四舍五入"求近似数以一种方法的形式呈现时,其主要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具体数,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答,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2 2/3 5 3 2 5/8 1/4 3(1/2) 2.口算,并说明运算方法 ( )×4=20 5×( )=55 ( )×0.2=1.8 3×( )=3.6 归纳整数、小数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