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多年了,看着一届届学生入学,毕业,长大成人,我感慨万千.其间我为他们的不思进取、调皮捣蛋烦恼过,也为他们的不断进步、升入理想的学府而高兴过,更为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感激而感动过.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更是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风向标.班主任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本人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班上每一位学生,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当今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也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名个体,促进他们全体发展。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和作者之间的立体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融的动态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作为教师,就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疑惑,引导他们寻找质疑的门径,发现并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龚程颖 《时代教育》2009,(9):183-183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真正教育学生,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爱心、耐心、信心--这把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相似文献   

5.
工作以来,我累计做过四届高中班主任,每一届都是从高一送到高三,见证了班级每一名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整的成长历程,陪伴他们走过了一段难忘的青葱岁月。三年,似乎并不算  相似文献   

6.
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全身心地去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启迪学心的心灵,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到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这就是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7.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作为一名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师爱的重要意义。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师爱使孩子们展示出他们最优秀的自我,师爱使孩子们的身上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师爱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滋润,师爱让每一个孩子的欢颜挂在脸上。 一、师爱体现在对优秀生的“指导”,让他们绽出会心的笑 在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智力水平较高且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生,他们往往是教师的宠儿,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在班集体申往往担当着一些重要的职责,小到绢长,大到班长。…  相似文献   

8.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联系和沟通心灵的桥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仅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有渊博的学识,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关心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我们应秉持“认同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位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他们适宜的培育和护理.他们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让我们做在雨中歌唱的行令者.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把孩子的心灵映照得暖洋洋.我们就能赏到一座座独具一格的心灵花园。  相似文献   

11.
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德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德育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对于后进生,我们要放下架子亲近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们的心弦。用爱去温暖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用理去说服他们,用行动去改变他们。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会有他的期待与困惑,每一个成长中的心灵都曾经历过煎熬与无奈。本刊今年开辟“心灵成长自述”栏目,期望给孩子们一片倾诉情感的天地,帮助父母和老师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他们曾经或此时正在过着的尴尬、无助的生活,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被理解、缺乏保护、不良习惯、家庭解体、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和学校暴力、死亡、性等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亦君 《宁夏教育》2012,(11):64-64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瞿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教师只有倾注全部感情和爱心才能拨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甚至每一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14.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更要赞赏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尊重和赞赏中,感受到主体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小学老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特质.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他们主动追求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6.
孙丽 《辅导员》2012,(Z2):121
魏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做老师的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面对一个班集体,就好像面对一个大家庭,需要有更多的信任、尊重、包容和赏识,需要用教育的智慧去处理每天的突发事件,善待每一位学生。一、学会信任"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只有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以解释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灵之音,才能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营造出民主平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一种心灵感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矫治学生自卑心理的一剂良药,教师要用"心"来关注每一位学生。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教师要注意挖掘自卑生内心深处的"闪光源",发挥他们的特长,创造成功的表现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和能力,进而树立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  相似文献   

18.
温秋银 《师道》2008,(9):40-40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德育同样如此。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做到“用心灵去温暖心灵”。  相似文献   

19.
知心温暖学生,爱心感化学生,信心造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用心灵赢得心灵。俯下身子倾听他们心声,感受他们的心境,适时适地地奉上精工细料、细心熬煮、耐心守候的心灵鸡汤,让孩子们迷茫时明目,饥渴时滋养,松懈时提神。  相似文献   

20.
李善良 《现代语文》2005,(12):74-75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学生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在学习中,就是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