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 《广西教育》2014,(17):117-118
进入初三,老师们都在为中考作文备考绞尽脑汁,希望找到一个耗时少、效率高的作文训练途径。去年,笔者担任初三语文老师,在中考作文备考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在此,笔者对过往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整理出了中考作文备考的8个作文训练专题,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现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电脑》2008,(5):F0004-F0004
中考作文占据了语文分数的半壁江山,在某种意义上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中考的成败。很多中考作文让人觉得难看、无味、无聊,主要原因是,这些作文题材雷同、思想肤浅、材料陈旧。因此,在初三备考的最后阶段,拥有新鲜的作文素材,将使你的作文获得青睐。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高考得分的"半壁江山",成也作文,败也作文,说得一点也不为过.因此,在整个备考过程里,可以选取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备考的突破口和增分点,以此来拉动学生语文学科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语文科的学习和应试中,作文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高考备考中作文的有效训练便是走向成功的可靠保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从中可以找到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作文教与写的方向,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征途中信心倍增,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备考,作文是理所当然的“重头戏”。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备考训练,如何使学生能始终对作文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呢?我认为,应注意辩证地处理好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红鲜 《学周刊C版》2024,(6):128-130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正在发生变化,作文命题开始呈现新特征。教师应根据这些新特征,调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方略,使学生胸有成竹地应对高考。文章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作文的新特征,在写作资源、立意能力、作文水平三个层面,提出新课改下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方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同时让更多学生为迎接新高考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7.
2014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作为语文备考的重头戏,作文的备考无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广东近两年的作文命题变化,由原来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考查过渡到“材料引……”的作文题型.这样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备考策略及备考重点。押题不可取,但对命题的研究与把握还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8.
2020年高考迫在眉睫,语文复习已进入了第二轮,在这轮作文备考中,我们应在全面备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晰近些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特点,洞悉高考阅卷场的评分原则,针对性地科学备考,确保作文能力有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对备考2008年高考作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前高三语文作文备考必须认真分析研究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并由此分析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以增强作文备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考在即,作为语文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作文,在整个高考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管平时的作文训练如何,但考前的“临门一脚”却是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备考应切实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高考之役,语文首战。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其优劣,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冲刺阶段,对于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文备考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化,笔者略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王彬宜 《中学文科》2009,(16):88-89
高考之役,语文首战。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其优劣,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冲刺阶段,对于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文备考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化,笔者略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有40%至60%的分值,怎样才能提高中考作文复习备考的质量,进而取得理想的作文成绩呢?请大家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纵观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可发现这样的一个共性:作文在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数较多,起着成败与否的关键作用.因此,讲究中考作文的备考方略,也就十分重要.如何备考中考作文?本文作者提出了如下见解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因而更需要平时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6.
在长达数月的中考作文复习备考中,老师们常常引导学生从拟题、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情感、表达等方面逐一进行训练,以期在提高同学们单项写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而提高综合写作能力。这样的训练当然是必要的,需要认真落实。鉴于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大块头,决定着语文分数的高低,作为一个有主见、有抱负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平心而论,每年高考的作文备考,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认真组织了复习,训练量之大,训练频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但只要我们深刻反思,就会发现我们的作文备考还没有真正纳入作文教学的范畴;更有甚者,我们的作文教学说是以训练(写了改、改了发)为主线,实则以训练为“专线”,没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构建。这个系统工程应该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追求训练与实效性的统一,追求人文熏陶审美教育与作文教学的统一,建立一种立体式作文教学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有三个省市高考语文卷考新材料作文;2006年到2008年高考,全国语文卷连续三年考新材料作文;2008年,有六个省市高考语文卷考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方兴未艾。结合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分析,笔者总结了一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考作文备考,希望能够给他们以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浩 《广东教育》2006,(4):56-56
又到了高考备考时间,任教高考班的语文,最为头疼的是作文辅导。有同行跟我谈起这个问题,认为应当提倡学生多学点文言文的腔调,多背点文言词句,练一些“文自相间”的文字。这样显得有文采,可以拿高分。他还罗列出例证: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有很多是文言或文白相间之作,如什么《赤兔之死》之类……  相似文献   

20.
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作文,向来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作文的训练质量,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作文训练套路,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对路的作文训练方法,现总结出来,以就教于各位方家。一、教师要有可为的思想高考试题每年都力争出新,这是公认的。但是,年年都要出新,究竟能新到哪里去?新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从这两年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