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外宣是国家整体对外宣传工作中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外宣的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整体外宣的成效。地方外宣工作任重道远。地方外宣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课题。所谓老问题,是指各地经过这些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初步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路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良好的外部形象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是对外产生吸引力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宣传就是做树立外部形象工作的。那么,近几年来我们是怎样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外宣工作,树立营口的良好外部形象的呢? 第一,围绕经贸打外宣战役。我市对外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为外宣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按照报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当对旧有外宣观念和做法进行反思的地方还有不少。外宣与市场外宣媒体(特别是外宣期刊)能否在政府支持下,走一条逐步融入市场、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中发展壮大的道路?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外宣是为国家树立形象的工作,理应由国家给予全额财政支持,还举出美国政府如何扶持“美国之  相似文献   

4.
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推进对外传播实践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外传播机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以下五个基本问题,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增长潜力。一、定位问题是对外传播机构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内宣外宣一体化发展的"大外宣"格局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机构拥有了对外传播属性。定位问题是所有对外传播机构面临的共同和首要问题,也就是:"我们是谁?我们究竟在面向谁传播?我们要传播什么样的信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具备"走出去"工作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却未能及时地善用外宣媒体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时常选取一些内宣意味很浓厚的素材。《对外传播》杂志经常会刊登外宣中的好案例、外宣战线采编人员的优秀经验,笔者以为,机关、企事业外宣工作者应多读《对外传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对外传播》不仅是采编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而且在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人员对于外宣工作的认知方面更是"切实所需"。它是外宣工作的集萃、点睛,处处都紧贴外宣工作实践,引领外宣工作者最前沿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德才兼备——新时期外宣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形势下,什么样的外宣工作队伍才称得上是高素质的呢?换句话说,外宣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外宣工作的要求呢?答案也许会是各种各样的,但其核心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德才兼备。牢记使命,无私奉献就国际形势来看,今天的国际舆论仍然是“西强我弱”。美国等西方媒体垄断了世界大部分地区近90%的新闻传播,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信息总量的百倍。有人在2002年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20年前,美国有60%的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20年后,虽然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个比例却基本未变。这表明,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是中国一系列内政外交战略布局与落实的起步之年,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编制之年,对本年度中国对外宣传进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从过去一年的外宣重点看,反映出中国对世界的一个期待,就是希望外界能够"读懂中国"。因此,如何把握大势、统筹谋划外宣议题,如何把握外宣规律,如何把握时度效,成了全年外宣的主题。通过观察2015外宣,也能一窥中国之变,凭借对议题更准确的把握、更明确的定位,以及更积极的实践,让世界有了较为丰富的途径了解中国道路、感知中国理念,使中国的国家形象越来越丰富、立体。而2016年,需要继续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国际视角、中国立场、全球站位,创新宣传方式,调整传播结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8.
对外宣期刊过去经济报道的评价第一,外宣期刊过去的经济报道主要是成就展示型的。由于西方一度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信息封锁,中国的声音很难被世界倾听,所以我们创办《中国建设》这本外宣刊物目的就是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也就是说办刊的目的是介绍和展示。过去中国的经济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没有那么多的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徐发波 《对外大传播》2009,(12):13-13,26
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国家日益强大的发展趋势,外宣工作愈来愈显得重要,对外宣传效果评估和国家形象传播这些关系重大的学科命题也应运而生,提上了外宣的议程。这是外宣工作一个飞跃性进步。本人结合地方外宣工作的实际,在建立地方外宣工作效果评估体系方面有—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传递友谊、塑造形象是对外宣传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海南省委宣传部在文化外宣工作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借力第十四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澳大利亚召开,策划举办的"2015海南文化澳新行"活动就是较为成功的外宣案例之一,是海南外宣工作的一个亮点。旅居海外的琼籍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有300多  相似文献   

11.
地方对外宣传是国家总体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科技信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进程的加快,在国家的整个大外宣格局中,地方对外宣传肩负的职责越来越重,地方外宣声音的传播及日益扩大的影响对国家外宣大环境的改变具有不可替  相似文献   

12.
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中国的对外出版需要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生动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发展的全貌。在林林总总的对外出版物中,接地气的各省市外宣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地方外宣来说,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打造城市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自身的城市形象,帮助外国读者读懂中国。然而,如何做好地方外宣,却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期间为增进国家间交流进行了多次演讲,每次演讲都很有针对性,找到了国家间交往的契合点,因此引起了所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赞誉。美国公关周刊网站刊文称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伟大沟通者"。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总能在短短的演讲里展现出个人的巨大魅力和中国的巨大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演讲通篇贯穿了立足国家间交往的最大公约数的外宣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有些同志认为,新闻外宣是新华社、外文局等中央新闻、外宣部门的事情,地方外宣在这方面无能为力,难出成效。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地方的新闻、外宣部门如果摆正了位置,选准了角度,在水平上加以提高,搞好对外的新闻宣传还是大有可为的。我们认为,新闻对外宣传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促  相似文献   

15.
"外文局外宣业务范围广,外宣实践经验丰富,为我国早期书刊外宣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经验应该让更多的外宣从业者分享。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个总结、交流经验的园地。"现年72岁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副主  相似文献   

16.
马喆 《对外大传播》2010,(10):35-36
近年来,随着我国和区内翻译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新疆陆续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外宣品,值得关注的是,图书、杂志、期刊等外宣品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外宣品的中文选材不错,但是翻译质量亟待提升。外宣品翻译谬误百出1.单词拼写错误。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针对拉美西语国家的外宣书刊出版工作符合我国外交格局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同时具有清晰的拉美特色脉络。在革命外交时期,我国对拉外宣书刊以宣传革命思想和社会主义政治理念为主要内容,拉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人士积极推动中国书刊在拉美的出版。在发展外交阶段,中国对拉外宣的题材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方位地构建我国新兴大国形象,拉美汉语专家深度参与到西语书刊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我国外宣书刊的传播质量。随着我国进入复兴外交阶段,中国的崛起在拉美国家掀起关注中国、研究中国的热潮。实现外宣书刊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精准化是我国在复兴外交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五年一次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传递了一系列重要信号,其中之一就是"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新华社已经率先行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新华社85岁生日的贺信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2017年,新华社召开了历史上首次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座谈会。2018年,新华社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内外并重的工作格局,重点在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上取得突破。地方新闻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基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与世界的深度融合,中国新闻今日已成为国际新闻的一部分。在"新时代"和"世界性"构成的新华  相似文献   

19.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周边环境注定了它必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新疆有面向中西亚国家外宣的地缘优势和化优势,这些优势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短短数月便成为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这场灾难,将世界拖入抗击疫情和国际舆论两个战场。而这场灾难的发生,正值中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前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两个战场上均赢取最终胜利,既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和展示外宣效果的一次重大检验。面对严峻复杂的中西方舆论攻防形势,我国舆论斗争和外宣工作难度明显加大。抗疫外宣已成为我国更有效参与全球抗疫事业的"第二条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