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时代,出版服务"三农"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文章从"三农"出版的现实困境、出版服务于"三农"的路径和服务模式转向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在数字化出版的新时代,传统"三农"出版面临诸多困境,作为内容生产商和服务商,须顺应新的形势,探索出版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从而彰显出版的创新价值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
席清  童云  林孝栋 《出版广角》2021,(18):10-15
"三农"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把握好时、度、效,创新出版、提高质量、推陈出新,增强"三农"出版物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是"三农"出版单位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农业科学类图书出版情况,提出新时代"三农"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即"三农"出版应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了解市场的需求,研究新兴出版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切实做好"三农"读物的出版,总署及时地提出了"走下去"的策略,大力提倡"三农"图书出版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按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版切合农村需求的"三农"图书,出版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三农"图书."走下去"策略在满足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需求、改善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图书市场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张波 《科技与出版》2021,(6):132-136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三农"出版带来难得的转型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崛起和成长,逐步优化"三农"读物的用户群结构,他们对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心理励志等方面知识信息的阅读需要,为"三农"出版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面向未来,"三农"出版应从分众化出版、融媒体出版和参与式出版等方面入手,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阅读需求,进而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持的过程中实现出版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5.
张静  王玉华 《出版科学》2007,15(4):32-34
"三农"图书的选题是"三农"图书出版、经营的生命线.当前,"三农"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选题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三农"图书出版的诸多实践和成功案例,提出现阶段我国"三农"图书选题策划的若干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农"读物的出版,责任重大,困境明显.如果不认真地研究农村市场,并进行必要性调整,很可能会使"三农"出版叫好不叫座,变成"三农"出版社和农村读者的"双输".调整的基础是正确认识"三农"图书出版现实.本文以传播学的五大基本研究领域来分析"三农"出版物的"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以求为出版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三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图景.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书系》(以下简称《“三农”书系》 ,是“三农”图书出版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在组织出版这套大型“三农”书系过程中 ,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 ,定将有益于今后“三农”图书的开发。   一、情缘“三农” ,服务“三农” ,是《“三农”书系》策划出版的基础  多年来 ,我社出版了不少涉足“三农”的科技图书 ,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在业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次组织出版这套《“三农”书系》 ,更是带着深厚的“三农”情结 ,以出版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坚持出好“三农”…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民精神文化与知识的建设,农村出版传播肩负着这样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媒介化"时代,在农民群体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得到广泛普及,中国农村出版传播需要积极适应建立新的传播平台,同时整合传统的"三农"读物在新的媒介平台上,深入有效地做到文化知识上的惠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9.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自1978年建社以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十年如一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建设农村的号召,形成了出版"三程"图书、服务农村建设的优良传统.当初是出于什幺原因而出版了一系列"三农"图书?  相似文献   

11.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三农"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农业记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三农""守望者"的角色,时刻想到农民利益,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而做好这些的关键,就是要对"三农"有深厚的感情,就是带着感情写"三农".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为出版单位,做好"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是当前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新疆农牧区的现状,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策划和出版了大量的服务"三农"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14.
段维 《出版科学》2009,17(4):112-112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从1997年开始推出"村治书系",迄今已出版了十多本,在农村问题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专家甚至把出版社誉为"三农"学  相似文献   

15.
"三农"知识的传播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设新农村传媒生态的关键所在。数字出版作为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其所包含的现代化数字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童云  席清 《出版广角》2021,(10):49-51
文章以策划出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系列丛书"为例,探讨涉农出版社如何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科技、文化、三农等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到出版工作中,以出版人的文化担当,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在“三农”方面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推进,除农业专业出版社和地方科技出版社加大了出版“三农”图书的力度外,一些中央科技社和大学出版社也跃跃欲试,加入到“三农”图书出版队伍中来。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573家出版社报送科技类选题44908种,占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切实做好"三农"读物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走下去"的策略,.走下去"策略的提出,为.三农"图书的出版明确了方向,激起了众多出版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更是成为出版业服务"三农"、支持"三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然而从总体上看,"三农"图书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三农"图书如何进一步"走下去".需要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三农"问题再次作为代表、委员们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也是"两会"议程中的一项重大内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已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家竞争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业,无论从何种角度、哪个层面来看,重视"三农"、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已是国家政策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吴平 《编辑之友》2021,(1):5-10
文章从牢记初心,以提升农民文化水平为出版工作之己任;梳理重点,以助力全面小康为出版之方向;反思不足,以深化"三农"出版为使命;振兴乡村,"十四五"出版工作大有可为四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出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今后"三农"出版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