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有线广播面向农户宣传的独特优势更为明显。仅以江苏射阳县为例,全县10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86%,30万户居民中农户就达22万户。全县喇叭入户率达95%以上。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县级广播台站的同志,就不能不研究农民听众这个最庞大的受众群,不能不根据农民的需求不断改进广播宣传。只有得到农民听众的认可和支持,农村有线广播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因此,县级广播台站  相似文献   

2.
一些地方称有线广播剌叭为“政府的嘴、干部的腿、专业户的红娘、脱贫致富的甜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电视猛烈地冲击着广播,尤其是蓬勃兴起的县级有线电视,更以“图像清晰、声音优美、声像并茂”的优势进入千家万户,使县级广播台(站)受到了严峻挑战。笔者曾于1992年9月到湘鄂赣三省毗邻县的广播台(站)作了一些调查,县级广播台(站)的不少方面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3.
1985年初春,在国内首先发起建立的县级广播台站协作网络——长江三角洲广播新闻协作区诞生了。它被日本广播新闻界朋友誉为“中国农村有线广播的一个创举”。六年过去了,这颗协作之种早  相似文献   

4.
顾平  杨实 《中国广播》2006,(3):50-52
一、县域农村广播的现状我国的农村广播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辉煌。1989年时全国市、县广播台(站)2525个,乡镇广播站48861个,农村有线广播专用线路280万杆公里,用户喇叭8238万只,广播人口覆盖率73%。当时在一些地方还推广了、  相似文献   

5.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众多媒体的强大冲击,广播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处于最基层的县级广播台(站)如何生存,这是摆在广播电视部门的一个新课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县级广播台(站)被群众誉为党的政策宣传员、科技知识讲解员、文化娱乐的演奏员。但是多媒体时代不是传播的市场,而是受众需求的市场,县级广播台(站)依靠说教式,填鸭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已难以赢得听众。 在多媒体日益竞争和人员素质、技术设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县级广播台(站)就必须认真研究并遵循农村广播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农村…  相似文献   

6.
县级广播台(站)怎样走出低谷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县级广播工作者渴望解决的新课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县级广播台(站)经历了40年的历程,已经成为党政“离不得”、部门“少不得”、群众“舍不得”的现代化的宣传工具。群众说得好,小喇叭是“政府的嘴”、“干部的腿”。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广播事业,特别是有线电视(台)站的兴起,县级广播台(站)受到了严竣的挑战,被置予“夹缝里求生存”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负增长的有线广播及其对策田景瑞以县广播台站为中心,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是我国广播电视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线广播,主要是农村有线广播,之所以能和无线广播与电视并存,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传播工具无法替代的特点。声音和电波是广播这种传播方...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近年,农村广播网中调频广播发展较快,由于调频广播主要担负着由县级广播台(站)向乡镇广播站传输信号的任务,这样县至乡调频广播传输和乡镇以下有线广播传输共同组成了农村广播的综合传输网络。我省制订了从  相似文献   

9.
县级广播台站同其他新闻单位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农村有线广播同无线广播比较,却有个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受众结构不同。无线广播可以面向整个社会,而农村广播最基本的受众是农民,从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不少县级广播台站从来没有象今天的处境这样尴尬:经费年年紧张,网路逐步瘫痪,设备陈旧落后,喇叭到处不响,队伍人心涣散。那么,县级台站到底有没有出路呢?要改革又从哪里入手呢?笔者以为,县级台站的出路在于综合改革,即在传输方式,宣传对象、人事制度及经费来源上,都要实行“两手抓”,只有这样,县级台站才能走出今天的困境。一、在传输方式上,抓调频促有线。有线广播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近几年出现了“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11.
1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既然是喉舌,就应该生长在机体上,而不是“贴近”在机体上。广播宣传的“贴近论” (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少说明了我们还是把广播作为摆在人民群众之外的部分,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还没有自觉把广播工作和人民群众连成一体。我们县级广播台站虽然生活在基层,但绝不可以为空间距离近,县级广播台站的宣传报道就“贴近”于群众、生活和实际,关键在于是否尽可能让群众来说话,让生活来说话,让实际来说话。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线广播事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以县(市)区广播台(站)为中心,以乡(镇)、街道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村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成为农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线广播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衰落。到今天,不少地方的有线广播已呈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广播是我国社会主义广播的一大特色。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对农村广播节目从一诞生起就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作为县级广播台站,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农村广播。然而最近几年,随着调频广播的兴起,部分县级广播台站的节目设置出现了向城市倾斜的倾向,对农村广播节目有所忽视与削弱。这有两个方面情况,一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分流和城镇区域的扩大,部分县级台站、主要是部分县级市的广播电台,及时开办了经济类、生活类、文化娱乐类的“非衣”节目,在丰富县级广播下目内容、扩…  相似文献   

14.
县级广播台(站)的农村广播科技宣传是“把适用的先进技术送到乡村,普及千家万户”、“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摘自《决定》)的有效措施。要完成这一光荣使命,必须让广大农民把广播里介绍的农副业科学知识听懂,只有听懂了才能记得住,记住了才能用得上。这就要求县级广播台(站)的领导、科技编辑不断探讨和深化科技宣传的通俗化问题。一、化“诉于目”的文字为“利于耳”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有线广播站的编播业务,改进广播宣传,我们河南省广播事业局从一九八○年开始,组织县、市广播台、站开展录音报道学习活动,每年交流两次节目,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大家听评了各站选送的各类型的录音报道。结合各台、站实践,探讨了“怎样发挥有线广播的特长,搞好自办节目”、“广播宣传怎样自己走路”、“怎样写好录音报道”等问题,特别对“录音通讯”这一常用宣传形式的采写和制作进行了专题座谈,并初步统一了认识。现就我们对录音  相似文献   

16.
培养较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是搞好广播宣传乃至整个广播工作的重要条件,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县级广播台站新闻工作对新闻干部素质的要求县级广播台站的新闻工作,具有新闻工作的一般特点,又有许多个性特点,一是转  相似文献   

17.
综合改 两手抓──谈谈县级台站的改革思路浙江省温岭人民广播电台王国平县级广播台站的处境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尴尬,经费年年紧张,网路逐步瘫痪,设备陈旧落后,喇叭到处不响,队伍人心涣散,有人说,广播的地位已从皇帝的女儿沦落为乞丐的女儿。那么,县级台站到底有...  相似文献   

18.
创建于50年代中的农村有线广播,30多年来一直实行全封闭的纵向广播。到了80年代,情况起了急剧的变化,有线广播面临着挑战。于是,不少县台(站)的编辑、记者发出了“喇叭头还能响几天”的叹息声。农村有线广播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情况,这是农村广播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县级区域内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县级经济的主体在农村,县级广播台站姓“农”,合乎情理。其实不然。以海宁市为例,农村经济的主体已从旧时粗放的农业经济,走上了现代工业为主的道路。全市农村1991年有乡镇村工业企业13579个,乡镇工业产品产值314100万元(不含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7.42%,占全市工业产值66.45%。由此可见,县级经济绝不是原始农业、也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如这个市的伊桥乡,工业品就有轻工机械复合机、涂布机、化工产品农药中间体,工艺鞋、工艺灯泡、工艺玩具、丝绸服装、针织服装、袜子、电子产品等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两千多个县级广播台站,活跃着近万名播音员,他们肩负着广播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任务,为我国农村宣传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有些县级广播台站对播音工作不够重视,有些台站虽比较重视但不知如何对播音员加强培养,以致县级台站播音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