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要旋律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宽松环境,相信学生都有创造性思维的巨大潜能,教师做好“创造”的表率,结合读写听说进行具体的训练等不失为在语文教学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策。  相似文献   

2.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知识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朱颜 《中学文科》2009,(17):19-20
当今数学教育是一个创新的教育,许多国家把“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创新,就要把创造性思维能力抓好.而创造性思维是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为基础的,所以抓好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这两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结合学科特点,就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探讨,主要是从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方面来讨论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和常规性思维在思维的目的、思维的特点、思维的结果三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成人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对偏低 ,开展成人创新教育应以培养成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历史学科创造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知识与创造性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任何知识既是过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又是未来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与出发点。因此,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受原有知识质与量的制约的,知识越丰富,便越有利于思维的开拓。笔者认为,要在创造教育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则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及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将形成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巨大需求,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这使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改革,以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创造性的诸构成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良好的校园网络设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始,学生自己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从思维的目的、思维的特点、思维的结果等三个方面,对创造性思维和常规性思维进行比较,得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针对成人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对偏低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展成人创新教育应以培养成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最重要的内涵。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这是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思维的体操",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那么,数学教学中应如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日益强调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寻求新的教育契点、呼唤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时代的强音。这就迫使我们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转变封闭的学科观念 ,即在注重本学科能力的同时 ,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强调加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力度等等。然而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凭空臆造的空中楼阁 ,它强调基础 ,强调以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前提 ,两者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心理学家认为 ,创新或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两大基本特征 ,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