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与解说、画面衔接不紧。和报纸、广播新闻不同,电视新闻把解说、画面、同期声(或采访)甚至字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三合一”的整体。只有三结合得天衣无缝,电视新闻才能产生其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电视记在采制新闻时要充分考虑到电视新闻的这个特点,把采访融合到电视新闻这个整体中去考虑,尽量把采访和解说、画面结合得紧密一点。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最近在编辑电视新闻时,经常发现一些新闻片的画面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拍摄主体不突出、镜头没成组、画面之间无逻辑关系等。有的电视新闻片如果离开解说词,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堆拼拼凑凑的杂碎镜头,好像是专门为了配合解说词而贴上去的。笔者认为,要增强电视新闻的可看性,画面拍摄也应该严格规范,必须从拍摄时突出主体画面、镜头成组完整叙述新闻片断、合理剪辑理顺画面逻辑关系等方面入手,去改变这种现象。一、电视新闻拍摄要突出主体画面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的“两张皮”现象,指的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相互脱节,从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分两种,一种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这两种语言在性质上的较大反差造成的,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内在固有矛盾.另一种是编辑记者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和实际操作失误造成的,比如忽视新闻价值和特性、放弃电视手段优势、投机取巧拼凑镜头画面等。其中第一种原因是造成“两张皮”的第一位和根深蒂固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闻语言这种构成新闻作品的物质手段的分析,找出电视新闻作品形式的原理,从深层次上解决其“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解说词起到解释、补充、说明电视画面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所以电视新闻解说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解说词的写作时,要切实做到准确、具体、简练,使解说词更加通俗易懂,易于观众清晰明确的接收信息。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最重要的审美价值就是真实,一个电视新闻作品如果失去了真实,画面拍的再好,解说词写的再精彩,这个新闻作品都将失去价值。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新闻内容一定要真实。而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视听形象的真实感,如果表现手法得当,就会大大增加新闻的感染力,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从事电视新闻的同行中,有些同志主张以解说词为主或实际把解说词摆在主要地位。比如,有的同志处理电视新闻的工作方法是,不管镜头的组接和节奏的要求,而是先把解说词写好,然后按解说词的长度去编辑画面;有的同志主张,要以文字稿为主,画面相应配合文字,文字一完,画面随之结束;甚至有的领导同志在审查电视新闻时,只审解说稿,不审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一是电视是一种新兴的事业,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来自四面  相似文献   

7.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罗文婧 《新闻窗》2008,(5):88-89
导语是新闻的眉头,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的运用能起到提炼新闻主题,吸引观众兴趣的作用。所谓导语镜头,是电视新闻画面为了与解说词相呼应,因而需要有一个启幕的镜头。这个导语镜头虽然不是主体事实叙述,但可以先声夺人,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整条电视新闻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王如意 《东南传播》2012,(7):179-180
电视新闻是用画面和解说相结合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事实。相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它更注重用镜头说话。鲜活的电视新闻,一定是画面和语言的完美结合体,"文字+镜头"如能相得益彰,就能活灵活现地记录下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同时也必定能给受众"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感官体验。本文从镜头与语言相互协调、新闻亮点、镜头的民生化以及采访团队的优势互补方面,探索文字与镜头的完美组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罗秋实 《记者摇篮》2001,(10):47-47
电视新闻是可视的,这就决定了“画面”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电视新闻可以暂时没有解说词和音响,但绝对不能没有“画面”。电视画面通常也叫做“镜头”。镜头可以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如果一个镜头的时间长度在4秒钟以内,即为“短镜头”,超过4秒钟即为“长镜头”。在电视摄像技巧中,推、拉、摇、移镜头大部分都是长镜头。电视新闻有时问较长、传达信息较多的通讯和评论.也有追求短、平、快的消息新闻。本文所论述的长镜头的运用只限于消息新闻。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是声画艺术,它是由图像、解说和同期声效果组成的。而目前有很多电视新闻却成了“蜻蜒点水”,原因是,有的电视记者只追求画面美,忽视在解说词上下功夫。近年来,有好多好的电视新闻和专题,在解说词上是颇费匠心的。《迎接挑战》,不但画面语言丰富,而且解说语言更为丰富,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加强了画面的表现能力,揭示了画面难以表述清楚的意蕴。又如,《话说运河》那明快、自如、风趣、幽默的聊天式的解说,自然地把你带到了运河两岸。试想,如果没有解说词的点染,靠画面是很难以让电视观众理解的。所以说,好的解说词,不仅仅是释意,而且还应该传神,传画面之神。解说词既不能完金重复图像内容,又不能脱离图像内容.画面上可以看到的不必去赘述,但解说与图像  相似文献   

12.
从事电视新闻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叙述所见所闻,这就打破了电视新闻过去那种现场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报道格局,从而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播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在画面编辑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动一番脑筋,进行一番创作。一条好的电视新闻,不但要有好的新闻事件,而且也需要有完整、流畅、稳定的画面。这就要求在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中强调镜头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不少获奖的好新闻,往往是声画配合得当,声画并茂的范例。如获得1984年新闻一等奖的《抢救二十一名落水遇难乘客》的新闻,是记者赶赴受灾地区途中遇上洪水冲走客车而抢拍的新闻,画面形象真实感人。解说配合画面一开头就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观众,接着,简练地叙述事件的经过和抢救的结果。这条新闻画面和解说的配合恰到好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一条形象真实  相似文献   

16.
让电视记者从摄像中解脱出来,从镜头后走到‘镜头前,是电视新闻的一种进步和必然。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能在镜头前采访自如、施展风采的电视记者并不多。我们荧屏上的绝大部分电视新闻,依旧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很少看到记者在镜头前活跃的身影,也听不到记者生动的采访声音。有的新闻固然有采访镜头,由于记者提不出精彩的问题,被采访者便无视他们的存在,兀自对着镜头说话。所谓的电视记者,  相似文献   

17.
段巍  段青 《今传媒》2014,(8):173-174
电视新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电视新闻能够及时、准确的传播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新闻信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价值、意义重大的新闻信息。电视新闻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复杂的程序,主要包括拍摄、构思、策划、解说、采访、编辑、字幕和配音等技术。这里面最重要的环节是画面剪辑和新闻采访,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制作出优秀的电视新闻,最大限度的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电视新闻是以画面作为传播载体的,如何将采访与画面剪辑合理的统一在一起,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的剪辑与采访的结合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表现手段不是单纯的文字语言,而是由动态画面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组成的电视视听复合语言。它把声音和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诉诸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将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真实、形象地层现在观众的面前,声画并茂,使受众极易产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现场感。这便是电视复合语言的优势,而形成这一优势的关键便是画面与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充分发挥电视复合语言的优势,就必须正确处理画面与有声语言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就会大大削弱甚至湮没电视复合语言的优势。例如: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电视新闻必须有完整文字稿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双通道传播形式是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不同的是,电视新闻有一篇完整的文字稿。它以播音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新闻文字稿不是依附于画面的电视解说词,也不是对电视画面的说明和补充。虽然从形式上看,新闻事实靠“画外音”表达,可是电视新闻的“画外音”不是断断续续的解说,而是新闻要素齐全的完整叙述(新闻评论节目在叙述外还包括评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中两个重要的表现语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工作中,二者是怎样完美结合,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把每一条新闻都做成画面与解说词配合完美的佳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