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断崛起的数码印刷领域,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影像印刷近年来已俨然成为业内人士眼中的市场“明星”。据美国影像市场协会统计和预测,美国传统胶片冲印市场业务量将从2000年的62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7.32亿美元;而数码印刷影像市场的消费量却从2000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48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李峰 《电子出版》2003,(8):16-17
在全球范围内,印刷行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最近CAPV公司提出数码印刷产量的复合年度增长率为14%,将从2001年的26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亿美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富思集团,这家在日本数码印刷领域相当成功的公司开始进军中国,并给中国的数码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数码印刷发展的方向,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日本富思在华子公司(中自富思公司)总经理李峰先生。  相似文献   

3.
据国外资料报道,2003年世界包装市场(包括印刷,承印材料及加工)约达90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6%~10%。在全球包装市场,各种包装印刷方式中,柔印占41%,胶印占37%,数码印刷占10%,凹印占8%,其他印刷方式占4%。由此可见.数码印刷在包装印刷中已占到10%,而且这一比例还会继续增长。众所周知,标签的印刷方式除柔印,凹印,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码印刷市场概况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印刷工业受到严重冲击。美国印刷市场与信息研究机构PRIMIR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全球印刷业总产值将达7250亿美元.比之前预期的2011年突破7200亿美元大关整整延后了3年。  相似文献   

5.
一、数码印刷发展概况与趋势 Strategies on Demand(按需印刷战略)公司通过对2005年第三季度的初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去年(2005年)的数码印刷产量增长了16%.比2004年预计的增长量要低.但相对于整个印刷行业2%~3%的增长率来说,它的发展已经很令人欣慰了。预计2006年.有540亿页文件将以数码印刷的方式印刷;2007年;将达到750亿页。数码印刷的市场将不再是一种”小而专”的市场了。据2005年9月《数码印刷》杂志调查.中国数码印刷装机量按倍数增长;达到765台(不含富士施乐)。据行业专家预计;数码印刷的收入占中国印刷业份额约在1%~2%左右。这两项数据均显示中国的数码印刷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多可能;也隐藏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6.
大幅面数码印刷市场受到最新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的刺激,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印刷服务商与专业设计师们都将目光聚焦于市场,因为新市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高速增长。根据I.T.Strategies的统计,宽幅数码印刷市场在2003年的产值就已达到6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增长到93亿美元,在此期间,宽幅数码印刷机装机总台数将从24.6万台增长到36.6万台。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在专业展览会已经显著地表现出来,Print 05展会上的宽幅数码印刷展区面积已达到2万平方英尺,比2002年的Graph Expo展会上的1500平方英尺扩大了13倍。美国印刷学会已宣布,将重新扩建其宽幅数码印刷展厅,面积将达到6.1万平方英尺。  相似文献   

7.
毋庸置疑,商业快印市场是数码印刷面对的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根据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统计,商业短版印刷市场容量每年大约有150亿美元,并正以每年21%的增长速度递增。而传统印刷在同一时间的市场增长率只有45%。  相似文献   

8.
谈到数码印刷,人们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数码印刷能给现在普遍应用的传统胶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可否认,数码印刷凭借其高质、高速、灵活、可变等优点已经抢占了部分胶印市场.它在个性化印刷以及按需印刷等领域的优势更是传统胶印所不可比拟的,现在已经有很多胶印作业开始转向数码印刷。此外,随着I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印刷作业已经完全脱离传统的纸介质的模式,转变成电子格式版本。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复制管理司司长王岩镔和副司长刘晓凯带领印刷管理处一行六人视察了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并就国内数码印刷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悉,署印刷复制司开展此次数码印刷行业调研的目的是适应国内数码印刷蓬勃发展的需要,为加强国家对数码印刷行业的监管做前期准备,以促进数码印刷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照片数字化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码巨头佳能预测2010年全球数码相机总销量将达到1.21亿部,每年数以亿计的数码照片被拍摄和存储在个人电脑或在线相册中,照片的传播和分享成为热潮,个性化印刷产品的制作更加容易,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根据美国知名行业咨询机构InfoTrends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在个性化印刷品上共消费了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数码印刷设备频频亮相各大印刷展,其醒目鲜艳的标识、漂亮时尚的外观、先进创新的技术吸引了众人的关注,一场数码印刷的热潮正在席卷世界印刷行业。  相似文献   

12.
数码印刷在中国10余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数码印刷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在数码印刷的一张起印、张张不同,迎合当今社会个性化趋势的技术特点已为业内熟知之后,如何利用其技术特点打造区别于传统印刷的商业模式便成为数码业者孜孜求解的热点难题。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数码印刷从业者在经营中摸索打造出数码印刷领域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但并未在整个数码印刷领域形成共识。现《数码印刷》杂志结合中外数码印刷业界的成功经验,归纳出数码印刷几方面的蓝海应用,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一些国外业内人士热衷于倡导推广胶印与数码印刷的混合印刷,胶印与数码印刷各有其特点,随着可变数据印刷需求的日益增长,充分利用胶印与数码印刷各自的优势,实现混合印刷的发展趋势逐渐成熟。胶印与数码印刷的混合印刷通常是,利用胶印输出的半成品,通过数码印刷机进行可变数据内容的印刷,最后完成全部的印刷任务,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胶印与数码印刷二者的工作流程必须能很好地集成与衔接,胶印半成品必须在数码印刷机环境中能再次被印刷为合格的成品。  相似文献   

14.
drupa 2004已落下帷幕.施乐公司捷报频传。本届展览会,施乐公司接到不少订单.总成交金额近4000万美元。其中DocuColori Gen3售出22套,DocuColor6060/20XX/5252彩色数码印刷系统售出近50套.数码短版印刷系统售出十几套.其他数码印刷系统售出160多套。在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的13号馆.施乐在3500平方米的面积上展出了至少25台生产型数码印刷机、工作流程、软件及印后加工解决方案。施乐公司几乎占了13号馆的半个馆.分五大展区展示的解决方案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数码印刷在我国发展之快、应用之广、质量之好,令人鼓舞。数码印刷使我国的印刷市场出现了更多的精彩与繁荣。信息时代印刷技术的特点是多元化、个性化、高效化,而数码刷正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数码解决方案赋予印刷媒体更快的生产周期.更优的质量、更高的精度,其作为有价值的媒体工具占据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6.
drupa2008以数码印刷为主轴.让印刷厂的老总们看得一头雾水,明明数码印刷找不到多少客户,绝大部分印刷厂的收入主要还是靠传统印刷,如果说数码印刷会影响未来印刷产业,结果到底将如何?  相似文献   

17.
从负责传统印刷流程产品转到数码印刷事业部(印捷)负责数码印刷方向产品,算算已有3年多了,伴随着印刷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大潮,尽绵薄之力,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8.
数码印刷有着巨大的市场,但随着提供数码印刷服务的企业逐渐增多,数码印刷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如何在众多的数码印刷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数码印刷企业探索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个性化.可变数据印刷品的市场规模和需求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中长版印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有着无限的商机。据统计.国内一年有近5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短版印刷品市场.其中小批量的短版印刷约占30%的比例。但数码印刷市场还不够成熟,在设备、用户需求、技术和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和传统印刷领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说到数码印刷,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数码快印店.以至传统印刷厂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数码印刷距离自己还很遥远。但随着短版、个性化的需求与大批量印刷需求交织在一起时.传统印刷厂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数码印刷。于是.我们不禁会猜想.当传统印刷厂“约会”数码印刷之后,将会摩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在首届“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上,获得“创新应用奖”的企业VI光盘版包装便来自于以传统印刷起家的杭州文康印刷公司。本刊记者近期对杭州文康印刷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文康)总经理范从明先生进行了专访。我们的好奇心.也许.在这里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